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 ......
叶榭软糕还会走进更多地方,让更多人在品尝它的美味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魅力。...
小年 (民间扫尘、祭灶的日子)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 ......
许多人在杨浦的相遇,与一个火遍大江南北的地标有关。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浦滨江,留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指示。一时间,到杨浦滨江来一场“邂逅之旅”成了市民打卡游玩的必选项。 ......
北京12月11日电 据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消息,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将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 ......
12月3日,文物修复师李沫在进行文物取样。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于2018年在原文物科技保护部与艺术品鉴定中心科技检测室的基础上组建,拥有40名文物修复师,下设环境监测研究所、藏品检测与分析研究所、器物修复研究 ......
12月4日,佘征军在泾县“守艺人”工作室进行宣笔制作的圆笔工序。今年57岁的佘征军出生于安徽省泾县的一个宣笔世家,20岁起跟随余凤鸣等宣笔制作名师学习毛笔制作,是佘家制笔的第六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11月6日,在尼泊尔帕坦博物馆,人们欣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了解其特殊工艺。...
河北省迁安市赵店子镇马古寺村村民郭宝自幼喜欢皮影,他和妻子一起,师承当地雕刻艺人王珍老先生。他们雕刻的皮影造型古朴,深受皮影收藏爱好者的欢迎。 ......
10月30上午,第二届中国(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大会在齐盛国际宾馆开幕...
《十年,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特藏数字化终完成,5.3万卷全部无偿共享,一键直达》,这篇发布于2017年8月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至今仍然不断被转发、阅读。 ... ......
中国汉字产生很早,对中国早期历史和文化记忆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作为官方文字使用的表意文字。汉字在使用和传播上的特点,导致了历史、文化记录的向心性,这是中国统一的基础。 ......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 ......
“抗酷暑练三伏传承大师经典”旬邑县文化馆的三楼从去年起挂起了这样一条横幅,用来激励何爱叶和她的团队保质保量的完成县上交代的任务——旬邑县为纪念享誉国内外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传奇农村老太太库淑兰,专门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