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天目湖【原创】

2017-7-1 15:12  |  作者:赵日超  |  来源:上海文艺网


  时值仲春,我们有幸陪同淮安区委常委、纪委书记曹业慧来到天目湖,纵情山水、净化心灵。放眼天目湖,但觉湖区群山环抱,岗峦叠翠,湖岸逶迤曲折,如泼墨痕,更有那烟波浩淼、万顷碧波的湖水,晶莹剔透,堆金涌银,不觉使人心旷神怡。
  
  天目湖虽比不上名山大川,却独有一种韵味。天目湖处于天目山脉的余脉上,从高空向下看,很像人的一双明亮的眼睛,故名天目湖。那湖波荡漾清澈见底的湖水就像月宫嫦娥佩戴的翡翠,让人心醉,“藏玉显真情,佩玉升情操”,游客们总是这样赞誉天目湖。
  
  山清水秀的天目湖,水是它的灵魂。站在湖边,举目远眺,湖水无垠,波翻浪涌,水绕山,山含水,水天一色。白鹭、野鸭时而漂浮水面,时而掠水疾飞。乘坐游船向湖心进发,湖面上碧波荡漾,荡人心旌。水肤相亲,甚是惬意。“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天目湖水格外具有如此的神韵。
  
  船在湖中行,人在画中游。泛舟湖上,湖边青山,白帆点点,波光粼粼,野鸭起落。远眺流泉飞瀑,悬崖挂绿,松涛竹海,猴鹿出没。置身其中,情趣横生,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美妙之感。曹业慧书记说,天目湖山水园是天目湖山水交融、风骨神韵的经典之处。山水相拥的灵动,百花争艳的俏丽,湖光景色的旖旎,农家小院的纯美总会让人文思泉涌。
  
  “水甜、茶香、鱼头鲜”是天目湖的“三绝”。我们弃船上岸,品尝闻名遐迩的“天目湖沙锅”的鱼头,闻着飘出的鱼香,吃着白嫩的鱼肉,口啜溧阳特产天目湖啤酒,我们对这道“汤色乳白,原汁原味,鲜而不腥,肥而不腻”的中华名菜赞不绝口。这道名吃是天目湖的圣宴,由厨师洗净大头灰鲢,剁下鱼头,放入沙锅,用天目湖水加上多种调料,用小火久煨而成。
  
  茶是一种神奇的饮料,周身散发着植物的芳香,虽九蒸九曝,其味不改,与清官、文人自守的气质,一个民族的精神有着天然的契合。古往今来,清官文人与茶的不解之缘演绎成种种耐人寻味的故事。在天目湖茶山茶座里品茶是很有情调的事。一曲古筝《春江花月夜》把人带入空灵而神秀的境地。那翠绿的一浪浪被理过的茶园,随山地而起伏,就湖岸而逶迤。山色苍苍,水色茫茫,青山绿水是那么的相映相宜,那么的和谐相依,真是画图难足。
  
  静坐天目湖畔,顿感碧空如洗,白云悠悠,青山含黛。万物生灵是不能离开水的。有了水,山才绿;有了水,花才艳;有了水,茶才香;有了水,鱼才鲜;有了水,景才美。青山绿水给人以精神、智慧。尤其是碧水,更教人心生神宁,胸襟开阔。
  
  登上龙兴岛,踏进乡村田园,一幅幅宁静、美妙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舒展。沿途安放着的石磨、石臼、木杵,好像让人回到远古时代。先祖们磨粉、舂米及与自然抗争的画卷历历浮现在眼前。那架在塘边的龙骨车,似乎在唤起人们对远古农耕年代的记忆,踩一踩龙骨水车,推一推农家石磨,看一看穿着清一色漂亮衣衫的茶姑,真教人浮想联翩。
  
  随后,我们走进农家小院,只见犁耙、竹丝扫帚,倚在墙边屋旁。把人们带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丽乡村田园。眼前的茅屋墙面,竟让曹业慧书记一时来了兴趣,端来竹椅小憩。此时,我已举起相机,咔嚓一声摄下了她穿着素淡衣裳,平易亲和,尽享农家小院生活乐趣之画面。
  
  沿着木板铺设的山间小径,穿密林,跨小溪,攀陡坡,漫山遍野姹紫嫣红,青树翠蔓,蒙络摇曳。走着走着眼前一亮,石拱桥横跨溪涧,瀑布倾泻而下,喷珠溅玉;一泓碧潭状如半月,澄澈如镜;置身于山水环抱之中,心境空灵。回望一眼衣着素淡、神态怡然的曹书记,手里正拿着刚刚购买的散发清香的天目湖板栗,呼唤我们快过来弄几个尝尝。天目湖板栗皮薄肉美,入口有独特的桂花香味,使我又一次生发出对天目湖的敬爱。
  
  一路行走一路游,大家乐得借景拍照。年轻的显得更主动,女士更勇敢,居然与单身男士排队拍照。天目湖湖光山色,氤氲在胸中。如读一幅展开的画卷,似吟一首优美的诗章,更如同一首动听的音乐,令人如痴如醉。
  
  天目湖犹如人间仙镜。那天生丽质的绰约风姿,似大家闺秀。她那如诗如画的绮丽风光,那峥嵘秀丽、争妍斗艳的自然景观,焕发出诱人魅力,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此情此景,我们深受感染,从参加天目湖吴楚拓展训练,想到了著名作家茹志娟天目山下的《百合花》,想到了军民一心作战的往事。曹业慧书记无限感慨地说:“天目湖吴楚拓展训练达到了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天目湖山水的灵性,养育了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做人也是这样,更需要宁静与淡泊。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更要像这清澈的天目湖水一样纯净透明,该沉淀时沉淀,该放下时放下,该融合时融合,该取舍时取舍……”
  
  人的最美享受是精神的,精神的享受是自然的,大自然的胸怀是宽广的、包容的,也是安全的。天目湖,山与水相亲、水与水相融、心与心相通的人间仙境!
  
  【本文入选2015年中国散文佳作精选集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主编:毕凌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