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岂止有书香?文化幸福感浸润百姓生活

2017-9-26 18:42  |  来源:千龙网

    深秋的北京,子时的钟声早已响过。地安门百年古建雁翅楼内,市属首家国有24小时书店——“中国书店”分店灯火依旧。读者早已三三两两,但营业员们仍精神饱满。
“只要有读者,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面对记者,一位营业员的回答饱含真情。在他看来,雁翅楼夜间书店不仅丰富了市民精神生活,还活化利用了历史文物,为这片日间喧嚣的古城区平添了几分儒雅气息。

    文化,是一座城市得以生生不息的血脉。文化幸福感,是人们据以将一座城市作为灵魂栖止地的最大因缘。
在中国书店的一角,正在安静读书的北京市民。   千龙网记者刘美君摄
雁翅楼夜间书店这样的故事,早已演变成北京大街小巷的平常风景。
“歌唱北京”“舞动北京”“戏聚北京”“艺韵北京”“影像北京”“阅读北京”,把北京的文化氛围演绎得千姿百态;文化广场、博物馆、剧场、电影院、流动书屋,正在成为北京居民的一个个文化方面的“第二家庭”;“寻找最美阅读面孔”“打造最美阅读笑脸”“寻找最美阅读空间”等系列专题,把北京居民的文化参与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一系列让无数市民为之动容的文化惠民举措,使北京居民和北京城的文化因缘,得到长足拉动与亲近。久违的文化富足与幸福感,成为许多北京居民的家常感受和身边体验。
中国书店深厚的文化底蕴诠释着雁翅楼的百年历史千龙网记者刘美君摄
北京的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是新形势下中国大力繁荣群众文艺的一个成果和侧面。
文化部发布的我国群众文艺工作方面的首个五年规划——《“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增加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推出更多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广泛开展群众文艺活动,让公共文化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激发基层文化活力,将文化服务网络延伸至居民家门口,是北京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北京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的意见》《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方案》《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
临近晚9点,小朋友也陆续来到书店看书千龙网记者刘美君摄
文化对人们的滋润,需要规模宏大的庙堂巨制,更需要扎根百姓身边的根脉谱系。
——通州区率先推出“移动图书馆”和“电子图书”借阅服务,改扩建后的博物馆为百姓提供“一刻钟文化服务圈”。目前,全区已拥有1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558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室、459处室外活动广场、502家益民书屋以及502个数字影厅。
——东城区通过新建、改扩建、租用、接收配套、整合资源等多种方式,使全区的文化服务网络更趋合理:17个街道全部建有综合文化中心,建成的128个文化社区覆盖全部居住社区。全区还有90个室外文化广场、41个博物馆、29个剧场、18个电影院、146家对外开放文体活动设施单位,“十分钟文化服务圈”足斤足两。
——海淀区破解文化事业单位编制短缺、人员老化、服务效能不高的矛盾,依靠专业团队运营,实现文化事业从“办”到“管”的转变。延庆区为农村地区配备群众文化组织员,开设了文艺中专班。
古籍书刊和历史文化书籍一直是中国书店的特色千龙网记者刘美君摄
数字是群众文化幸福感最为得力的“证人”。北京开展的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联动的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年均举办2万场次,覆盖3000万人次。四级公共文化设施达6815个,平均覆盖率98%。全市现有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员7583名,群众文艺团队9204支,文化志愿者3.27万名,文化志愿团队311个。已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民的文化获得感也在切实增强。
风,起于青萍之末;文,化于街巷之深。
以会客厅方式传承家庭文化,地处西四北头条胡同的“书香驿站”是西城区文化惠民的神来之笔。西城区社区文明推进协会发起人梁军称,书香驿站以驿站为媒,针对所在社区的人口、资源和历史文化特点因地制宜。
文化惠民的“书香驿站”已经超越周边美景,成为吸引人们的首要因素。  千龙网记者刘美君摄
阅读地铁、流动书展、创意市集、读书会、读书通关、旧书交换等昔日创意,现在已成人们熟稔不过的身边故事。诵读会、故事会、亲子阅读、父母课堂、艺术教育、儿童科技游乐……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积极参与,功用则与“书香驿站”异曲同工。
北京十六区,一处处基层社区的居民楼下、广场之上、文化室内,随处可见歆享阅读快乐的身影,文字、墨香和故事构成的曼妙世界,使人们沉浸忘归。
一年一度的北京阅读季,是北京文化惠民活动集中发力之笔。期间开展的书香家庭、阅读示范社区、金牌阅读推广人评选活动,已蔚成品牌。借由这些载体开展的线上线下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已走出北京,誉满全国。
爱丁岛、皮卡书屋、“一起悦读”俱乐部等联合推荐的3000种好书,搭乘北京联合扉阅、百万庄图书大厦等提供的图书车,成为十六区社区流动书展的经典风景。
宣武艺园内,早起的人们晨练之余,一大乐趣是在东门一辆书车旁逗留流连。两架书,两张桌,十余把小椅子,几十名路人,就构成一方小小阅读园地的简朴素描。

志愿者积极参与“书香驿站”,通过网络手段积极对外宣传推广,践行“全民阅读”。  千龙网记者刘美君摄
文以载道,道不远人。
文化底蕴是北京实现创造创新的不竭源泉。北京文化惠民实践中涌现的一个个新颖独特的创意,即是这一源泉的锋芒乍露和涓滴呈现。
让更多公众参与文化,让更多文化走近公众。在文化与公众的深度交互中,北京无疑是在对自己的城市文化坐标进行新的调整和标定。这种标定,必然以公众文化幸福指数的擢升为重要指标。
在北京把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不断具化为坊间感受的当下,公众文化幸福感的提高,理所当然,也理所必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