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不该是升学的“终南捷径”

2019-2-15 10:41  |  作者:沈彤  |  来源:人民网

  2019年艺考大幕开启,不少艺术类院校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而就在不久前,教育主管部门下发通知,明确要求艺考生文化课最低门槛要达到二本线的70%,似乎给日益火爆的艺考注入一针“清醒剂”。
  
  艺术联考的初衷,是选拔具有艺术天赋的学子,让他们在艺术类高校继续深造。随着艺考的持续火爆,招生中出现了许多怪现状。而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让艺术联考成了个别课业成绩不佳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一条“终南捷径”。
  
  这无疑背离了艺考的初衷。事实上,如今艺考的火爆,并非是艺术教育、全民艺术素质和审美出现了重大进步,而还是社会学历崇拜现象的折射。快餐化、模式化的教育培养出的艺考生,很难说对艺术有什么深入的理解。
  
  而另一方面,文化课业成绩偏低,反馈出一些考生文学素养、学习能力偏低的问题,这也制约了考生的进一步发展。某年艺术联考的校考中,要求考生用画画的方式展现一首唐诗的意境。令校方始料未及的是,许多考生连这首诗都看不懂。有的没有领会诗中意境,有的画错了主题,更有习惯在培训班中画彩色石膏像的考生,干脆乱画一通。试题还要求考生,将诗歌以题跋的形式附于画上,竟然有考生表示不会写毛笔字,让评分教师哭笑不得。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美术专业招生大多沿袭着西方的模式,将素描、速写、色彩作为必考科目,甚至国画专业也是如此。我国传统绘画向来注重作者的文化修养。民国画家溥儒在课堂上讲授中国画时就曾说:“技法且不论,把经史子集读熟,自然会画。”事实上,画面背后的文化精髓,才是为往圣继绝学的关键所在。
  
  当然,艺术联考形式多种多样,除了绘画还包括导演、表演、影视编导、舞蹈、声乐等科目。对于专业性强、训练强度大的科目,文化课加码无疑增加了考生的负担;而对于影视编导等科目,目前文化课的难度显然又不足以充分展示考生的才华。因此在具体考核标准、选拔方向上,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该根据每一门科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
  
  显而易见的是,提升文化课门槛是教育部门为艺考未来发展方向定下的基调。这次艺考增加文化课门槛,无疑发出了一种坚定而强烈的信号。让考生不要忽略传统文化的积累,提升个人文化素质、艺术素质及学习能力,让艺术联考回归选拔艺术人才、强化艺术教育的初衷,摆脱“终南捷径”这个雅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