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犹在目

2018-11-28 10:39  |  作者:吴钟麟  |  来源:上海文艺网

  我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由华师大分配到上海郊区松江的。起初颇为兴奋,人们告诉说、那是江南第一大县,有条里长街闻名遐迩。尤其在车过七宝时看到道旁一块告示牌,上写:“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得人内”,心下顿觉自豪无比。

  可是一落脚松江,却禁不住倒抽口冷气。所谓的十里长街竟是没有公共交通的窄巷小道,而且仅有千余米是栢油路面,其余要么是碎石路,要么是煤屑路。也只有在最繁华之处楼房夹道,其余则是半镇半乡,而楼房又是低矮的假二层,这是当年日寇轰炸老城厢,居民被迫避于此而匆忙搭建的,谁知一住就是二十余年。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有一位外宾定要来这里,那是日本左派人士川畸秀二议员。既是左派,岂能拒之门外,可这里实在拿不出手啊!于是就开始“拆”,把那些有碍观瞻的,大路(即外宾必经之路)两旁破、残、败、斜的建筑,一夜之间全部清除,在原处刷上石灰,这就成了洁白的粉墙。商店橱窗内原来空空如也,就赶紧集中兵力,从四处借调物资,把柜台布置得琳琅满目,五彩缤纷。还训导营业员届时必须微笑服务。最为难办的是城厢镇附近的农民,为此一律不准出村,违者后果自负。更为叫绝的是,因为贵宾将在中午时分上街观光,为确保万无一失,规定全镇中小学一律不准放学午餐,而且要由校长亲自随机作形势报告,所谓随机,是说只要贵宾一走,报告即可结束,以体现对青少年健康的关怀。于是整条街干干净净,人烟稀少、犹如诸葛亮摆下的“空城计”。

  谁料百密一疏。正当贵宾来到日夜食品商店,观赏品种繁多的糖果糕点时,斜刺里忽然大步闯人一名赤膊农民,肩上扛着一头小猪,猪还不识不识时务地直呼“噜噜噜”……

  这下可是前功尽弃了!幸好外宾并不在乎这些,他此来是专为考察松江千年古塔圣兴教寺塔的,因为当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在奈良也建造了一座同样规格的塔。奈良的塔今已破败不堪,而松江方塔依然高耸入云。我们的古人为今人挽回了面子。

  转眼之间,这一切都过去了。上述的场面和故事都已一去不返了。今天的松江,城镇长高了,变宽了。抗战时期的屋楼终于退位,新楼高层取而代之,坑洼狭窄的街巷代之以通衢大道,宽敞新颖的公共交通车辆四通八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老城镇即使再改造毕竟空间有限,于是向北扩展,建成欧陆风格城镇。驱车其间,满眼森森绿荫,成排别墅,楼层参差、视野开阔,轿车轻行,人影绰绰。在新城区北端,邻近佘山脚下、又矗立起一座大学城,多个国家级重点大学在此落地生根。如今松江碧眼金发随处可见,有的在东部开发区淘金,有的在大学城求学。“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得人内”的牌子早已不见了。

  往事犹在目,旧貌换新颜。而今我才体验到了一种真正的自豪。

  2010年2月23日刊于《文汇报》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