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纪录片发展史的开端在哪里?答案在这里

2019-7-27 10:36  |  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1993年2月第一周的星期一,《纪录片编辑室》在上海电视台播出了第一期节目。这是中国第一个纪录片栏目,也是上海纪录片发展史的开端。
  
  自创办以来,《纪录片编辑室》始终关注着时代浪潮中老百姓的情感与命运。7月28日起,已经26岁的《纪录片编辑室》将登陆新闻综合频道,继续讲述上海的百姓故事。
  
  平民视角,让纪录片更有烟火气
  
  《德兴坊》《十字街头》《大动迁》《一个叫做家的地方》《婆婆妈妈》《房东蒋先生》《马戏学校》《造云的山》等,这些广受赞誉的《纪录片编辑室》经典老片,纪录了上海这些年来的民间百态。这是一个见证历史和留存历史的地方。上海所经历的发展变迁、进步繁荣,似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它承载着城市一路走来的足迹,也指引着未来前行的路径。
  
  这个栏目有它一直以来不曾改变的地方,这也是它长盛不衰、动人至深的秘密——即平民视角和跟踪纪实手法。平民视角,让纪录片更有烟火气,推动一群普通百姓从幕后走到台前,他们衣着朴素、其貌不扬,但他们的人生故事很有代表性,能够引发个体的共鸣、时代的共振。比如,1993年的《毛毛告状》讲述了一个从异乡来到上海的“外来妹”,敢于挺胸走上法庭原告席,运用法律武器为维护自身和孩子的权利尊严,这是社会进步在一个小人物身上的耀眼折光。也是在1993年,纪录片《重逢的日子》中两位昔日亲人的悲欢离合,是长达46年的中国现代历史在某个方面的缩影。之后的《上海滩最后的三轮车》如实报道了变革中的中国所经历的时代变迁,荧屏上主人翁的命运,也是荧屏前电视观众的共同命运。这些纪录片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们踩准了上海的城市脉搏,从小人物的一个点出发,反映出大时代的一个面。
  
  跟踪纪实的拍摄手法,赋予纪录片以一种时间的力量。继1993年《毛毛告状》引发万人空巷的关注和热议后,2003年和2013年,节目组再次走访毛毛一家,昔日襁褓中的婴儿已成花季少女,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远赴美国深造。而谌孟珍也由一个质朴的外来妹,变成了扎根上海、能流利使用上海话交流的“新上海人”。镜头的重逢和交织,是片子最感人至深的落点所在。与普通电视剧不同,这种用跟踪纪实的手法而实现的“穿越”更真实,也更震撼。
  
  个体的共鸣也是时代的共振
  
  开播至今,《纪录片编辑室》纪录下无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喜故事和市井传奇。新时代的风貌为《纪录片编辑室》带来了新故事、新叙事,它始终与时代的脚步一致,纪录当下。
  
  7月24日,《纪录片编辑室》召开以“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研讨会,栏目历任制片人、导演、摄像齐聚一堂,就《纪录片编辑室》栏目的历史传承和未来创新展开讨论,并对上海纪录片内容形态发展方向提出更多新的思考。
  
  《纪录片编辑室》从无到有并延续至今,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对于纪录片的兴起,栏目第一任制片人汪求实认为:“拍摄技术装备的进步是一大动因,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遇到了一个值得纪录的大时代。”他以纪录片《大动迁》为例,“如果没有浦东的开发开放,就不可能拍出《大动迁》这样的力作。”对此,历任《纪录片编辑室》制片人余永锦表示同感:“我们当时有一个口号:纪录大时代,追踪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故事,这是我们的特色。”纪录片《德兴坊》导演江宁表示:“纪录片故事化,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只要真正沉入生活,肯定能找到好的故事和选题。”
  
  时代脚步的不断前行以及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催生了《纪录片编辑室》创作团队新的思考、新的记录。与会者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值得记录和思考的东西,“创作手法可以多元,纪录片非虚构的创作理念却不能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持续地对作品进行研究探讨,立足上海、走向全国、放眼世界”。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