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2015-8-20 21:10  |  作者:有风

  王毅,1958年11月生于上海。现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上海市收藏协会常务理事。1982年起开始藏墨,现有藏品一千余锭,以清代文人自用墨为主,兼收其他墨品。藏品有康熙进呈、乾隆御墨、嘉庆集锦墨。另有金农、赵之谦、曾国藩、李鸿章、梁启超、蔡锷、戴季陶等自用墨。2005年至2006年间曾在上海、安徽等地举办个人藏墨展。

  有关王毅藏墨的大小故事,各位看官自己回家谷歌一下便知。“海上书房”要说的重点,是他这间天上无、地上有的书房。为啥别人的书房都是上图下文,可这次偏要左文右图?您千万别以为是编辑故意改变格局以求夺人眼目,实在是王先生的书房只能竖着放,不能横着摆。

  这间书房其实是阁楼,满打满算五个平方米。一扇小天窗,一支日光灯管,一把小椅子。阁楼又高又窄。 书房里,只有那把木头椅子能坐,除此之外,插脚都难。王毅没有什么书桌,只有一块搁板,平常看书就直接把这块搁板架在面前的一堆书上,如此便成“书桌”;椅子前后各有一排书架,显然早就难以担负纳书重任,王毅之后买的所有书籍,只能一本一本堆在书架之间、椅子脚下,如此便成就了今天这三面环书、只留一个出口的格局;椅子的左手边,是五个叠放着的铁皮保险箱,王毅特地定做的,专用来存墨。他说铁皮箱体积大,也防潮,其实是墨块的最佳栖息地。有这五个铁皮箱做“后盾”,王毅身坐阁楼其间,心里定定当当的,面孔散散淡淡的。

  这么一看王毅,实在是闹中取静的好手。要知道,阁楼窗外车流人流鼎沸,这不算啥;更厉害的是,阁楼门一推,就是老住户们烧水做饭的煤气灶。灶头边还有没拣完的豇豆角,搪瓷锅里还有没喝完的猪肉汤,一个老阿婆颤巍巍地避开我们的摄影机器,用一根火柴点燃了坏掉的煤气灶头,拿一把小得不能再小的铝制水壶烧起茶水来……王毅太熟悉这一切了,以至于自动过滤掉灶头和阿婆,只管说他的阁楼式书房:“这个地方,大热天和大冷天都不能呆的。春秋天最好,我能在这里坐两三个小时。除了看书,我还在这里写字,用上一点墨块,我爱写那种颜色比较浓郁的字,哈哈哈,刘墉那一派的。”

  王毅说自己是以书养墨:书里看来的知识,鉴墨的时候都能用上。最早收藏的,是一批文摘类的旧期刊,比如《世界知识画报》、《讽刺与幽默》、《青年文摘》这一类的。后来爱上藏墨,与墨有关的一切书籍,只要看到,也都毫不犹豫买下。“买得最多的是清代墨谱,我都是拿来跟实物对照着看的。”离开阁楼式书房,王毅领我们到同楼层的一居室坐着。他和瘦弱的太太、上中学的孩子,仍旧延续着上海人一家三口挤在一起的住房故事。一张靠窗的小桌上,摆着一碗腌制的黄豆。一只缸里三条金鱼,游来游去。

  不管什么价值的墨,王毅都置放得仿佛有点漫不经心。他一会儿从阁楼的书架里抓出几块,一会儿从电视机下面的柜子里掏出几块,仿佛家里所有的地方都能放墨。“这些墨反正以后总归要散掉的,我的小孩对这个也不感兴趣。”王毅挠挠头,碰上下班回来的太太怪他拍照没穿件体面的衣服,他也就那样笑一笑。王毅有自己的世界,那是一个除了他以外谁也进不去的地方。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