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一周观察】新片区迎来首个长假:汽车排成长龙,家家餐厅要排队

2019-10-7 10:15  |  作者:胡幸阳  |  来源:上观新闻


  汽车排成长龙,从停车场延伸到300米外的路口;面馆超负荷运营,服务员们忙碌地上菜、擦桌、翻台;能容纳万人的剧场座无虚席,欢呼阵阵……这些在热门景区、商圈才能看见的场面,国庆长假期间,在距离市中心70多公里的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随处可见。
  
  10月3日,雨过天晴,沪芦高速出口有些堵。中午,记者试图找家餐厅解决午餐,却见家家都要排队。走在申港大道上,还先后碰见多位游客,他们都问了类似的问题:“海洋公园,航海博物馆怎么走?”
  


  见此种种迹象,不用细思,也能得出结论:临港的人气更旺了。统计显示,仅10月3日当天,临港各大热门景区总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其中,海昌海洋公园客流量就有近5万人次。
  
  人气为何旺?显然,新片区的金字招牌在发挥作用。
  
  记者在两周前的“一周观察”中提过,新片区新闻中心成立,上海主流媒体纷纷入驻,“临港将被更高频、更全面地展示,新片区的建设成果亦会让人们对这片热土更感兴趣”。
  
  短短两周,预测已成现实。滴水湖畔的临港金融大厦商圈,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游客。除了两组人家住附近外,其余均是专程从市中心,甚至松江、青浦等远郊赶来。商圈内临港当代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告知,有游客看了相关报道后,为一睹临港新片区风采,从外地开车来到临港。
  


  临港人气旺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里的旅游资源集聚效应正在逐渐显现。
  
  何谓集聚效应?课本上说,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如美国硅谷,聚集了数十家国际IT巨头与更多的高科技公司。对临港来说,中国航海博物馆、海昌海洋公园、上海天文馆等热门景区、景点先后或即将落成,带动了游客涌入周边其他景区、商圈,形成了旅游业的集聚效应。
  
  中国航海博物馆工作人员胡俊告诉笔者,长假期间,许多游客都会花一整天把临港“玩个遍”,“昨天就有一对报名参加我馆木艺课程的母子,上午在这里参观、学习;中午到附近的金融大厦商圈吃饭、看展;下午再去海洋公园。”如此一来,来回数小时的车程也显得“有所值”了。
  
  人气旺了,意味着人变多、车变多,配套设施自然要跟上。国庆节前夕,“S2公路海港大道立交匝道”开工,其将进一步完善S2公路沿线出入口布局、缓解申港大道匝道交通压力、加强临港新片区主城区及其南部地区对外交通联系。记者还得知,S3高速计划本月底开工建设,两港大道快速化改造、S2客货分离辅道力争年内开工,“星空之镜”海绵公园计划本月底开工。
  


  国庆长假期间游客如潮人气旺,是临港新片区“向心力”的一个侧影。而这片热土如何进一步提升对于高端产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向心力”,则是更迫切、更重要的任务。
  
  10月1日上午,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组织机关干部集体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表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全力贯彻落实好总书记指示,坚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自我加压、主动倒逼,争分夺秒地开展各项工作,全力跑出加速度、干出显示度。
  
  朱芝松还提出了8个“狠抓”——狠抓全面学习、狠抓政策落地、狠抓机制建设、狠抓营商环境、狠抓招商引资、狠抓规划研究、狠抓基础设施、狠抓对外宣传。
  
  节日期间,游人如织,繁花似锦;工作日里,大咖云集、项目纷至……临港的人与车会更多,人气会更旺,未来也更加可期。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