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点亮”群众业余生活

2019-8-11 10:22  |  来源:开封日报

  “习习春风来,泡桐花儿开。黄河故道的兰考,一片美丽的海。风雨中的泡桐树,抗盐碱挡风沙脊梁的风采,当年的栽树人,梦里走过来……”6月9日晚,“红色文艺轻骑兵”焦裕禄精神宣传小分队走进鼓楼区油坊社区,歌曲《泡桐花儿开》《不忘初心》、河南坠子《一片丹心焦裕禄》、诗歌朗诵《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等多种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有滋有味的视觉盛宴。
  
  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但是演员们都充分展示了各自的绝活。动人的旋律、精彩的演出感染了现场观众,人们回忆起焦裕禄的往事时不禁红了眼眶。观众们纷纷表示,看到这样亲切感人的节目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似乎焦书记还在我们身边,从来都未曾离开。
  
  今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4周年,为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努力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重要指示,5月14日我市举行了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动员大会。与此同时,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14支“红色文艺轻骑兵”焦裕禄精神宣传小分队再次集结出发,组织策划了多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在当晚的演出间隙,我市青年演员李超激动地说:“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并不是进行一场普通的演出,而是肩负着宣讲焦裕禄精神的使命。在这里,我感到和焦裕禄同志贴得更近了。”
  
  科学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是篇大文章,文化的力量正在于这个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润物无声、化育无形的“化”。如何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与老百姓紧密联系起来?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让人一看就明白、看后记得牢?“红色文艺轻骑兵”焦裕禄精神宣传小分队用他们的创演实践给出了精彩回答。
  
  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小节目演绎大变革,小角色反映大担当。“红色文艺轻骑兵”焦裕禄精神宣传小分队所诠释的,不仅仅是一种洋溢战斗气息的审美形式,更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它所体现的文化工作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舆论传导力、情感渗透力是无可替代的。
  
  “这些节目很接地气,各种文艺演出都很有看头,我们也很乐意看。”看完演出,居民张大妈乐呵呵地说。油坊社区的干部群众说,小分队把焦裕禄精神用这么多的形式展现出来,带到我们身边,非常有意义。我们一定要真正学懂弄通做实焦裕禄精神,将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见诸行动。
  
  无论文化发展翻开怎样的新篇,文化发展的目的始终在于人民,文化发展的动力始终来自人民。
  
  古城开封文化厚重,有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开封要唤醒沉睡的传统文化,使其充分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最佳的方式就是开展高品位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老百姓身边“多起来”“活起来”,不仅“通天气、接地气、鼓士气”,而且“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
  
  共享温暖的文化之光
  
  “早晨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以往开封市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如今,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社区,看书、听大戏、看电影……让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时髦。这种时髦的文化生活就像公共文化建设中的毛细血管,让政府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开封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为老百姓量身定制文化大餐,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公共文化生活之中,学会品味生活、品味文化,共享温暖的文化之光。
  
  每到周末,夜幕下的包公湖畔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有群众在跳广场舞,有群众在观看文艺演出,这些演出是鼓楼区委宣传部和区文化艺术中心精心组织策划的2018“欢乐周末”广场文化活动,深受老百姓喜爱。近年,鼓楼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使群众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着力打造区域文化品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群众文化活动深得老百姓喜爱。鼓楼区所属每个社区都有群众自发组织的演出队,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在生活小区、在娱乐广场、在大街小巷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内容丰富的盘鼓大赛、象棋大赛、广场舞大赛吸引众多群众参与,既活跃了群众生活,又弘扬了传统文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从1994年我市启动“欢乐周末”广场文化活动以来,每年5月到10月的每个周末,都有舞蹈、歌曲、小品、豫剧、武术、空竹等精彩的节目呈现给市民,为群众带来美的享受。2015年,“欢乐周末”广场文化活动被文化部评为“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这些项目具有开放性、参与性等特点,是人民群众真正喜爱的节目。每年的“欢乐周末”广场文化活动持续时间长,市属各县区都结合实际情况在每周五举办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好评,龙亭区孙李唐社区的文艺队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例。
  
  2016年年初,孙李唐社区扩建了健身广场,新建了高标准的文化广场,组建了自己的文艺队。两年来,为了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孙李唐社区组织多项活动,不仅为孩子们举办了小学生汉字听写大会、“润泽书香”科普知识竞赛,而且还为大人们量身定做了很多诸如全民健身运动会、气象讲座、“好婆婆”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点亮”了居民的业余生活,迅速在社区火爆起来。
  
  润物细无声
  
  文化惠民,滋润城市乡村,孕育出了一片绿意葱茏的天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全面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要求,加大检查督促力度,建立目标考评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近年来,开封市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一个个触手可及的“文化圈”悄然进入开封市普通百姓的生活。原本被动、静止的文化场所“活”了起来,从“阳春白雪”至“下里巴人”,雅俗兼具的公共文化服务让老百姓的业余生活变得文艺范儿十足。
  
  如今,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群众文化活动日臻丰富,一个覆盖全市城乡、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营有效、惠及全民的“活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这对于推动我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加快推进“四个开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