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鸿声评杨月秋歌词:乡音入耳乡景入眼乡情入心

2018-6-23 14:04  |  作者:孔鸿声  |  来源:上海文艺网

孔鸿声与杨月秋

  乡音入耳、乡景入眼、乡情入心  ——  杨月秋歌词作品赏析
  
  花了好几天时间,细细地品读了杨月秋发来的约200首歌词,读后感触颇多。
  
  首先,笔者被他勤奋创作的精神所感动。据杨月秋与笔者叙说,在短短的近二年多时间里,他创作的歌词数量已达到了近500首。掐指一算,基本上是3天写二首,这样的创作速度,是一般写歌词的人难以达到的。
  其次,是他歌词作品的质量令人赞可。常听友人说,歌词创作很简单,有人可以一天写好几首,但作品的质量就无法让人恭维了。而杨月秋的歌词创作,在数量快速的前提下,其质量也是上等级的。从2017年初起至今,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的歌词作品被国内音乐界顶级刊物《词刊》、《歌曲》、《儿童音乐》就频频刊用了近30首,《词刊》甚至连续多期发表他的作品。在省市级音乐刊物上,如《上海歌词》、《花港词刊》、《新歌诗》、《当代音乐》、《民族音乐》、《音乐天地》等多种刊物上,也都经常能读到他的作品。同时,他的作品在2017年全国儿童歌曲征集中入围100强、在甘肃省泾川县柿子文化节征歌中获一等奖、在扬州市江都区法治歌曲征集中获二等奖,还分别在福建尤溪县歌征集、《心声》杂志建军90周年歌曲征集、全国“我的信仰”歌曲征集中获优秀奖。所以说,在快速创作中,杨月秋的作品质量也是可以恭维的。
  
  杨月秋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1968年出生,现任江都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是中国音乐文学学会、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担任扬州市音乐文学学会理事。笔者将他与同为江都籍的词作家陆华军、许文华二人,并称为江都词坛“三剑客”。
  
  品读杨月秋的歌词,感到他创作的歌词题材比较宽泛,又以写家乡题材的作品占多数,他从绿油油的田间写到乐哈哈的庭园,从美艳艳的花草写到香喷喷的锅灶。他的歌词,文笔很自然、文采很朴素、文意接地气,充满了乡音、乡景、乡情,有一股清清淡淡的乡土味。笔者在品读时,读着读着,音调就变成了家乡话,脑海中就会涌现出故乡一幅幅淡雅而自然的景象,耳旁就会响起乡亲的话语声,犹如在与家乡人聊着闲话,感到很亲切、很惬意。
  
  请诵读歌词《扬州方言》:
  
  乖乖龙地咚,乖乖龙地咚/嗲嗲的乡土腔/水灵灵的扬州话/娓娓动听,细说着淮扬好地方//
  
  拔根芦柴花,拔根芦柴花/甜甜的小曲唱/脆生生的扬州调/袅袅余音,咏叹着淮左运河长//
  
  一首清曲,祖辈的乡音/听起来,那个耳朵好烫/一段评话,历史的回响/说起来,那个澎湃胸膛//
  
  扬州声音,千年都芬芳/听起来,那个梦想飞扬/扬州方言,乡愁在流淌/说起来,那个风情怒放//
  
  一首作品,能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其作品语言的吸引力是至关重要的。当读者在作品中读到自己所熟悉并喜爱的一些家乡语言,就会对这个作品产生兴趣,从而就能兴致勃勃地品读下去。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和多民族的国家,有多种民族的语言,而同一个民族也往往有着多种的方言,就拿人数最多的汉族为例,一个地方就有一个地方的方言。而方言又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象征,是一个地方的精神生活的创造,它反映了一个地方人群的聪明和智慧。同时,方言也是一个地方人群外在性格的表露和内心世界的体现。
  
  当今社会,凡有华人居住的地方,特别是国内的长江三角洲范畴,一提起扬州,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句流传在大江南北的顺口溜:乖乖龙地咚,韭菜炒大葱。一提起扬州,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哼唱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民间小调:拔根芦柴花,小小郞儿来。歌词《扬州方言》,以扬州土腔扬州话、扬州小曲扬州调作为作品的主线,赞颂了以扬州方言为代表的淮扬乡音,无论是说还是唱,都是那么“水灵灵、脆生生”,对于那些远离故乡的游子,扬州方言总是那么动听、那么入耳,多么亲切、那么沁心,沟沉起重重的乡愁,真可谓乡音难忘啊!而当一首作品,以它的语言功能获得读者的赞赏和青睐时,其作品的成功率,已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请欣赏歌词《老兄弟》:
  
  露天里,小方桌/花生米就着那二锅头/你一杯来我一口/天南海北酒里走//
  
  星光下,木棋盘/旧蒲扇摇着那汗水流/你一将来我一抽/左邻右舍夸妙手//
  
  槐树旁,土戏台/大嗓门哼着那长前奏/你一唱来我一和/男女老少模仿秀//
  
  风风雨雨岁月稠/快快乐乐度春秋/这就是那老兄弟/这就是那天地久//
  
  粗看这首歌词的内容,好像是描写俩兄弟形影不离的手足之情:酒桌上,你一杯来我一口;棋盘上,你一将来我一抽;戏台上,你一唱来我一和。俩兄弟可谓是志同道合、亲密无间。但细细品读后就会发现,这首《老兄弟》,描写的并不是真正的亲兄弟俩人,而是一种在农村屡见不鲜的乡邻之情。在农村乡间、在村庄大院,这种兄弟之情般的乡情随处可见,但决不全是亲兄弟。那些一起穿开档裤长大的发小们,相互间都存有这种真诚、善良、纯朴的深情厚义。其次,邻里之间大多数都居住了几十年,有些甚至是几代人,相互间隔道墙是两家客,拆掉墙就是一家人,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乡里之间的那种深厚情感就是少了一份血缘关系罢了。
  
  其次,这首词在描写兄弟间喝酒、下棋、唱戏的乡景上,用词也是朴实无华:“露天里,小方桌”、“星光下,木棋盘”、“槐树旁,土戏台”,真正是实景实写,没有任何虚构和想象的成份。因为在农村,这种忙完田间农活回家后的休闲场景确实就是如此随意,因陋就简玩耍、席地而坐聊天,也完全符合农村人乡间文化生活的那种粗犷息性,让人品读得就是有嗞有味、兴趣盎然。
  
  这种犹如素描式的创作手法,在歌词界被称为“白描”。著名歌词评论家朱小松在他的《现代歌词表现手法赏析(二)》中,对歌词创作中的“白描”有过这样的论述:“对白描手法的创作要求,我以为:第一要有明确的抒情目的,不能为描写而描写。要用情感的目光看世界、观万物。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白描不‘白’。第二,白描只有写出事物的特点和特征,才能使艺术形象栩栩如生。第三,白描的语言要生动、具体,让听众感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歌词《扬州方言》就是如此。
  
  请细品歌词《咸菜茨菇汤》
  
  一道名菜咸菜茨菇汤/六十年代远近扬/青菜家前屋后长/茨菇在河沟里藏/一冬咸菜茨菇汤/餐餐都是味道香/艰难岁月度时光/那是母亲慈祥的心肠//
  
  一道名菜咸菜茨菇汤/六十年代远近扬/年年缺衣更少粮/再苦母亲不忧伤/面对一群小儿郎/总是乐观和爽朗/一碗咸菜茨菇汤/那是母亲成功的哺养//
  
  咸菜茨菇汤啊/你是母亲的念想/咸菜茨菇汤啊/你是岁月的沧桑//
  
  咸菜茨菇汤,是扬州人特别喜欢吃的一道家常菜,如同浙江人喜欢吃的“荠菜豆腐羹”、上海人喜欢吃的“榨菜蛋花汤”一样。歌词中,作者并不是为这道家常菜做广告,而是通过这道家常菜叙述了难忘的慈母恩情:在艰难困苦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农村确实是贫穷的,能让膝下的一群小儿女填饱肚皮,就是做母亲的最幸福的一件事。所以母亲们会想方没法地让孩子们吃饱每一餐,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作为母亲来说,没有呕心沥血的付出,是难以实现的。笔者经历过那段岁月,也亲眼目睹过、并至今铭记在心的那种母亲为了孩子的每一餐而付出的滴滴心血。说实话,在那个年代能常有咸菜茨菇汤填肚皮,已经算是上等佳肴了。
  
  因此,当笔者品读到这首歌词时,就想起了那个岁月,想起了母亲长长的泪水和短短的微笑。所以说,能打动读者心灵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杨月秋创作的类似这样充满乡音、乡景、乡情的歌词作品为数不少,如《苿莉花开我故乡》、《天下风情数扬州》、《家乡的栀子花》、《家乡的大坝口》、《奶奶的小院》、《记忆中的大蒲扇》、《老铁匠》、《父亲的日历头》等等,都能让人品读得摇头晃脑,就像大热天喝到了家乡那凉爽爽的大麦茶一样,从嘴里舒服到心里,好快活呵!
  
 



责任编辑:黎指寒  沈彤

邮箱:2910973420@qq.com
电话: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