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朋友圈”:鲁迅请他看校样,老舍请他吃烤鸭,沈从文看信看哭了

2019-11-26 12:04  |  作者:施晨露  |  来源:上观新闻

  摘要:"隔着长长短短的时间,我们都是收信人"
  


  鲁迅先生细细指导校样的修改方式:“巴金先生:校样已看迄,其中改动之处还不少,改正后请再给我看一看。”
  


  茅盾先生表达久别的问候:“久不通信,但知近况佳胜,精神焕发,甚佩甚慰。”
  


  老舍先生留下便条:“巴金兄,明天中午在全聚德请您吃烤鸭。”
  


  冰心大姐耐心开导:“巴金老弟:……你已经闯出来了,为什么还总是忧郁?我想这也与萧珊早逝有关,人最怕的是孤独,我以为你应该多接近年轻人,我和你的身世不同,从小就在融乐的家庭空气之中,就学时也一帆风顺,老了仍有许多年轻朋友。……愿你快乐!”
  


  叶圣陶先生作诗作为收到花朵的还礼:“巴金闻我居病房/选赠献花烦泰昌/苍兰马蹄莲共囊/插瓶红妆兼素妆/对花感深何日念/道谢莫丧中心藏”。
  


  沈从文先生夫妇珍惜巴老赠的书:“过去一些熟人朋友看到我家有您前面那四本(《随想录》),多来借阅。借是借出了,我心里总犯嘀咕,怕收不回,因为上面有您亲笔题字。”张兆和更是坦诚地表露对友情的珍视:“您在病中寄来的信和剪报,令我们深深感动,从文看后哭了。我们万分珍重你的友情,常望你保重,今年能够见面。”
  


  曹禺先生真诚地致谢:“我想起半个多世纪以来,你对我极深的帮助、友谊。你介绍我入了文艺界,你不断给我似火的热情,我有许多缺点,你总是真诚地指出来。回想许多事,我能有你这样兄长似的朋友,我是幸福的。”
  


  11月25日是巴金的生日,“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在徐汇艺术馆开幕,正如专程来沪的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所言:巴金与朋友们的信札往来,当年是写给远方的朋友,“但隔着长长短短的时间,我们大家也都是收信的人,从那些擦亮心灵的信里,读出了深情厚谊,读出了风骨和信念”。此前,这场巡展已分别在北京、大连展出,回到上海,回到巴金的家,展出的是巴金与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叶圣陶、冰心、沈从文等40余位友人及其家属的往来手札。这些友人、作家都曾在上海工作或生活过,某种意义上,这既是巴金的朋友圈,也是上海现代文学圈的一次感性的亮相。
  


  展览中最早的一封信是1936年2月4日鲁迅致巴金的书信,展出手札时间跨度近60年。手札涉及的内容,既有创作编译、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方方面面,又涉及大量日常生活。封封手札展示文学大家们之间交往的细节,都是来自作家本人的一手史料,且大部分为首次展出。“巴金先生一生重视友情,爱护朋友,也得到朋友们的爱戴。从他们之间不同时期的通信中,能够看出朋友之间肝胆相照相濡以沫的情谊,能够看到他们意气风发的年月。友情温暖了人生、照亮了生命,纸短情长,欣赏这一封封珍贵的书信,时常让人不禁热泪盈眶感动至深。岁月流逝,它们又是历史的记录,珍贵的文献,让我们窥见历史的背影。”策展人、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这样写道。
  
  展览的设计元素以书信为主题:邀请函上的字出自广东学者戴新伟之手,邀请函的信封上的地址“武康路113号”是巴金先生的手迹,仿佛巴老亲自发出的邀请,木质邀请函背面印制了手札展作家们的书信手迹;展览主题背景和刀旗、留言板页面均以巴金先生及友人使用过的信纸为背景,在留言、阅读时仿佛翻开一封封来自从前的慢递书信。展馆中还设有互动留言墙,读者参观至此,可在巴金先生与妻子来往书信片段的旁边,执笔写下自己的感言,重温手写的温暖。
  


  “巴金先生去世已经14年了,我们所有人依然能真切地感受到巴老的热情和性格,和他有过交往的人,读过他作品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他的光和热。”铁凝在致辞中说,在北京,她仔细观看了展览,想象巴老的朋友们想起巴老时,心里一定是踏实的。在历史和时代的洪流中,巴老始终是一盏明亮的灯,守护着爱、正直、真实、奉献等美好的价值。“在给友人的信札中,他写道:‘少抱怨,多做事,少取巧,多吃苦’,看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作为巨人的巴金先生,他的伟大正在于他是如此质朴。他是一个劳作的人,他始终以一个劳动者的信念看待自己、对待世界,诚如他自己所言:‘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正是因此,巴老的生命才如此辽阔,他的人格、他的信念持久地温暖着我们,感召着后来的人们。”
  


  展览开幕式后,巴老的友朋后辈、来宾、读者沿着淮海路、武康路漫步至巴金故居,为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完成的巴金铜像揭幕。“今天是巴金先生的生日,欢迎您来到他的家。”门口液晶屏打出的这行字让人倍感温暖。
  


  巴金先生在上海武康路113号居住了半个世纪,这是他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居所。巴金故居向公众开放近八年来,已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超过146万人次。“淮海路口的那座邮局,是巴老寄信的地方。很多寄给友人的信札、书籍都是他亲自拿到邮局寄的。”周立民感慨,这座城市的街道留下了文学前辈一点一滴的脚印。“上海是一座文学之城,这里有巴金故居,上午,我还瞻仰了鲁迅墓、左联纪念馆,也欣喜地得知,这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城市,这座留下诸多文学巨匠身影的城市,将会有一座文学博物馆。”铁凝说,人们有很多理由热爱这座城市,对很多人来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由是:这是鲁迅的城市,是巴金的城市,是文学艺术的城市……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