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办“宗教人类学讲座”第18讲。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赵丙祥教授主讲:“明清武艺、丹道与身体”。
赵丙祥教授的这项研究缘起于对明代武艺技术之分化的解读。一般的误解认为武艺与冷兵器时代相关,实际上我们今天看到的与武艺相关的表演、套路以及技术大多为火器时代的产物,肇始于16世纪的世界性火器时代使武艺发生了重大转变。以明人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记述为例,主讲人揭示了武艺技术的类型与风格及其演变,即“战场-游场-花法”。“战场”重视布阵与纪律,之为集体性的技艺,个体在战场之上是没有发挥余地的;“游场”指两个及以上的武者在固定场地的练习较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集体性的技术风格,脱离了战场的整体布阵但尚未完全变成个人性的技术;“花法”则是完全的个人性技术的展演。赵丙祥教授强调,此三者并非呈现为一个进化的序列,而是在不同时代共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阐明哪一种风格占据主流,从而可以看到总体风格的变化过程,其中涉及的战争、纪律与个体生成的议题则与现代性问题相关。
在上述变化过程中,武艺作为一种“个体修炼”的色彩越来越浓厚,丹道也逐渐被吸收到武艺修炼之中。主讲人以《西游记》《南游记》等明清小说为例说明武艺中的丹道神话,并在此基础上用三个田野案例揭示武艺、丹道与身体之关系。
“少林拳法的内化与丹道”:在明人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阐宗》和清人曹秉仁修《宁波府志》(雍正刻本)中,我们皆可看到与灶王神话类似的涉及“投灶”或“灶”母题的故事,这表明从明代中叶开始,丹道已经超出了宗教范畴,扩展到民间传说、习俗仪式以及拳法武艺之中。而与少林寺密切相关的被考证为起源于道教的《易筋经》,则显示出武艺从重视“外壮”(外练筋骨皮)到“内壮”(内练一口气)的转换。
“太极拳与丹道:以河南两个流派为例”:跳出赵堡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的源流争论,从起源地、武当山与少林寺构成的三角地域关系来看,我们可以认识到少林拳作为众多武术流派之源,以及与地域性真武崇拜相关的神话,对于太极拳形成发展的重要影响。赵堡太极拳拳师郑悟清的案例和《太极秘术》一书,则揭示了从明清到近现代的武艺传承中的一致性,以及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入的与丹道相关的个人性知识。
“形意拳与丹道”:以持续数年的对形意拳河北李氏后人的调查为例,主讲人以“丹田论”说明丹道与武艺中的“气”和“力”之关系。从《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明朝对武艺的认识中并不涉及丹道,而当地清末民初的文本强调了丹田与气、力之结合,以及内家拳修炼中的运气之法,例如“必将会于丹田之气力由背骨往上迥住于胸间,充于腹,盈于脏,凝于两肋,冲于脑顶”“故必于临敌挫阵之际,常若有一团气力坚凝于腹脐之间,倏然自腰而背而项直贯于顶”等。
对于丹道在武艺中之修炼与运用,主讲人从两个方面做了总结说明。一为静修功夫中“内观”与“外观”;另一为“根”的观念。对“根”的强调是丹道与身体结合的表现,在各武术流派的拳谱和传承中多有论及,其中有一个由力从“脚”发到以“丹田”发力的变化。
总言之,赵丙祥教授关注的是历史进程中身体技术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个体的形成问题。通过现代搏击与“传统”武艺之比较,他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个体:一种是在现代科学、理性计算、团队配合的训练下形成的一个个毫无风格差异的搏击个体;另一种则是脱离了战场和游场,依靠宗教、静坐、调息、丹道等途径,通过个人修炼不断使外物内化于身体的武艺个体。在主讲人看来,后一种个体虽与所谓的“传统武术”相关,但其与现代的原子化的个体一样,都是在现代性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两种皆具有现代性的个体之关系和区别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思考。
评议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汪桂平研究员认为,与传统的偏重历史学、文献学等路径的道教研究不同,主讲人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阐明了武艺在明清的转型及其与丹道之关系,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和视角上的启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曾传辉研究员指出,讲座涉及的知识面甚广,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在搏击与武艺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规则从无到有的过程,因之武艺的转型和分化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其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进国研究员谈及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走向近代的转折点,并逐渐卷入早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明清以来与武艺相关的身体想象实际上是社会变迁的反映。他以琴艺中的山林派与技术/学院派之争为例,论及明清以降中国人的身体观念之变化,以及近现代话语下的解释系统与作为综合体系的传统知识之间的区别。此外,他认为在对身体和武艺的讨论中不可忽视民间宗教的面向。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叶涛研究员的主持下,与会师生展开了热烈的问答讨论,讲座圆满结束。
赵丙祥,北京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院长,主要研究领域: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历史人类学。著有《心有旁骛:历史人类学五论》,译著《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文化与实践理性》《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等十余部,另有论文多篇。
“宗教人类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重点扶持的院级“交叉学科”,系由世界宗教研究所金泽研究员和陈进国博士共同主持,共举办了四届“宗教人类学学术论坛”,学术辑刊《宗教人类学》(已出七辑)已纳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核心期刊。“宗教人类学名家讲座”不定期在京举办,系列演讲集将会结集出版。现受邀之讲座者有:Robert P. Weller(魏乐博)、王铭铭、罗红光、渠敬东、Hirochika NAKAMAKI(中牧弘允)、张珣、梁永佳、David A. Palmer(宗树人)、范丽珠、王建新、Roberto Malighetti(马力罗)、黄剑波、张小军、庄孔韶、李天纲、Kristofer M. Schipper(施舟人)、吴重庆等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