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戏台”扎根山乡 农民木偶剧团送戏25载
“方寸戏台”扎根山乡 农民木偶剧团送戏25载

5平方米的戏台上,启新木偶剧团的演员提着木偶又说又唱,台下观众连声叫好。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这支由当地农民艺人组成的草根木偶剧团长年活跃于赣闽交界山区。他们忙时下田,闲时登台,为农村群众送去欢声笑语 ......

查看更多2022-8-17 15:11
德国柏林:当文化遇见园林
德国柏林:当文化遇见园林

8月13日至14日,位于德国首都柏林东部的世界公园举行以“文化遇见园林”为主题的文化节,向人们展示各国丰富文化。...

查看更多2022-8-16 14:04
白露节气有哪三候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白露是一年中早晚温差最大的季节,白天能达到二十九度左右、晚上只有十几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白露节气有哪三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白露节气有哪三候  一候: ......

查看更多2022-8-14 23:59
河北石家庄:字画修复 妙手回春
河北石家庄:字画修复 妙手回春

揭裱修复是一门使破损古旧字画“起死回生”再现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传统技艺。河北省石家庄市书画文物揭裱修复师胡凌波自幼学习这门古老的传统技艺。40多年来,经他手修复的古旧字画上万幅。据胡凌波介绍,书画揭裱修复 ......

查看更多2022-8-12 14:16
灯影永留传——海宁皮影戏三代人的守望
灯影永留传——海宁皮影戏三代人的守望

入伏后,江南夜晚暑气仍旧蒸腾。暮色四合,浙江海宁一处乡镇中心广场却人头攒动,一场皮影戏正在上演。 锣鼓齐奏,丝竹高鸣,三尺绢布后艺人指间方寸拨动,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探头探脑的乌龟背上,“哒哒”啄了 ......

查看更多2022-8-12 14:06
立秋:夏色收 秋声动
立秋:夏色收 秋声动

今年8月7日为立秋,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

查看更多2022-8-8 14:57
四十余载锻一物 户撒刀匠传匠心
四十余载锻一物 户撒刀匠传匠心

户撒刀,因产于阿昌族聚居的云南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62岁的阿昌族男子项老赛是户撒乡本地人,14岁师从父亲制刀,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现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昌族户撒刀锻 ......

查看更多2022-8-8 14:54
七夕:夜赏牛郎织女星,感受千年浪漫情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又是一年七夕时,牛郎织女鹊桥会。七夕即至,如何在夜空中寻找牛郎星、织女星,感受这段跨越千年、生死不渝的浪漫爱情故事? ......

查看更多2022-8-4 13:29
俗语“公秋把扇丢,母秋热死牛”,今年哪天立秋?公秋还是母秋?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才刚开始,就有不少朋友想着立秋尽快到来,白天最高温度35-40度,地表温度能达到45-50度,随便去外面走一圈,就会出一身汗。  立秋过后,随着气候的转变,温度会逐渐走低,凉爽的天气慢慢到 ......

查看更多2022-8-1 08:40
独台戏:一人一台戏 道尽千古事

“手打阴阳板,锣鼓闹喧天。木人耍杂技,大家都来看……”暑假期间,在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河北省级非遗项目独台戏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独台戏起源于唐朝,又名扁担戏、嘟打戏,是一种集戏曲、曲艺、口技 ......

查看更多2022-7-28 14:13
传统技艺变成了“新国潮”
传统技艺变成了“新国潮”

视频详解传统工艺、开课介绍产品内涵、请非遗传承人走进直播间为网友答疑解惑……非遗品牌进行一系列“触网”尝试,拓宽传统工艺产品的宣传平台和销售渠道。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十部门日前印发《关于推动 ......

查看更多2022-7-28 14:06
留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留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7月24日至26日,来自摩洛哥、坦桑尼亚、尼泊尔等国的浙江工业大学留学生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开展“感知传统文化体验非遗魅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皮影戏、竹竿舞、竹编技艺、稻子脱粒、珍珠蚌解剖等乡村特 ......

查看更多2022-7-27 13:45
节日演变

  “七做一回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 ......

查看更多2022-7-24 21:06
23日4时07分大暑: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北京时间7月23日4时07分将迎来大暑节气,此时节,热浪滚滚,万物如同被蒸煮,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公历每年7月22日至24日,当 ......

查看更多2022-7-23 14:12
中式酥点里的文化匠心
中式酥点里的文化匠心

今年35岁的武杨是一名中式油酥点心师傅,从业十年来致力于将面塑手艺融入传统中式酥点,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制作出形色味兼备的新式酥点。武杨的不少作品都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制作 ......

查看更多2022-7-22 11:34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