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50条”是难得的制度供给工笔画,只要上海能给的,就会全力以赴

2019-8-31 16:08  |  作者:杜晨薇  |  来源:上观新闻

  摘要:临港新片区的政策仍在动态调整、完善,将通过定期的政策梳理、评估,不断充实自贸区政策,使其始终保持鲜活度和吸引力。
  


  今天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包含人才、税收、住房、土地规划、产业集聚、交通网络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等方方面面。接下来,临港新片区能否用好这些政策,成长为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这样的政策支持力度又是否真正对准了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体现了全球吸引力?记者专访了长期研究中国自贸区的专家学者。
  
  政策力度创历史记录
  
  此次围绕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总体要求而推出的“临港50条”,政策之优、新、特、准、全,都是创了历史记录的。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指出,临港新片区是上海在新时代背景和高质量要求下,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战略性空间和标志性平台。“这些政策对接了市场主体在税制、土地、人才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对照了上位要求,对标了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这些政策突破,将在新片区的土地上,牵引、催化出一系列深远的创新变革。是真正的‘以极点思维,谋拐点效应’。”
  
  “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也恰恰表明了上海正在举全市之力,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自贸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孙元欣认为,这样的满满诚意,从政策细则中透露的“三个优先、两个集聚、一个融合”就足以看出:即重大改革举措优先在新片区试点、现有政策新片区优先使用、重大项目优先支持新片区;人才、功能聚焦新片区;全力推进新片区产城融合发展。“可见无论新片区需要什么,只要上海能给的,就会全力以赴。”
  


  政策内核达到全球最高水平
  
  “目前推出的政策,实际上已经能够体现出全球最高标准了。”孙元欣表示,不少政策指向投资贸易自由化,这与国际上很多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的政策内核是一致的。而临港自贸区,承担着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使命,一定可以将这些政策落实地更加到位,从而成长为开放度最高的经济实体。
  
  何万篷进一步指出,针对“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必须具象地开展综合比较和专项比较。“综合而言,新片区的政策具有相当的后发竞争力。”接下来,何万篷建议,临港新片区政策可以在细部上,进一步对标迪拜、新加坡、釜山等地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自贸区建设,逐步在更加边界清晰的政府职能设定、更加开放的经济运行体制、更加功能集成的贸易服务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进行政策迭代,“以施政之新,促营商之新,这是要义。”
  
  当天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也在答记者问中明确表示,临港新片区的政策仍在动态调整、完善,将通过定期的政策梳理、评估,不断充实自贸区政策,使其始终保持鲜活度和吸引力。
  


  尽快破解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
  
  “临港50条”现已出炉,接下来将如何发挥实效?孙元欣认为,为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临港50条”还应尽快明确政策适用范围和条件,围绕其中个别探索性的、研究性的政策,也应尽快拿出明确方案和细则。
  
  “再好的政策,也要让市场看得懂、有感受,接得住、能参与,有获益、能传播。”何万篷表示,“‘临港50条’是难得的制度供给工笔画,新片区的成功,将会是世界级营商环境的成功。所以需要在后续落地过程中,围绕‘绝对便利、相对便宜、本质公平、全面安全’等方面重点发力,解决政策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例如,当下制约新片区“飞出金凤凰”的最大短板仍是对外交通。他表示,市场经济是流量经济,交通基础设施承载着资源要素的便捷、增值流动。“新片区交通‘国际一流(融合空港、海港、信息港)、国内二流(有轨交、有高速公路、无高铁)、上海三流(轨交密度低)’的现状,有必要在最短时间内打破。”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