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艺网(沈彤)2021年10月25日,中国剧协小剧场戏剧创演人才培训班在松江开班。该培训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宣传部主办,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市松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上海市松江区儿童青少年戏剧家协会协办。来自全国近50名小剧场相关的编、导、演、管理人才参加了此次培训,围绕当下戏剧发展状况和前沿理论、戏剧传统与创新、剧本创作、导演探索、表演实践、职业道德与权益保护等相关主题,同学习、共成长,通过培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实操技能水平。
出席开班仪式的中国剧协及北京方面领导、嘉宾: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主任邓秋军、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副主任薛金岭,剧作家、原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编导室主任王俭,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教育培训处副处长佟欣;上海方面领导及嘉宾: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宣传部部长张磊,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剧协主席,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中共松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旅局党组书记何劲峰,上海剧协副主席、秘书长顾坚核,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松江区文联主席陆军,松江区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国强,上海剧协副秘书长戴颖。
此次培训组织严密,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将支部建立在班上,把党的建设和红色教育贯穿培训全过程,同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强化学员健康管理。课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连续四天集中授课,开设了专题讲座、主题沙龙、实地采风等系列课程,信息量十足,知识点满满。由重量级专家学者领衔来带的“专题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中国剧协名誉主席、上海剧协名誉主席尚长荣作为戏剧界的一代宗师,将带来《小剧场大天地》专题讲座,解读小剧场的艺术价值与生命力;原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编导室主任、著名剧作家王俭将以“沙里淘金”点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创作心得与感悟;中国剧协顾问、著名戏剧导演王晓鹰从概念入手,追根溯源,将带来《“小”剧场“大”空间——小剧场戏剧艺术特质辨析》的解读与分享;上海剧协副主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著名剧作家喻荣军将结合自身创作经历,畅谈《剧本背后》的故事;中国文联权益部主任、出版办主任暴淑艳将以《保护权益、鼓励创作、助力传播》为题,针对戏剧作品创作演出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给出解答;国际一级演员、戏剧表演教授周笑莉将围绕《近距离表演中的浓缩把握》,提升学员的表演水平与能力。在“主题沙龙”环节,上海戏剧学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松江区文联主席陆军,将与上海剧协副主席、著名戏剧家伊天夫,著名导演徐俊围绕“一部戏的诞生”,探讨戏剧创作不同环节的要领与技巧。
培训期间,学员将集中观看“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座谈会”视频以及话剧《谷文昌》视频,前往上海戏剧学院,观摩由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档案馆出品,奉贤区文旅局、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上海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共同创作的献礼建党百年原创话剧《渔阳里的“大人物”》。培训班成员还将前往G60科创走廊、广富林文化遗址现场采风,前者是松江秉持新发展理念从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后者则讲述了松江作为“上海之根”的前世今生,从二者之中学员可直观领略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化新松江建设成就。
聚焦小剧场发展,育新人、推新作,成为此次培训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小剧场戏剧以其大胆的探索精神、新颖的表达形式受到广泛关注,在戏剧舞台上的作用与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文联、中国剧协高度重视小剧场的发展,上海作为中国戏剧的重镇,在小剧场戏剧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与积极探索,上海成功创办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后升级为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成为青年戏曲创作表演人才的孵化地,积极书写小剧场里的“大文章”。举办中国剧协小剧场戏剧创演人才培训班,旨在吐故纳新、创新发展,通过培育新人、推出新作,为戏剧艺术的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此次培训设在上海松江,同样意义深远,有着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特别含义。松江作为“上海之根”,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戏剧艺术同样根深叶茂。中国古代四大经典名剧中,有三部与松江有关。“江南曲圣”俞粟庐以及其子“京昆大师”俞振飞都曾在松江钻研发展昆曲。松江还是沪剧的发源地,走出了文牧、徐林祥、陆军等一批优秀剧作家。戏剧在松江,不仅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文化的传承。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第一部反映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戏曲《定心丸》(《解放日报》连载)、中国第一部反映拨乱反正的打唱《一张电影票》(《文汇报》登载)、中国第一部反映抗疫主题的话剧《护士日记》(《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连载)都出于松江人的手笔。近年来,著名戏剧家陆军教授带领的团队还先后创作了话剧《徐阶》(一名《大明四臣相》)《董其昌》《陶宗仪》《陆机》《侯绍裘》《生命行歌》《护士日记》《渔阳里的“大人物”》、戏曲《春申君》《母亲》以及儿童剧《公鸡下蛋》《寻找耳朵的小浣熊》等作品,前后12部剧本中,有10部获得包括国家艺术基金、文旅部重点扶持剧目、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在内的多种项目资助,有7部在国内唯一一本登载剧本的国家级刊物《剧本》月刊发表。为让戏剧传承后继有人,松江率全国之先,成立了首家区县级儿童青少年戏剧家协会,发起“首届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儿童青少年题材微戏剧、微电影节”。有传承、有发展,更有创新,正是基于松江在戏剧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2021年8月上海市文旅局正式命名松江区新浜镇为“戏剧之乡”。此次中国剧协小剧场戏剧创演人才培训班落地松江,既是对松江作为“戏剧之乡”建设的肯定,也为更好建设“戏剧之乡”培养了人才,指明了方向。松江戏剧人将抓住机遇,以高质量完成此次培训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小剧场未来发展路径,让“戏剧之乡”上海松江成为戏剧艺术传承的样本间、艺术创新的试验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在坚守住传统的同时,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为戏剧艺术赋予更加多元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沈彤 杨博
新闻热线: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