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保护京剧艺术在行动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 ...

2017-3-8 09:46  |  来源:中国文化报

《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成果座谈会现场

  2月22日,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成果座谈会在全国政协文史馆举行。出席座谈会的杜近芳、迟金声、刘长瑜、叶少兰、谢锐青、于魁智、张建国、王蓉蓉、胡文阁、朱强等京剧名家对这一工程给予充分肯定,并盛赞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于2011年启动,历经6年,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宁夏、浙江、辽宁、河北等地抢救性地录制了149位老艺术家的口述艺术经验专题片,并结集出版了丛书《谈戏说艺——百位名家口述京剧传承史》。这些老艺术家包括各行当、流派的表演艺术家和卓有成就的鼓师、琴师、教育家、研究家、编剧、导演、舞台美术师等。6年间,先后有30多位老艺术家在录制完成后辞世,这使得该工程留下的音像资料更加珍贵。专题片中,老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重现了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京剧艺术的辉煌,呈现出一部鲜活的影像京剧史。

    座谈会上,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向全国京剧院团、艺术院校、公共图书馆的代表赠送了《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大型音像出版物。以下为与会代表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摘登。

    刘长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原理事长、创会理事)

    作为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发起并主办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项目的策划者、发起者和组织者,我深感欣慰。因为我们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京剧艺术、探寻艺术规律,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

    一部辉煌的京剧发展史,是以灿若辰星的艺术家群体的成长史为核心的,是由他们传承、创演的一出出经典剧目,以及在其中呈现的表演艺术组成的。然而随着光阴流逝,老艺术家或者离世或者年事已高,艺随人走,这对京剧的传承发展而言,失去了很多宝贵的艺术财富,断裂了很多艺术渊源。因此,抢救、传承前辈艺术家们在学艺、表演、教学乃至创新等方方面面的宝贵经验,包括我们这一代人(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戏曲学校、北京戏曲学校等前三届毕业生,梨园世家子弟),把从前辈艺术家、祖辈、名师那里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悟到的甚至熏到的艺术经验,点点滴滴总结下来,传播开去,令当下的京剧传承发展可资借鉴,刻不容缓。

    这些老艺术家中包括各行当、各流派的表演艺术家,以及成就卓著的鼓师、琴师、教育家、研究家、编剧、导演、舞台美术师,其中有谙熟台前幕后的老戏骨、管理者;有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科班戏校“富连成”“荣春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校”硕果仅存的传人;有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周信芳、盖叫天、荀慧生、裘盛戎、奚啸伯、李多奎、张君秋等大师的门徒弟子,有和大师们同台演出的老演员。年龄最大的老艺术家已年逾九旬。在这期间,有老艺术家在录制完成之后与世长辞,为我们留下最后的宝贵影像资料。

    纵观这100多部访谈专题片,给我们突出的感受有以下几点。其一,当年的好角,无一不是以唱念做打的精湛、高超、细腻赢得观众的。几乎所有的老艺术家在分析流派特点时,回忆与前辈大师同台演出的感受,都是从大师在戏中每一个唱腔、每一个细节处理、每一个技巧运用谈起的。其二,老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勾勒出当年流派的红火和受追捧的盛况。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知道所谓流派绝不是现在存留的几出戏能代表的。各个表演流派的形成与特色,来自大量剧目的积累,反之,一个流派的式微,也是剧目传承缺失之必然。其三,在谈戏说艺中,老艺术家们不可避免地都谈到自己学艺成长的经历,我们从中窥见老一代京剧艺术家成长的共性规律:一是为生存,一是要尊严。那时学艺演戏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戏比天大。要想成为好角,要想在舞台上站住,吃上唱戏这碗饭,就必须经历严苛的基础训练,还要经过拜师学艺、有序传承等一系列的过程。而生存与竞争是他们走完这一过程的原动力。在舞台竞争中,自己的表演能够叫好叫座,受同行、观众的尊重,就要技压群芳,就得有创新剧目,就要摒弃门户之见,学得多、会得多,才能与名家同台,才能挑班唱戏。其四,我们专门安排录制参加过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京剧现代戏创作演出的艺术家的访谈。这批艺术家是一个具有深厚京剧传统根基的群体,在现代戏的演出中,经历了一个主动创新、反复磨砺、挑战自我的过程,从中积累了运用京剧传统表现手段和规律、演出现代戏的成功经验。其五,在谈戏说艺中,老艺术家们在回忆当年的恩师、师兄弟、师姐妹、合作者,回忆受到的教诲时,对看到的好戏、好角,哪怕是一个令人叹服的细节处理,都是那么的印象深刻,有着发自内心的崇拜和尊重。这让我们感受到当年京剧大师、前辈与后学之间是怎样的尊师重道,代代相袭,以及艺术传承的有规有矩。这就是京剧的道德传统,是当下最应该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京剧界的正能量。

    叶少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

    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发起主办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项目,历时6年,集149位老艺术家谈戏说艺的宝贵影像资料,时长250个小时,包括表演、音乐、编导、教学等内容,前所未有。我认为,“谈戏说艺”工程宏伟,意义深远,成效显著,利在千秋。这也是一个文化保护与创新的产物。

    “文革”十年浩劫,京剧传统艺术被清理出戏剧舞台,造成了京剧人才、剧目、技术、教师的流失断档,规律丧失了,标准无存了,专业无本了,权威无根了,各自为政了,国粹无魂了。是音配像工程伟大的创举,挽救了京剧优秀传统资料,救京剧失落于水火,为京剧的继承发展、挖掘保护、教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京剧艺术基金会又面对人才培养、基础教学、教师延续、规律传承予以特别的关注。面对单凭录音录像学戏,不懂不明剧目艺术、技术真谛,剧目有形无质的现象,基金会发起了“谈戏说艺”的传承保护工程,本人也参与了这一工作。这是一个抓住根本的大事件。

    中国的京剧不是单一的技术表演,它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是用高超的表演技术,有选择地为剧情、为人物载歌载舞讲故事,虚拟夸张,讲究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程式化、规范化,又有情有理、合乎生活逻辑。京剧之所以被称为国粹,就在于艺术处处讲究。“谈戏说艺”可以让你了解京剧为什么是国粹,“谈戏说艺”就是要说明京剧的真谛,使演员、乐手、编导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谈戏说艺”是经验的传承,是教学的高级阶段,是实质上的口传心授。

    在抢救和保护国粹京剧时,我们必须要和时间赛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6年里,录制“谈戏说艺”的149位艺术家已有32位过世。如果没有抢救,这些艺术家的经验、知识也就带走了。因此,“谈戏说艺”不是纪念品、收藏品、展览品,而是要成为现实中戏曲教育的应用教材、专业必修课。专业剧院团有必要有计划地组织学习。要学习、要进修才有进步提高,才能建设好我们的院团。青年演员要补上这一课,不是愿意不愿意,而是必须这样做,才能做一个名副其实、德艺双馨、人民喜爱的艺术家。

    尚长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创会理事)

    过去200多年中,京剧既经历过举世瞩目的发展巅峰,也遭遇过许多低谷、困惑甚至绝境;既见证过历史的荣耀与转折,也直面过市场化浪潮下的边缘和尴尬。但作为传统文化的一条支脉,作为民族艺术的集大成者,京剧人从未放弃!

    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不是考古工作者,我们所从事的艺术也不是甲骨文、兵马俑,更不是马王堆,它是活着的、流动的、发展着的艺术,它从来都是吸收时代最先进的文化和营养,也从来都是敢于争先、敢于敞开怀抱与各个艺术门类交流切磋的。京剧之所以能发展壮大到今天的规模,全在于它紧跟时代、贴近民众、对于其他一切艺术形式吸收与借鉴的特质。

    对当下京剧的发展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继承不是原封不动的固守,传统需尊崇但不必故步自封,更无须将自己裹挟在僵硬的思维和体制下;创新也不是无根无序的胡闹,打开思路是好事,但一切皆需以夯实基础、尊重艺术本体和艺术发展规律为根本。没有传统的创新以及没有创新的传统都会离京剧的本原、艺术的本质越来越远。四功五法是基础,骨子老戏是“家底”,博采众长、开阔眼界亦很有必要。底子还没打好,就急着“分门别类”“认祖归宗”,未免僵化;刚学几出老戏,就急着“创新”“塑造”,频繁地改编西方作品搞“实验小剧场”“对外交流”,这类急功近利之举也会将京剧推进“异化”的深渊。

    政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推动,民族艺术的传承更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只有真正了解、热爱并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有足够的自信、底气和勇气与西方对话,这也是文化发展和建设的主心骨。面对其他异军突起的艺术形式,京剧自身更应有及时的文化自省和积极的文化自觉,京剧人也应肩负起历史的职责和时代的重任,以文化实力重塑文化自信,这对我们每一位京剧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京剧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迟金声(马连良亲传弟子、著名京剧导演)

    作为一个京剧工作者,我感谢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这项工作做得非常及时。2012年,“谈戏说艺”摄制组到我家来采访,我是按两个部分说的,一是我学习马派艺术的体会,二是我导演工作的体会。前两天我把自己的录像光盘看了一遍,好像是还有没说完的话。这就跟写文章似的,写完这篇文章你已发表了,感觉还能补充一些内容。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录一些。什么事都得抢时间,有一些老艺术家已经不在了,但把这个录像抢出来还是好的。

    关于京剧艺术传承保护工作,我看还要搞具体的传承,那就是京剧传统优秀剧目可以再挖掘。现在刨去《大·探·二》就是《龙凤呈祥》《四郎探母》《红鬃烈马》,京剧剧目太少了。这些年院团也排了不少戏,都没落住,就不像是当年北京京剧团的马、谭、张、裘这四位大艺术家搞的《赵氏孤儿》,这是一出非常好的剧目,现在已经普及了。我现在主要想挖掘两出失传的老戏,一出是《广泰庄》,一出是《磬河战》。这两出戏都是马连良老师演过的。《磬河战》这出戏我和李洪春先生学过。一剧之本很重要,我现在正整理这两出戏的剧本。还有,对于挖掘剧目必须得有目的性,有传承对象,这也很重要。我这两出戏的传承对象是现在优秀的马派传人朱强。有目的性、有对象地传承,挖掘失传剧目,让它立起来、能演出,这样能让京剧的传承更有成效。

    王蓉蓉(京剧张派领军人物、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

    听了各位老艺术家、专家的发言,使我对《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的成果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一是回顾自己学戏、演戏的成长经历,不论是当年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在研究生班学习,还是在北京京剧院工作的30多年;不论是继承演出张派剧目,还是创作演出京剧新剧目,都离不开前辈艺术家、老师的倾心传授和悉心教诲。他们不仅传授给我表演技艺、经验、方法,特别宝贵的是,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作为一个京剧演员应该树立怎样的艺术观、价值观,而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对于在当下浮躁的、急于求成的环境下京剧演员的自信、坚守、成才,是多么的重要。我认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就是这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从一点一滴、方方面面学起、做起的,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当然我们还有学得不够的地方,“谈戏说艺”访谈专题片采访的很多前辈艺术家,都和我同台演出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这些老艺术家的访谈资料留下的宝贵经验,对我们包括下一代京剧演员,是很好的教材,它确实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工程。二是我听了刘长瑜老师的发言,很受感动。刘老师作为全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全国人大代表,能够为京剧的传承与保护事业,策划实施这样的项目,奉献自己这么多精力,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新一届理事,要向刘老师学习,不仅要坚守京剧舞台,为观众呈现高质量的演出,还要把基金会弘扬民族文化、从根基上传承京剧艺术的重任,义不容辞地接过来,特别是把“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这个项目继续开展下去,争取做出新贡献。

    张永和(著名戏曲剧作家、评论家)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举办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我感觉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道理有三:一是京剧传统剧目,昔日经常演出的,有三四百出甚至更多,卓有成就的老京剧艺术家,哪位不会上百出戏?这些剧目往往没有剧本,要想恢复一出传统剧目、失传老戏,往往需要求教于他们,剧本就在他们身上,起码线索在他们身上,常常是人走艺亡,甚至连线索也断了。二是许多技艺、许多绝活,甚至某些流派的唱腔,也保存在他们身上,记录下来,保存下来,犹如存在“云端”“网盘”中,惠及后人。三、与其他抢救工程不同的是,基金会还录制了一些编导如王雁、吕瑞明、迟金声、邹忆青等人的口述历史。他们都是从事京剧编导几十年并卓有成就的大家,对京剧创作有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归纳起来也是三点:首先,心中装着观众,时刻想到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戏、什么样的内容是观众迫切想得到的。实践证明,观众要的是向上向善的内容,传中华民族文脉、讲中国故事、与时俱进的内容,全面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就是习总书记说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其二,胸中要装着演员,要和演员交朋友,要结合演员的特点为演员写戏,要把这些演员身上的绝活挖出来,安排在戏中。其三,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人物,熟能生巧,才能下笔万言。

    胡文阁(梅派传承人、梅葆玖亲传弟子)

    2015年8月,我的师傅梅葆玖先生在应邀去英国讲学前夕,带着我们准备讲座内容,百忙之中参加了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谈戏说艺”访谈专题片的录制。师傅提出要我和他一起录制一段《贵妃醉酒》的表演示范。那是北京最热的日子,在排练场,师傅一遍一遍耐心为我做示范,通过矫正我的表演,讲解梅派艺术的表演特点、《贵妃醉酒》的表演要领。虽然我长期跟随在师傅身边,这次也只是示范一个片段,对我却是难得的实授机会,令我终生难忘。就在这部片子后期编辑中,师傅却猝然长逝了。在《谈戏说艺》这部访谈专题片中,师傅留下了最后的授课影像资料。看着师傅为我示范的身影、访谈时的音容笑貌,仿佛师傅还在身边,更加感念师傅对我的培育之恩。

    我非常感谢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为我们抢救性录制了这么一大批宝贵的老艺术家影像资料,留下他们一生学习、感悟、实践的艺术经验。这些前辈老艺术家,有的是我们的老师,曾为我们传艺授课,有的曾提携我们,与我们合作演出,有的我们只是在台下仰望过他们的风采。现在回想,和他们在一起学艺、演出,哪怕是听他们聊戏,都是我们的幸福。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辈艺术家谈戏说艺的点点滴滴,都会成为我们宝贵的艺术财富,成为我们不断学习的动力,成为我们为京剧艺术传承发展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肖维平(首都图书馆党委书记)

    非常荣幸地接受了《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大型音像出版物(第三辑)对图书馆的捐赠。这是图书馆第三次接受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捐赠。2013年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向全国公共图书馆捐赠了这套大型出版物的第一辑,2014年捐赠了第二辑。

    这套老艺术家谈戏说艺口述历史专题片,荟萃了100多位老艺术家的从艺心得和宝贵艺术经验,对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不可多得的音像资料,对于进一步丰富首都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把这套珍贵的文献资料收藏好、利用好、宣传推广好,为广大市民借阅资料服务好。同时,各大图书馆馆藏的古代戏曲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如我们馆珍藏的清代车王府戏曲,就是保存了京剧从乱弹、皮黄发生、发展到最后形成时期的大量演出脚本,是中国旧剧的结晶。在京剧传统剧目的传承与再开发利用上,我们图书馆界希望和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加强合作交流,为京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王玉珍(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

    我代表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向前来参加《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成果座谈会的京剧艺术家、学者、领导和所有为该项目做出贡献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6年来,在刘长瑜、马博敏、林瑞康等前届基金会领导的策划、组织下,在这个工程中实施了“老艺术家谈戏说艺”“京剧专业院校中青年教师高级进修班”两个项目,为基金会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这里,我代表本届基金会理事会向她们表示感谢,对取得这样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集大成之综合艺术门类,是中华民族文脉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前几年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把“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继续开展下去。为此,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成立了“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项目组,由我、马博敏副理事长担任组长,王蓉蓉理事、张建国理事、张帆理事担任副组长。我们不仅要继续把“老艺术家谈戏说艺”“京剧专业院校中青年教师高级进修班”两项重要内容做下去,还要把这项工程的内容延伸到“传戏授艺”,重点是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2016年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实施,全国各京剧院团、艺术院校、老艺术家以及传承人,对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都有很高的积极性,纷纷带着传承剧目来基金会申报,经过基金会组织的专家评审,首批有11个不同类型的剧目入选,并在基金会立项。根据我们了解,还有很多剧院团和演员个人有想法要参与这项工作,今年3月和9月,我们还要组织第二批、第三批项目的申报、评审和签约。

    通过此次座谈会,我深深体会到,深入实施“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时不我待,责任重大。我们这一届基金会理事会要抓住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弘扬民族艺术的大好机遇,只争朝夕、砥砺前行,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