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丰肩亭亭玉立——明嘉靖青花龙纹梅瓶

2017-3-10 10:26  |  来源:雅昌古玩


  梅瓶,又称“经瓶”,唐宋时期为皇帝讲经之后,与百官宴饮时的盛酒器,故得名。而梅瓶一词,旨在形容在其丰肩小口内插一只病梅,则达到了中国陈设审美的最高境界。故马未都称梅瓶曲线婀娜、亭亭玉立,比其它瓶形更具魅力,为第一瓶型。自唐至清,梅瓶这一器型经久不衰,为世人所追捧。存世的唐代梅瓶为数不多,故宫博物院藏唐代白釉梅瓶一件,体态丰满,一看就是唐代风范。宋代是梅瓶大发展的时期,各个窑口都制作梅瓶,但风格各异,北方高大,南方小巧,一派百家争鸣的景象。元代景德镇一统江山,梅瓶形制统一,均为梯形口的高大器。明初,梅瓶器型端庄,更注重线条的曲线。明中晚期,梅瓶变得长颈、掐腰。进入清代,梅瓶成为纯粹的陈设器或插花器,不再担任盛酒器的功能。


  我们这里介绍的一件梅瓶,是明嘉靖时期的青花龙纹梅瓶,高31cm。器物唇口、颈部稍长、丰肩、直腹、收腰、矮圈足、底部有釉。此器型为明中晚期的标准器型,其颈部加长,倒酒时更加方便,偏向于实际功能。颈部绘仰蕉叶纹,肩部绘制如意肩纹,主体纹饰绘制火焰云龙纹,龙纹四爪,头下尾上,触底反弹,眼睛比目,须发冲冠,灵动中不失威猛,龙身周围伴有壬字云纹,近足处绘制变形仰莲纹。


  此件梅瓶的腹部隐约可见一道暗弦纹绕瓶一周,而实际上,此线为接胎痕。一件梅瓶的制作要根据工匠的水平分为4或5段拼接而成,由上而下依次是,口部、肩部、腹部、胫部、底部,两部分胎体之间以泥浆相粘合,之后,罩釉入窑烧造。明代制瓷粗率,故而接胎痕清晰可见,这种现象入清之后就逐渐消失。


  在万历皇帝的陵寝出土了一件有万历款识的官窑青花云龙纹大梅瓶。此件梅瓶的画片与性质,与定陵墓的陪葬器有几分相似。梅瓶出土于定陵墓中,可见此类器物对明皇有着特殊的含义。此件器物为民窑制品,其青花料使用的是浙料。在嘉靖时期,官窑青花料中皆用西域生产的回青料,青花颜色蓝中泛紫,而民窑器大多使用国产料,颜色发灰。这是嘉万时期青花瓷鉴定的重要依据。


  总体来看,此件梅瓶造型规整,釉子肥润,略略泛青,龙纹生动自然,颇有恢宏之气。从收藏的角度而言,一件明代的青花立件是十分古朴、高雅的选择。折一只红梅,植入瓶中,更能感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忧伤。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