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歌经典,今又唱响”孔鸿声访著名词曲作家、资深音乐制作人吴颂今
今年9月9日,已过古稀之年的国家一级词曲作家、资深音乐制作人、高级音乐编审吴颂今老师,将在誉有“中国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上海音乐厅举办他的第五场个人作品演唱会,趁颂今老师来上海录音筹备演唱会之时,笔者采访了他,与颂今老师作了一番兴致勃勃的交谈。
从“业余”到“专业”
颂今老师出生于江西九江,在兰州、银川、成都度过了他的童年。他从小喜欢唱歌,但不知道“歌是怎么来的”。在银川市少年之家合唱团,颂今老师遇见了“儿歌大王”潘振声先生以后,他才明白“歌是由人一字一句歌词、一个一个音符写出来的”,在音乐启蒙老师潘振声的指引下,颂今童年的心灵里,深深地埋下了音乐的种子。这粒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生长、发芽,成长为一棵挺直的树苗。在颂今老师读高中时期,已显露出他非凡的音乐才华。
身为老三届的高中生,颂今老师毕业后进了工厂当工人,从事热处理技术工作,但音乐梦想的这棵树苗,仍在一天天地茁壮成长。在与淬火、回火的热处理活儿打交道的岁月中,他的音乐之树开始绽放花朵了,《井冈山下种南瓜》成为他的第一首成名之作而红遍大江南北,他也从一名默默无闻的音乐爱好者,成为一位著名的工人业余歌曲作者。
1977年恢复高考后,颂今考进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1980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华丽转身,从一个“工人业余作者”变为一名专业作曲家。颂今老师又回到了他的老家江西,在江西省音乐家协会创办了《心声歌刊》和《心声词报》,担任副主编。
为了让自己音乐理想之梦的花朵能绽放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在1987年,他毅然舍弃了令多少人仰慕的高级职称和舒适的大住房,独自从江西南下广州,谋求“梦想事业”的发展,加盟了中国唱片公司广州公司任音乐制作人。从此,他鸿图大展。
从“勤奋”到“获奖”
广州,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流行音乐之都”。上世纪八十年代,当祖国北方还处在流行音乐启蒙阶段时,广州已经快速建立了一个成熟的音乐工业生产体系。从创作到演唱,从制作到发行,从榜单到比赛,整个流程完整顺畅,以传媒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也给予了同步的配合。
在这样一个流行音乐激情澎湃、演唱歌手竞相角逐的音乐氛围中,颂今老师的创作热情,如同火山喷发般地涌出,他的音乐作品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赢得了专家学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的认同,其作品迅速地传唱到社会。勤奋,是颂今老师音乐创作取得卓有成效的源泉。52年孜孜不倦的音乐追求,他创作和发表了各类声乐、器乐及歌词等作品5000余首。
他对笔者说了这样一番心里话:“多年来,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我一直跋涉得很尽力,从来没有别人那种‘玩音乐’的潇洒感觉,因为音乐创作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在他广为传唱的音乐作品中,有80%是在广州完成的。他谦虚地说:“我写出来的只是一张纸,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和我搭档的词曲作家们和编曲、配器的同仁们,更离不开歌手们的二度创作。没有他们的合作,我的歌就不可能飞到听众的耳朵里。他们真的是功不可没。”
颂今老师不仅创作高产,其作品类型也丰富多彩,有民歌、流行歌曲、甜歌、艺术歌曲、戏歌、军歌、儿歌,还有用沪语、吴语演唱的苏浙沪风情歌曲等。正因为尽力,才会有收获。在颂今老师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有200多首作品获奖,如《风含情水含笑》、《茶山情歌》、《女孩的心思你别猜》、《你那里下雪了吗》、《情哥去南方》、《军中绿花》、《我的老班长》、《拾稻穗的小姑娘》、《小手拍拍》、《包子铺》等歌曲。其中有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银、铜奖;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太平洋影音公司云雀奖;新时代影音公司最佳创作奖;中国唱片总公司编辑奖;国产优秀音像制品“双向奖”;企业歌《爱心满人间》、《蓝色的火焰》获中国企业歌曲大赛奖;《恋曲1999》、《打靶归来喜洋洋》等30余首作品获中央、国家一级创作奖,《井冈山下种南瓜》等10余首歌曲被选入大学、中学、小学及幼儿园音乐教材中。他个人还摘取了“中国流行歌坛10年成就奖章”、“广东流行歌坛30年成就奖章”和“中国最佳音乐监制奖”等荣誉称号。他的音乐创作才华和对音乐发展的贡献,得到了音乐界同仁的认同和赞赏,先后推选颂今老师担任了广州市音乐家协会、中国原创音乐家协会、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从“创作”到“育才”
歌坛园丁和伯乐——这是同行们送给颂今老师的“雅号”。为了培养和包装新歌星,他一直兢兢业业,先后培养和包装了杨钰莹、陈思思、周亮、小曾、老兵、杨柳、高歌,杨洋/金彪、朱含芳、黄伟麟(澳门)、小蓓蕾组合、甜歌妹妹任妙音、打工歌王许家豪等红歌星。作为歌坛园丁,他甘为人做嫁衣。颂今老师曾先后应邀为朱逢博、李谷一、郭颂、于淑珍、彭丽媛、董文华、张也、于文华、杨洪基、关牧村、廖昌永、王丽达、王洁实、谢莉斯、李玲玉、任静、朱晓琳、张咪、陈汝佳、扎西顿珠、乌兰图雅、旭日阳刚、美声四季、好弟等百多位歌唱家、红歌星写过上千首唱片磁带、电影电视歌曲。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正值港台歌曲在大陆铺天盖地之时,已在中国唱片公司广州公司任音乐编辑的颂今老师,却在思考和着手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情韵结合起来,共赴“大众化、市场化”的创作道路。他想起了一个童年时代在南昌市少年宫唱着他的《井冈山下种南瓜》等作品长大的小女孩杨岗丽——即后来红遍全国的杨钰莹。颂今老师把她接到了广州,在录音棚里辅导调教,并为她安排在广州发展。颂今老师先后将杨岗丽推荐给“中唱”、“太平洋”、“白天鹅”及十余家中外唱片公司,但都没有成功。后又介绍到广州市歌舞团,对方仅答应做一名“合同学员”。但颂今老师慧眼识才,他认定杨岗丽是一块富有潜质的璞玉,一旦雕琢出来定会大放异彩。恰好此时,刚刚创业的新时代影音公司准备录制一盒名为《为爱祝福》的专辑,请其当时最为当红的“甜歌皇后”李玲玉演唱,因李玲玉因故迟迟未能赴穗录制。为该专辑写歌的颂今老师再次提出由杨岗丽来唱,面对颂今老师的竭力推荐,新时代影音公司终于答应了下来。颂今老师即与新时代影音公司的音乐编辑、作曲家韩乘光;录音师陈珞共同努力,采用高强度“三堂会审”式的录唱磨砺对杨岗丽进行打造,终于使颂今老师创作的《风含情水吟笑》唱出了一个“甜歌玉女”——杨钰莹。
陈思思——大陆第一位签约民歌手。她是颂今老师精心打造的第二位歌手。1995年初,中国唱片公司广州公司成立了“颂今音乐工作室”,由颂今老师出任艺术总监。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个“产品”,就是推出陈思思的个人专辑——《情哥去南方》。陈思思出生于湖南常德,湘地的灵山秀水不仅赋予了陈思思一脸娇柔美丽的容颜,更赋予了陈思思一副清丽甜美的歌喉。1993年她大学艺术系毕业后,只身闯进了深圳的娱乐圈,凭着她自身的演唱实力,不久便跻身于“深圳十大青年歌手”行列。吴颂今微笑着告诉笔者:“当初别人把思思介绍给我时,思思跟我说,‘吴老师,您能不能把我打造成第二个杨钰莹啊。’我当时就笑了,‘为什么你要做第二个杨钰莹呢,你是陈思思啊,应该走自己的演唱道路,不应该去模仿别人。”为此,颂今老师根据陈思思的歌路进行包装定位——新民歌。而后开展组织创作,很快录制完成了陈思思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情哥去南方》MTV,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就获得了年度的“中国音乐电视银奖”。
因颂今老师的识才重用,精心运作,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颂今音乐工作室”成绩斐然,签约歌手个个名震八方:除陈思思外,还有活泼动人的青春偶像型歌手周亮;影、视、歌、舞四栖明星朱含芳;青春靓丽的组合杨洋、金彪;还有演唱《军营民谣》的“军营三人组”小曾、老兵、黄志坚和“陆海空三人组”秦天、高歌、杨柳等,使颂今音乐工作室名声大振。
从“奠基”到“感恩”
为了感恩母校——上海音乐学院众位师长的培养,回报上海听众歌迷对自己作品的厚爱,颂今老师特意选择在今年的教师节前夕回到上海——他专业音乐生涯奠基起步的城市,举办一场高大上的原创音乐盛会。
在此之前,颂今老师已先后在首都北京的“21世纪大剧院”举办了《流今岁月50年——颂今原创经典作品群星演唱会》、在他音乐创作腾飞的广州城,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举办了《岭南飞歌30年——颂今作品群星演唱会》、在他的老家江西南昌市,他在“江西艺术中心大剧院”举办了《情系江西30年——颂今作品群星演唱会》,均盛况空前,获得巨大成功。
本次在上海举办的《群英荟萃,放歌经典——颂今声乐作品名家演唱会》,虽然离演出日期还有一个多月,可已经引起了众多新闻媒体和广大歌迷的关注。听说颂今老师要回上海举办音乐会,上海音乐学院的著名声乐教授于丽红、杨学进、赵勇等人,韩蓬、王维倩、周进华、席燕娟等校友歌唱家,都兴致盎然地热情表示参演助阵。由颂今老师一手打造的得意弟子——新民歌歌唱家陈思思,以及军旅歌唱家黄华丽、张华敏、吴彦凝、金波、敖长生和梅兰芳第三代传人胡文阁等人,届时也都将悉数登场,倾情演绎颂今老师的名作。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西安、南昌、珠海等地的40多位歌坛名家,届时也将齐聚一堂,携手上海轻音乐团的罗雨、唐峰、肖蕊、高山、朱梓溶、孙标等青年歌手,以及大型乐队与合唱团,共有上百人同台献艺。豪华强大的演出阵容,精彩纷呈的现场演唱,在近年的申城实属难得一见!
此次演唱会将从颂今老师的五千余首作品中,精选出30多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献演。除了《风含情水含笑》、《情哥去南方》、《军中绿花》、《我的老班长》等经典老歌外,颂今老师还专门为本次音乐会创作了《爱侬上海》、《浦东放歌》、《海上恋曲》等上海题材的新作品,将在本次音乐会上首次演唱,必将会给广大听众和歌迷们带来深深的回忆和感动。
临近采访结束时,颂今老师饱含深情地对笔者说:“此次演唱会得到了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上海对我的厚爱令我非常感动。我衷心感谢上海!感谢母校!”笔者也预祝颂今老师此次上海的演唱会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 沈彤 黎指寒
新闻热线: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