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黑暗中沉默的守护者》 杨瑞福散文诗专场

2017-12-3 12:18  |  作者:牧野 周晓兵

  2017年12月2日下午,浦江诗会联手顾村诗社,举办了《灯塔——黑暗中沉默的守护者》杨瑞福老师散文诗专场。为将浦江诗会发展为上海诗坛的圣地和重地,为开阔诗歌写作的视野,浦江诗会首开上海诗坛以诗社主办散文诗宣传月散文诗个人专场的先河。

   出席诗会的特邀嘉宾,有今音,晓雾,宗月三位老师。与会的还有白领诗社社长朱德平,王晓云,文捷;上海凤凰诗社社长麦田;国宝级朗诵家铁石老师;中国诗歌网上海站原副站长丁少国;顾村诗社张超、郭佩文、翟衍华、张岑;诗友伊剑、箫鸣、蓝无涯、熊小森、高洪文;上海普爱诗社代表于佳莉等几十余人。
   本次诗会,由经验丰富,热情而沉稳的金牌主持朱吉林先生主持。
   诗会首先由杨瑞福老师谈了他对散文诗及其创作的个人经验和观点,既有理性认识的高度,又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便于诗友们学习。与会诗友深受启发。
宗月、今音、晓雾,三位特邀嘉宾对杨瑞福老师的散文诗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上海凤凰诗社社长麦田,浦东诗社代表刘星辉,浦江诗会周晓兵等诗友也即席进行了点评。

   浦江诗会会长张仪飞老师率先朗诵了杨瑞福老师的散文诗,国宝级朗诵家铁石老师,以及朱德平、王晓云、丁少国、翟衍华,周晓兵、张超、米粒,白若冰和西河散人等诗友纷纷朗诵了杨老师的散文诗。有时高山巍峨,慷慨激昂;有时大海浩淼,波澜开阔;有时溪流潺潺,委婉悠扬。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最后,浦江诗会会长张仪飞老师,将亲笔书写的“不老诗童”隶书横幅,敬献给杨瑞福老师,将本场诗会推向高潮。

   此次诗会的成功召开,要特别感谢黄浦区图书馆在会场会务上给予的大力支持帮助。

  上海文艺网文学频道备注:杨瑞福,男,正高级工程师,上海市作协会员,1946年出生于上海的虹口,大学毕业后,1968年在广东台山的军垦农场锻炼,1970年进入四川东方汽轮机厂工作,从事发电设备的技术开发工作。1979年开始诗歌写作,八十年代起,不断有诗歌和散文诗作品发表于各级刊物上。例如发表于《星星》的散文诗“海恋”、发表于《青年作家》的诗《天涯海角》,发表于《黄河诗报》的散文诗“倒春寒”等,加入了德阳市作协,并长期担任该企业的文学社社长。2006年从企业退休,在企业返聘时恰遇“汶川大地震”,屋毁人幸无恙。2008年回故乡定居至今,2011年5月返聘到顾村的诗歌工作室,负责《诗乡顾村》诗刊的编辑工作,并担任《顾村诗社》的副社长。这几年来又陆续有一批诗歌(包括散文诗)作品发表在《扬子江》、《上海诗人》、《中国诗人》和《散文诗》等刊物上,2015年出版了诗集《把阳光贴在窗棂》。几年来还获得了国内的多项诗歌奖,例如甘肃的向日葵主题征文诗歌一等奖、2015年上海市民诗歌节二等奖等。诗歌《着急赶路》入选2015年的《中国诗歌精选300首》。为上海市诗歌文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近年来和孙思、秦华、宗月、语伞,任俊国等散文诗诗者为散文诗创作与发展探讨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值得广大诗歌爱好者借鉴。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