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说雨【原创】

2017-7-7 17:22  |  作者:赵付友  |  来源:上海文艺网

  

  八月的天气,一会儿晴,一会儿雨。上午还是晴朗的天,午饭后,西边的天空突然一道闪电穿来,接着一声惊雷后,阳台外边就成了雨的世界。

  大雨来了,屋里电也停了。看我端坐在阳台上,一副思想家的神态,还在看《甄嬛传》的女儿扭过头来好奇地问我:“爸,怎么停电了?”

  我说:“可能是下大雨高压线短路了。”

  “那你坐在阳台上干什么?”女儿又问,

  “我在听雨。”

  听完我的回答,女儿半信半疑地搬来一条凳子放在我跟前:“听雨?我也来听听。”女儿一边向我跟前走来,嘴里还一边絮叨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来到我身边,放下凳子,坐好,女儿好奇地又问我:“听出什么来了吗?”

  我点点头:“我听到了远山的呼啸声,听到了疾驶的火车挤压道轨的声音,听到了山涧里小溪的流水声,我还听到了田野的蛙鸣和大路边白杨树上小鸟的呢喃。雨是一副古人发明的和弦琴,雨是祖先宴会上的编钟;雨是大自然的精灵,因为雨的存在,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才有了生命的延续。”

  “你喜欢雨吗?”女儿睁大眼睛问我,

  “很多时候,我是喜欢雨的,但也有厌恶她的时候。”我笑着回答。

  “说来我听听。”

  “下雨不大的时候,雨可以隔绝嘈杂的世界营造安宁的环境,洗刷街道,为忙碌一天的人催眠休息;风调雨顺的时候,农民伯伯可以迎来五谷丰登;狂风暴雨的时候,雨水就会变成洪水,它能夺走农民伯伯到手的口粮,还能摧毁人们的家园。”

  “有关雨的故事,哪些让你最难忘?”女儿像一个最爱听大人讲故事的小顽童一样,越问越多。

  我清了一下嗓子:“有关雨的故事,最让我难忘的有喜有悲,我还是想讲一个有点悲的故事吧。”

  “也行。”女儿点点头。

  “那是我七八岁的时候,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一阵狂风暴雨就把我爷爷种的几颗大枣树上的红枣打落一片。看到雨地上到处是滚落的红枣,我和二叔家的弟弟妹妹跑着在院子里争拾红枣吃,等雨水完全停下来后,大人们来找我们,一查人头,不见了二叔家的小妹。等大家再扭头寻找时,爷爷发现了自家院子粪池里漂浮着一个小孩的尸体,捞起后一看,果真是二叔家的小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夺走了小妹的生命,从此,我对暴雨一直痛恨有加。那时,家里的小孩比较多,小孩多了,父母照顾不过来,小孩也没今天这么娇贵。那年月,谁家死了小孩,就像死个牲畜差不多,一般是父母偷偷埋掉了事。哪像今天,一发现有学生娃溺水死亡了,立马就会被各种媒体报道,全世界人民都晓得。”

  “嗯,可恨的大雨。那就讲一个跟雨有关的喜故事吧。”

  “那是几年前了,有一年‘三夏’来临,天气晴朗,很适合收割麦子。经过三五天的抢收抢种,地里的麦子都收回了家,秋玉米也按时下了地,村民们都说今年的老天爷知道百姓辛苦,所以收割麦子的时候,连一场小雨也没下,秋粮全部种上了,正当大伙当心土地墒情不足、秋苗不出时,苍天突然下了两天的透墒雨。看到下雨后,村民们把集市上的肉菜买个净光,几个超市的烟酒几乎卖断货。村民们笑着说,这样风调雨顺的年景,十年还遇不上一次,我们一定要把抗旱保秋苗省下来的钱都吃到肚里去,以此感谢苍天对老百姓的恩赐。”

  听完我的讲述,女儿脸上也洋溢着知足的笑。我问女儿:“对于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百姓来说,什么最好?风调雨顺最好。其实,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要求并不高,有一个平安稳定的生活来源就行。看看,这就是雨密切关联着人们生活的稳定与幸福。”

  说到这里,女儿再次点头笑了。

  雨是自然界中一头威猛的狮子,但再凶猛的雄狮也有被驯狮员驯服的那一天。想到当前科技的发展,我告诉女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改变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提高,从人工增雨到让雨水造福社会,让雨水听话已经不再是人类的梦想。”

  突然,几丝细雨飘进阳台,我顿时突发奇想,有感而发起来:“雨,干干净净地来到人间,用自己的脏换来了世界的洁,雨水滋润了万物,更滋润了人的心灵。”

  女儿说:“雨是一头来自远方、默默耕耘大地、贡献给人间财运的老黄牛,它在大风皮鞭的督促下,急匆匆来,又急匆匆地走,把甘霖送到了世间的每一个角落,留下了一股股清新湿润的空气。”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雨终于停了下来,放眼远方,远山如黛,树木清新。一丝凉风袭来,沉思片刻,我轻轻自吟起来——

  《雨》

  你是自然的精灵

  你是神的化身

  你常常跟随风而来

  你把大山洗翠

  你把村庄清新

  有时你悄悄地来

  有时你轰隆隆地走

  你带来苍天的恩赐

  你留下了大地的情

  作者简介:赵付友,河南省西平县五沟营中学教师,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多篇散文、小说散见于国家、省市有关报刊和文学杂志。

  【本文入选2015年中国散文佳作精选集中国书籍出版社主编:毕凌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