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点击数万次上海文艺界作品:朝正能量方向运营

2019-3-28 10:58  |  作者:施晨露  |  来源:上观新闻


  “新时代呼唤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在上海文艺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这是继去年6月,习总书记给新近入党的84岁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写信之后,再一次对全国文化艺术界发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号召,令上海文艺界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今天(27日)上午,上海文艺界学习“两会”精神座谈会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如何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创作出满足人民大众需求的精品力作,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立传,成为文艺家们热议的话题。
  
  立足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
  
  “近几年来,电视文艺呈现出了新格局、新气象,走出了纯娱乐真人秀一窝蜂的乱象。”全国人大代表、上海视协副主席曹可凡提到他熟悉的电视领域,脱胎于传统文化的《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受到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正是因为这些节目立足传统文化,又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唐诗宋词、博物馆文化“活起来”,亲近大众。与此同时,一批聚焦当代现实生活的主流电视文艺节目受到关注,东方卫视近期推出的《这就是中国》《我们在行动》《闪亮的名字》等节目,都在B站等新媒体平台取得了数千万点击量。

  

  “两会结束后,我参与了大型扶贫节目《我们在行动》录制,一同参加的还有几位在年轻人中很有号召力的青年演员。在都市里长大的年轻人对农村生活不了解,和当地人一起在田里劳作之后,才对‘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有真切的感受。对创作者来说,这一点特别重要。只有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才能描绘好最可爱的人。”曹可凡说,这些电视节目的成功启示文艺工作者,要将创作根植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万千普通人的生活,讲好中国故事,跟上时代步伐,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创新传播手段,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传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不重复别人、不模仿自己,追求真善美,这是美影人一直以来的精神。”上海影协副主席、动画导演速达说,要创作出深入人心、广为流传的优秀中国动画就要坚持中国学派和高品质的要求,探索二维、三维、水墨、剪纸动画多品种发展,彰显文化自信和品牌影响力。上海有一大批经典动画IP,既要挖掘老IP的价值,也要努力开发新IP,发挥产业链合力。速达举例,今年初,美影厂与肯德基合作开发《天书奇谭》系列套娃,上线4小时就售空100多万套。这是经典IP的魅力,如何让其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则是新一代美影人的任务和使命。
  
  守护红色基因,传递时代正能量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音协副主席魏松对总书记提到的“红色基因”尤为感触。“上海要大力发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基因也是上海文化的基因。文艺作品要接地气,反映真实生活,红色基因一定是昂扬的旋律。上海歌剧院根据李大钊的故事创排歌剧《晨钟》,两轮演出,反响热烈。今年,还将继续排演以《义勇军进行曲》作词者田汉为主角的歌剧《田汉》,献礼新中国七十华诞。”

  

  两会结束后,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剧协副主席茅善玉立即重新投入到原创沪剧《敦煌女儿》的修改提高中。“我们刚刚在剧组成立了党支部,凝聚人心,齐心奋进。”茅善玉说,总书记对文艺界的要求和期许一以贯之,那就是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描绘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解决好“为谁创作”这个根本问题。《敦煌女儿》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经历为题材,历时八年打造,茅善玉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来自观众的需求和鼓励。“《敦煌女儿》里有个唱段‘守望理想’,首演之后立刻传开了,好多戏迷告诉我,觉得这个唱段不仅好听,而且很振奋,有正能量。这是我从未听过的评价,百姓对正能量的渴求正是文艺工作者的方向。关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的作品,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人民是创作的主体,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美术工作者要眼睛向下,作品向上,走出画室,走进生活。生活有温度,作品才有厚度和深度。”上海美协主席郑辛遥从自己坚持27年的漫画专栏有感而发地表示,鲜活生动有趣的题材永远从生活中来,唯需创作者做个有心人,用平常心画不平常的画,画出人人心中有、他人笔下无的作品。
  
  满腔热情创作,献礼祖国和人民
  
  聚焦创作,增强”四力”,上海文联党组书记尤存说,“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笔下自会有乾坤”。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文艺工作者正以满腔热情投入创作,讴歌人民,讴歌时代。
  
  上海曲协主席王汝刚介绍,曲协推出的曲艺党课涵盖评弹、上海说唱、快板书、评话、故事等,将不同曲艺形容融入党课,将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编成党课的内容。今年,喜闻乐见的曲艺党课将走进更多高校。上海民协主席李守白提到今年开春民协接到的一项新任务,为《中华民族文化大系》创作56个民族故事的封面剪纸,“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表现出民族故事的特色和海派剪纸的特点,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这是内容和形式最好的结合。”
  
  作为新文艺工作者的代表,上海徐俊艺术工作室艺术总监徐俊带来了一系列新剧目的新进展。去年4月首演的原创音乐剧《白蛇》最近成功与美国休斯敦剧院达成合作,即将“走出去”;5月首演的话剧《漫长的告别》将重现上世纪80年代的昂扬气质,感召当下年轻一代;筹备多年的大型音乐剧《赵氏孤儿》将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首度合作,在全球语境讲好中国故事。“我们还将推出音乐剧《可可西里》,今年7月主创团队就将赴三江源考察采风。”在徐俊看来,时代、人民、现实、明德,是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四个关键词,作为戏剧人,要以原创戏剧作品为核心,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寻求源头,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汲取养料,在向上、向善、向美的追求中锻造精品。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