据悉,“九曲黄河灯阵”是甘肃张掖古城村一带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黄河灯阵”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中国规模最大的灯阵”。 ......
11月27日,张俊涛在“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制作木质宫灯。今年48岁的张俊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京灯笼张”的第七代传承人。...
2019年12月1日,“陶都杯”陶艺技能大赛在重庆荣昌举行,来自陶瓷行业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民间工艺师等150人参赛,在陶瓷拉坯、陶瓷装饰和陶瓷雕塑三个方面开展技能比拼。 ......
陶永红在创作赣发绣作品。赣发绣,是以发丝为线在布织物上进行刺绣的一种具有赣鄱地域特色的民间手工刺绣艺术。据悉,赣发绣传承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11月19日共一轮明月,唱百代乡音。作为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核心项目之一,第十三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将于明天拉开序幕,33个海内外南音社团将携手举行18场南音会唱交流活动,全部免费对市民开放。 ... ......
明代嘉靖年间,江南名士聚石凿池、筑亭修竹,海上名园“豫园”落成,湖心亭的前身——凫佚亭,也在荷花池中诞生。...
由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举办的“魅力山河 炫美中华”——中国55处世界文化遗产摄影艺术展近日在京举办。...
1993年,20岁的生日刚过,郁非来到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做一名营业员,从此,以这里为窗口,见证了自己,见证了南京路步行街,也见证了上海四分之一世纪的变迁。 ......
普陀区苏州河畔的锦绣里,是一片孕育了几代人的“红色热土”,历史文脉深厚。这里曾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开办的一所工人学校“半日学校”,也是沪西工友俱乐部的前身;后来,这个地块居住着七百余户居民,老旧的设 ......
在上海,山芋是被当作零食的。上海人讲的“山芋”,会被外省人误为是土豆;土豆在上海被称为“洋山芋”。上海人讲的“山芋”,就是外省说的红薯、地瓜,即番薯、白薯和红苕。天南地北虽有称谓不同,但它外观基本一样 ......
圆明园马首铜像,为清代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主要构件之一,已漂泊异乡159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一同流失海外。 ......
11月8日下午,2019中国黄山(黟县)青年写生艺术季展览在黟县古城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2月8日,线上展览也将在“黄山黟县青年写生艺术季”官方微信同步开启。 ......
记者从正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岩土文物保护传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获悉,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岩土文物病害科学认知和预测、保护材料、加固技术等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 ......
北京11月5日记者从故宫出版社了解到,以故宫猫为原型的“故宫宫喵家族”系列绘本、文创产品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为大家讲述“宫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