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艺网)我们的龙吟诗社,于1990年1月14日,在巴黎13区《新世界大酒楼》举行成立仪式。至此,《巴黎龙吟诗社》终于横空出世,诞生了诗的星座,这是欧洲华人社会第一个文化社团。诗社在梁源法、杨咏桔、薛理茂、罗郁生、赖良、李文郁、陈湃、单泽阳、刘錦权、阎纯德、高鹰平、还有比利时的沈德光等二十多位同仁努力推动下,开始在塞纳河边默默耕耘,深情地吟唱,梁源法任第一届社长,聘请巴黎第八大学教授熊秉明为名誉社长。二十七年过去,我当时躬逢其盛,时年满头青丝,现在居然是白发蒼苍,皤然一老翁矣!往事历历在目。忆当年,诗社诞生,各方注目,也引起海内外诗坛的关注,不少诗坛巨子,词宛名家发来贺辞,为诗社增光添彩,现仅摘录如下,与诗社同仁共勉!
艾青题词:“遙祝巴黎诞生龙的诗座”,並親笔题写“龙吟诗社”祝贺。
臧克家题诗:“萍踪万里身,一片故国情;海阔诗思壮,低头作龙吟。”
李瑛题词:“弘扬民族精神,激励爱国热情,谱写时代篇章。抒发美好声音。”
谢冕题词:“巴黎龙吟令我倾心。我猜想,而且我祈愿,那必定是现代巴黎撞击古老中国发出的铿尔的乐音”
《华夏诗报》主编野曼在《缪斯,没有国境》诗中写道:“缪斯,沒有国境,绚丽的心领取永恒的护照,欣然的走遍国际。”
《黄河诗报》主编桑恒昌的贺词是:“华文新诗当是东方诗美与西方诗美的混血儿。愿当今世界和未来的时间,都听到龙的歌吟。”还有大西北诗报主编姚学礼、美国洛杉机《晚芳诗社》等寄来了贺诗。这些著名诗人和诗社的热切祝愿,一直激励诗社的同仁。
法国的华文创作,不象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菲律宾诸国有相当的历史。法国的华文发展,是在1975年之后,由于东南亚战乱,法国接收了十几万华人,他们的祖籍以广东人为主;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以浙江籍的华人为主,在法国的亲友帮助下,大量来到法兰西。华侨华人的人数的大量增加,华人创业经商贸易迅速拓展,逐渐形成並且有了一定的规模的“唐人街”,以联络乡亲的华人社团也应运而生,象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蔚成景观。同时开启了华文教育,为华文的传播创作拉开了序幕。
1981年巴黎《龙报》创刊,随后《欧洲日报》、《欧洲时报》相继问世,为当时的华文诗歌提供了平台。多年之后,《龙吟诗社》应运而生,诗社的宗旨是连络乡情,倾吐心声。大家在一起互相切磋诗艺,开拓国际诗坛的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谱写中法友谊之歌。与此同时《欧洲时报》为诗社定期推出“龙吟诗页”,极大提高了诗社社员的创作热情。来之东南亚的华裔诗人,他们在海外长期从事当地华文教育,他们之中有的诗龄巳逾半世纪,他们以写古体诗为主,是世界华文诗坛的老前辈。象薛理茂、罗郁生、赖良、李文郁、郭启彪等人,他们年青时离开家乡,在当地艰苦创业,后遭变故,家财散尽,死里逃生、受尽磨难来到巴黎。他们的诗,诗风沉郁,但是怀乡爱国之情仍然是他们主题, “今朝一雪病夫恨,洗却中华积弱羞。”(罗郁生);“皇天假我期颐寿,尽瘁骚坛辅幼苗。”(薛理茂);“字字珠矶传乐府,篇篇韵律出唐家。多姿多采心声壮,为国为侨志气嘉。”(方义);“东亚病夫去不返,亚运今上展雄风。”(何琼玮)等诗句,体现岀东方人的家国情怀,令人感动。诗社的另一部分人则来之中国大陆和台湾,他们比较年青,他们大多数以创作新诗为主。象桔子、肖良,凌子,阎纯德、何子銓、叶星球等人,他们人生境遇各异,思想活跃,思路开阔,题材丰富。“漂泊,是流进心田的委曲;深深的相思,不知向谁诉说。”(桔子);“多少次啊,在梦中,回到故乡的怀抱;笑声中醒来了,耳边仍响着东海的浪涛。”(肖良);“一叶扁舟,一群人影,黑夜里摇出一片黎明。”(阎纯德);“巴黎 岂但繁华 雨濛濛 织成一幅 惹梦的轻纱 雕塑 永恒的思索 喷泉 思想的浪花 ”(叶星球);“深情地瞥一眼花都,龙的诗人如星斗。”;(何子銓);这批人在塞纳河边深沉地歌唱,他们用绚丽多姿的笔,展示出各自不同的人生感悟。1993年7月,《巴黎龙吟诗社诗选》,由阎纯德主编,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诗集出版,“龙吟诗页”定期与读者见面,同时也得到了法华社会各届人士的支持,促进诗社的发展。由于西班牙、英国、德国等共同体国家华文诗人相继加入,1997年,更名为《欧洲龙吟诗社》。
在历届诗社社委会和全体诗友的共同努力下,诗社的文艺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得到了法国侨社各界的赞赏和支持;每当诗社出版诗集,都得到中国驻法大使的题词和鼓励,也得到侨界热心人土的赞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社创办至今,《欧洲时报》一直提供《龙吟诗页》的版面,至今巳出版306期,为诗社扩大社会知名度和诗词的传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文化团体能坚持到现在,同时能持续发展,和他们的鼓励支持帮助是分不开的。
今年,由翟隽大使题词:“以诗言志 赤子情怀”的《龙吟诗词》第七辑,主编叶星球、执行主编刘锦权,由巴黎太平洋通出版社出版。
诗集共有41位诗友的作品,共300多页,形式有古体诗词和新诗。诗集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对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歌颂怀念,有对时事的感慨和评说,或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鞭策。这些情深意切,语言扑实,忠实地反映了海外游子的诗篇,无疑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十分难得的侨史资料。
长江后浪推前浪,回想当年创社的诗友,有的巳经凋谢,但他们开拓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久的怀念。这期间一些中青年诗友加入诗社,为诗社增加了力量,刘学伟、叶星千、林鸿范、吴志平、郭庆、麻盘云、周良富等人,女诗人洪曼、钟敏、林丽华,周玲芬、周惠等人,他们年富力强,思维敏捷,活跃于当今诗坛。还有英国的吴仁仁、意大利的潘仲骞、法国的李寿平都是诗坛老将;曲度、徐海峰、叶福庆、齐天、肖德权、温不言、周建煌等都是诗坛好手。还有热爱诗歌热心诗社的年轻人姜丽必、毛小科、谢树人等人。他们朝气蓬勃充满着阳光,为诗社增添了新的血液。2014年,我们出版了一套《龙吟诗文丛书》共17集;2016年10月,《龙吟》杂志创刊,更为诗社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今天,法国华人在经济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积极融入了法国主流社会,並参与政治生活,例如今年华人陈文雄当选为法国议员;同时祖籍国的总体国力快速增强,国际之间影响也日益提高,为法华社会的精神文明,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中国文化艺术在国际上影响的扩大,国际间诗坛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促进交流,促进诗歌各流派的全面发展,促进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和谐,谱写新时代的友谊之歌,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欧洲龙吟诗社》历届社长有:梁源法、陈湃、刘锦权、叶星球、蚁松裕。现任社长罗益香。
我们主张;
不薄新诗,热爱古诗。
我们主张:
不薄旧韵,提倡新韵。
祝愿各诗友创作丰收!
祝愿诗社进一步繁荣发展!
本文编辑:上海文艺网 沈彤 黎指寒
上海文艺网
电 话:021-61318509
微信号:13296264509
投稿邮箱:2910973420@qq.com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