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2017-3-13 09:14  |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日前,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记者的提问和政协委员的回答,反映出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认同。

  从广义上讲,文化自信涉及物质文化、制度体系和价值理念等诸多方面。但文化自信的核心是对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的自信。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合理而独特的文化目标。《周易·贲卦》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即言文化的本意是“以文化人”。与西方文化传统更注重求知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立人。先民在敬法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和人生选择:着力解决人的各种关系,建立合理的人伦秩序,使人在道德实践中修身成己。这就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我的矛盾降至最小而达成和谐共荣,并以人的道德提升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这一立人的文化目标使传统农业社会一直葆有可贵的人文精神。当前,我们更需要回溯传统,审视生命的意义和人的价值。

  围绕立人的文化目标,传统文化形成诸多优秀的文化理念。人的本性是“仁爱”“诚信”,对待他人要“推己及人”,与万物的关系是“天人合一”。人的行为要“知行合一”,修养的方法是“内省慎独”,处理事务讲究“贵和尚中”。总之,人要“自强不息”“作新民”。这些理念要求每个人从道德修养出发,围绕人的各种关系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图景。此外,强调人的仁爱本性,使道德扎根于人性。因为道德行为并非法律和宗教约束的结果,而是人的自我选择。这充分体现出人的高贵与尊严。同时,作为人之本性的实现过程,道德修养亦为人类指明更为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向:物质增长、科技进步不过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人类更为合理的终极目标乃在于人的精神进步和价值提升。

  传统文化的文化目标和价值理念亦为其本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缘于“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精神,传统文化对其他文化兼容并包,在不断吸纳和创新中丰富自身。今日中国之文明富强和文化自信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濡养滋润,未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仍有待从传统中汲取文化力量。

  (作者:王海英,系吉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