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农民收集200件古董农具 想建古农具展览馆

2017-3-27 10:45  |  来源:三秦都市报


蒸馍用的大笼、称物用的量器、纺纱织布的机器、播麦种用的耧……走进秦福涛的家,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农具摆满了两间屋子,这些刻有历史烙印的农具,似乎在静静地诉说着一段段记忆。

收集古董农具 留住乡村记忆

今年56岁的农民秦福涛,家住西安阎良区武屯镇三合村。钟情于收集“古董”农具的他,心中有个朴素的愿望——“这些农具记录了祖辈们的勤劳与智慧,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历史,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吃苦耐劳,勤奋上进。”

秦福涛祖籍山东省高密县,100多年前,他尚在襁褓中的祖父随家人从高密迁至阎良。和秦福涛一样,三合村现有村民300多户,大部分都是山东移民。

“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出门办事都开私家车。可我计算过,我开车跑几十分钟的路程,我的祖先们可能要奔波好几天。”秦福涛感慨地说,为了给后代寻找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祖先们曾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这些农具就是历史的见证。

秦福涛告诉记者,看到这些曾为创造美好生活作出巨大贡献的生产、生活用具逐渐被人们淡忘,他便萌发了收藏古农具的想法。他奔波于阎良及周边的“山东村”,走村串户搜集旧农具,至今已有15年时间。目前,他已拥有各种古农具和生活用具200余件。

藏品丰富 堪称农具小“百科全书”

“每件农具都烙印着我们先辈们的聪明才智,所有的这一切汇集在一起,就是我们乡村农具的百科全书。”秦福涛如数家珍,给记者仔细介绍着自己的藏品。

“这是皮轮车,也叫独轮车,中间放上粮食,旁边还可以坐人。过去娶媳妇也用这车子,相当于现代的小汽车。”“这是100多年前我们祖先从高密带来的花馍模子,寿桃形的、蝴蝶形的、金鱼形的,全是手工雕刻”……听着秦福涛的介绍,看着一件件藏品,记者眼前不由浮现出一幅幅农民辛勤劳作的画面。

一些收麦用的风车等藏品,在秦福涛收集时已经散架,他便自行研究、修理、重组,基本恢复了原貌。曾有人出高价购买,秦福涛坚决不卖,“我收藏这些不是为了钱,想在村上建一个古农具展览馆,让这些古董‘活’过来,用它们筛麦、磨面、烙饼,让村民参观品尝,让更多人了解农具背后的历史文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