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纽约时报广场、巴黎春天百货、东京涩谷等世界地标的大屏幕被上海元素“霸屏”,上海城市形象宣传片的惊艳亮相标志着一场盛会进入倒计时: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作为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此次博览会在世界经贸领域绝无仅有,从筹备伊始就受到全世界关注。
目前,博览会已吸引近150个国家和地区政要、工商界人士及国际组织代表参会,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3000多家企业注册参展,5000余件展品将首次进入中国,预计发放近60万张证件,堪称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
此次博览会缘何有如此大的规模和关注度?
首先,此次博览会为经济全球化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在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各国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更加紧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经济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各国都从中获益,获得共同发展。正如习主席所说:“经济全球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势所趋。”此次博览会的口号是“新时代,共享未来”,目的正是要“激发全球贸易新活力,共创开放共赢新格局”。在这场惠及全球的商贸盛宴里,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买全球”,各国商家“凭借东风显身手”,最优质的特色商品汇聚中国东方这座不夜城,既有“高大上”的尖端科技前沿成果,也有“接地气”的日常用品特色食品,各式各样,琳琅满目。这是中国为世界搭建的舞台,主角是全球商家,受益的是普通百姓,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魅力。
其次,此次博览会是中国向世界许下的庄严承诺。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不断增强的国家实力让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也让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应看到,当前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中国国内改革也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结构调整阵痛逐步显现。但这没有迟滞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步伐,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作出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不仅要自己发展,也要各国共同繁荣,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2017年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此后,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这项盛会体现了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决心,却有个别国家指责中国进行不公平贸易,要求中国对其产品和服务打开市场。
面对经济全球化,为何仍有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一直奉行“美国优先”原则,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经济。但“美国优先”并不意味着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更不代表可以挑起贸易战,以损害他国利益来维护自身利益。美国一些人固守着狭隘的零和思维,认为别人发展起来就是自己吃亏了,到处挥舞贸易大棒,又是“退群”又是加征关税,企图以胁迫他国让利来攫取更多利益。但是,发动贸易战损害的是两国人民的利益,逆全球化只会反受其累。对此,美国历史上早有“前车之鉴”。1930年,由于部分产品外销不畅,美国推行《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提高了两万多种进口商品税率,结果导致美国出口总额从约52亿美元降至16.5亿美元,不少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事实证明,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实行逆全球化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最终削弱的将是本国的竞争力。
再看美国企业,此次的参展热情可谓空前高涨,180余家美国公司签约参展,数量位居第三,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企,包括微软、英特尔、通用电气、惠而浦,迪斯尼、美联航等,美国强生的全球高管还集体拜访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会展中心。不少美方企业带着先进产品、怀着雄心壮志,希望进博会能够为美方企业和机构搭建与国内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与企业的交流沟通平台,挖掘中美在地方层面合作的潜力和机遇。
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矛盾与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国都在千方百计施展良策推动本国经济发展。
面对经济全球化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应当如何抉择?
经济全球化虽然具有双重性,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因循守旧不是办法,多边协调才是出路,应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更加公平的国际规则和更加普惠的发展模式来解决,绝非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将自己隔绝成世界大海中的一座座孤岛。事实上大多数国家已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亮明态度,与贸易保护主义“划清界限”:9月,欧盟在发布关于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的政策文件里提出“将中国列为首要双边合作对象”;同月,中国和50位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非盟委员会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共同发出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的强有力声音;10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2018年《财富》全球论坛上表示“加拿大将继续采取各种方式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近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访华时也称,“中国经济发展对日本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是巨大机遇,值得欢迎”。毋论其他亚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都将经济一体化视作发展机遇,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海纳百川,大道至简。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场在中国家门口举办的盛会,它给世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更给中国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次盛会即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认真解决上述矛盾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让普通百姓了解、购买到国际优质商品,也让中国企业扩大交流、拓展市场。随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日益临近,人们将充满期待,它是一只号角,将吹响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