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游记【原创】

2017-7-4 09:41  |  作者:唐仁禹  |  来源:上海文艺网

  

  背上行囊,放开怀抱,任凭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流过我的眼帘,在满怀的憧憬和神奇的苗语中我来到了西江苗寨——一个被调皮仙女遗落的灯笼。

  西江以千户苗寨闻名贵州。苗族以蚩尤为始祖,传说因为与炎黄战败,蚩尤部落逃到西南山区,形成今天的苗族。进西江的路傍河,很窄,转弯多而急,似乎也印证了苗族先民跋山涉水开疆拓土的艰辛。

  刚下车,身着苗族服饰的大叔吹着芦笙、大婶跳着舞,伴着香甜的迎宾米酒,给大江南北的游客带来了一丝心灵的慰劳。走近大门,坐上观光车,不禁想起了《桃花源记》里“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速前行........"

  听送我们来的阿姨说下午天晴有表演,我们很是期待。但时间尚早,我们好奇的走走逛逛,找些小吃。漫步在那小河边的鹅卵石路上,像一颗露珠流连在风摇的荷叶中,疲惫的心早已如同青烟,伴着微风轻轻飘散。走过风雨桥,坐在栏杆上,那晚霞遗韵,和着哗啦啦的溪流那就是一个惬意。不知道你是否想起了郑愁予先生那句“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似小小的窗扉紧掩........”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阶爬到了半山,找好了观景的住宿——醉江楼。这是此地典型的木制三层吊脚木房,走上去嘎吱嘎吱的轻响,好似少女娇嗔的喃语,别有风味!走近观景台,对面的千户苗寨黑瓦鳞次,高角延伸,疏密有致,好像编制在这大山腰间的图纹。

  旅途劳累,小憩片刻。似睡非睡中传来的歌声——表演开始了。匆匆忙忙跑下石阶,跳过风雨桥,蹦上西江广场,带着汗水和喘气声一边拿出手机一边挤进人群。风趣的苗族男女酒歌、老人经典传唱、小伙子的芦笙演奏,苗家姑娘的锦鸡舞,无愧于“山美水美人更美”的贵州特色。伴随着一阵阵掌声与喝彩声,早把疲劳和喘息忘到了九霄云外。

  看完表演,领略了凯里酸汤鱼和长桌宴,已是夜幕降临。散散步,买了些烧烤和饮料,闲聊闲聊就到了住处。打开窗户,千户苗寨的灯光在夜幕下,犹如放飞的萤火虫漫山遍野。圆月如一轮铜镜悬挂高空,我忘记了那些《西江月》的美词,却沉浸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

  夜里屋檐滴水滴答滴答的打在木板上,让人睡不着,却让人喜爱。听不到汽笛声,听不到叫卖声,只有西江与我,这一刻仿佛就是天长地久。


  早晨推开窗户,雾气环山,雨后的西江是那么的模糊而明净,仿佛风雨桥边静坐的少女,连她的笑都是那样的浅尝辄止。

  收拾好行囊,我要走了。请让我再看你一眼——西江!

  【本文入选2015年中国散文佳作精选集中国书籍出版社  主编:毕凌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