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诗

2018-11-28 11:42  |  作者:吴钟麟  |  来源:上海文艺网

  金秋、雨秋、悲秋、凉秋,四季之中再没有比秋季拥有如此众多别号的了。秋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秋风秋月都让人泪光滢滢。请看唐朝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一轮皓月,搅得诗人彻夜难眠,皆为难了相思情。冷月会勾人情思,其实岂止冷月,秋的一草一木皆有情。宋朝的范仲淹在《苏幕遮》词中这样写道:

碧云天,黯乡魂,

黄花地,追旅思。

秋色连波,夜夜除非,

波上寒烟翠。好梦留人睡。

山映斜阳天接水,明月楼高休独倚,

芳草无情,酒入愁肠,

更在斜阳外。化作相思泪。

  写得最为悲戚的是宋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声声慢,声声慢,简直是声声血,写不尽对已故人之思念:

  寻寻觅觅,满地黄花堆积,

  冷冷清清,憔悴损,

  凄凄惨惨戚戚。如今有谁堪摘?

  乍暖还寒时候,守着窗儿,

  最难将息。独自怎生得黑?

  三杯两盏淡酒,梧桐更兼细雨,

  怎敌他,到黄昏,

  晚来风急?点点滴滴。

  雁过也,这次第,

  正伤心,怎一个愁字了得!

  却是旧时相识。

  还有相当数字的诗篇是写离情别意,羁旅之苦的,其中最为脍灸人口的是宋人柳永的《雨霖铃》一词;词中写得情景交融,不胜凄切:

  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

  对长亭晚,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

  都门帐饮无绪,杨柳岸,

  留恋处舟催发。晓风残月。

  执手相看泪眼,此去经年,

  竟无语凝噎。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念去去,便纵有千种风情,

  千里烟波,更与何人说?

  暮霭沉沉楚天阔。

  但古人诗篇中的思念之情并不全属男女之恋。号称“诗圣”的杜甫所写的《月夜忆舍弟》抒的就是四年远征戍边的同胞之情: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的另一首诗《登高》则感慨人生的坎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国古代诗人在抒发个人恩怨之同时,不忘忧国忧民之情,面对秋

  风秋雨的更多的是社稷的兴衰,渴望能够兴旺强盛起来。如宋人王安石的《桂枝香》词:

  登临送目,念往昔,

  正故国晚秋,繁华竞逐,

  天气初肃。叹门外楼头,

  千里澄江似练,悲恨相续。

  翠峰如簇。千古凭高对此,

  归帆去棹残阳里,谩嗟荣辱。

  背西风,六朝旧事随流水,

  酒旗斜矗。但寒烟衰草凝绿。

  彩舟云淡,至今商女,

  星河鹭起,时时犹唱,

  画图难足。后庭遗曲。

  末代南唐王李煜的《乌夜啼》将国耻与私仇融为一体:

无言独上西楼,剪不断,

  月如钩,理还乱,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秋又如威武将军

  古人之咏秋诗也不全是悲伤的低调子,更有威武高昂的号角,描绘中华将士屯垦戍边,痛击侵略,开发边境的飒爽英姿,此间的秋成了披甲戴盔的将军,如唐人严武的《军城早秋》写得气壮山河: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台守行》则是一幅重彩浓墨的戍边图,写出了中华男儿的豪情壮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而把秋写得威风凛凛,横扫千里的要算唐人黄巢的《菊花》,这大概他本人就是一个敢于反潮流的勇士之故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秋又是窈窕淑女

  古代诗人更多描绘秋景,秋之山,秋之水,秋之月,景景物物都入诗,此处的秋俨然又成一笑百媚生的美女。请看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把山林的秋色写得多悠闲: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而唐人王绩的《野望》又描绘了一幅野秋猎归图: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秋天之于山野赋予魅力,更赋予寻常田亩农舍家,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勾勒了农家图: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在抒写秋景中,秋月入画特多,无论是一轮明月,抑或一弯勾月,都让诗人倾倒,并通过传神之笔让令人赞叹,唐人白居易就写了一首《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霜月》又是一番意境: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古诗人咏秋之美景的诗数不胜数,可以说翻遍古诗宝库,此类诗比比皆是,又风格迥异,难以在这么短短的篇幅中充分介绍。现以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作结,诗人总是感情激越奔放的,而正是这种激情下抒发的诗句有力地证明对秋景是何等赞美的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