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周岗 情悠悠》

2023-5-6 10:18  |  作者:翁泽良  |  来源:上海文艺网

  正是袅袅秋风丹染枫叶时节,我们驱车北上,直抵皖西丘陵上的周岗村。
  
  车在路上驶。
  
  约莫一个小时后,路面窄了起来,车速也放慢了下来。
  
  进入丘陵带,松林漫乡村,茶油树遍野。
  
  “老师,你看前面那片绿色!”我的得意门生手握方向盘,如是说。我欣然按下了窗。一眼望去,丘野葱绿,松针金黄,牡丹嫣红,层林尽染,秋意浓浓。时而可见丘壑的水泥路上,散落了一地的黄叶和绿叶,一瓣瓣,一团团,随着清凉的秋风轻盈地飘拂着,像天鹅湖畔的小天鹅“踮着脚趾,抬着腿”轻松飘逸而悠然。不知不觉的,我们的车已沉没在翠绿、草绿、墨绿、淡绿、芽绿、油绿……的绿色世界里了。

  
  我倚窗而坐。眼前的周岗村越来越近了。
  
  周岗村,是皖西丘陵上的一个自然村。这里,虽没有黄山起伏万状的山峰,却有尺树寸泓的自然美。每当看到电视里播放的中国新农村新闻节目报道时,我便会想起这片绿色的村,梦寐以求重访这心心念念的第二故乡,今日,终于实现了。
  
  “老师,我们到周岗(村)了!”
  
  上帝总算赐我有这么一天,阔别四十年,今天又回来了!
  
  车已停,门刚开。一帮学生和老乡拥上来;还有两鬓花白的爷爷奶奶抱着娃娃走过来;几条小狗晃着尾巴窜上来,汪汪一两声就围着人群打回转……素日平静的村庄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四十年前的学子,今天都当上了爷爷和奶奶,有的成了外公外婆,我还能认出几个?我懵了!
  
  “真像做梦!那年,老师你回上海了,俺还以为你“远走高飞”了……”
  
  “是呀,我也如同在做梦。时空遥隔,都跑得这么远了……”
  
  这一刻,在村头,久别重逢好激动!惟有握手、相拥和热泪。
  
  “老师,请屋里坐!”好客的主人,陪我们走进了他的客厅。客厅内大屏幕电视机,音响等一应俱全。主人,曾是我四十多年前的学子。如今,他高大魁梧,五十开外,都抱有孙了,而且,他还是周岗村的“领头羊”。从他微笑的嘴唇边,方能让我领略他幸福美满的家庭和事业的如日中天。客厅里,坐满了人。学子给我沏上了茶,品香茗,喉咙口留下淡淡的香甜和些许的清凉。
  
  时值中午,他和太太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茶肴,有些是他太太做的,有些是他开车到集镇上买来的。客厅的墙上挂着他一家人的照片,还有他外孙女的许多张学习奖状。
  
  我们叙旧话新,边吃边聊,那被斟满啤酒的杯中泛着泡沫时,记忆的话题却重回到昨天。
  
  “老师,你还跳芭蕾舞吗?”学生打趣的问。
  
  “都过去了,你还记得?”
  
  “老师,我记得!那年,放学后的有一天,你留我们十来个男女同学排练舞蹈《火车向着韶山跑》。排练前,大家请你来一段,没想到你真的换上舞鞋跳了起来!只看到你在校园里,“嚓嚓嚓”地空中跳,看你的腿腾空甩成了一字形,看你的脚柔软的像面条。这段舞,叫《蝶恋花》,我记得。”他边说边打着手势。
  
  “嘿,你记性真好!我都忘了……”
  
  这一说一答,满客厅里的人都笑了,笑声朗朗,笑得开怀。
  
  “老师,我记得,你当年在俺周岗学校教书时,还教我们学游泳。我学会游泳也是你教的。在此以前,我们几个只会‘狗爬式’,根本没看到过游泳还分蛙泳、自由泳、蝶泳和仰泳……”另一位学生抢着说。
  
  “那几年,我们放学后,都喜欢在夏天的河塘里游泳和洗澡。那河塘,还时有牧童牵着水牛,下水浸泡冲凉。天然的河塘,还在吗?”我问。
  
  “都填平了。东边是林立高耸的电网大架,通向四面八方。改革开放后,周岗村有路又有桥,道路整洁宽敞,村民愿去哪就去哪;村的北头(靠下马荡自然村)还建起了杨公小学;村中心近年又落成了一座崭新的周岗村党群服务中心;村中央是一片广阔的村民活动与休憩广场;大棚产业蓬勃兴起;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绿色生态秀色可餐;村民的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家庭发展服务中心进乡村……幸福周岗,扑面而来!
  
  在座的周岗“园丁”一一李延忠老师向我一一介绍。他喜形于色,我为周岗的巨变而荣耀。


  
  师生举杯共饮。有位学生捧着酒杯走过来,对我说起了自己的一段故事:
  
  “老师,我最不能忘的是:那年隆冬,我才四年级。一连几天几夜的下大雪,积雪足有半尺多深。上午上完四节课,我真不想赶回家吃午饭,倒不是怕走雪路或怕耽误上学时间,而是途中要翻过周岗北边的那道悬在大堤上的小木桥,那桥板是漏空的,两边根本没有扶手,桥面上的木条缺了好几块,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悬空的河里,就这样,我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愿回家!后来我在教室里,却被老师发现了,您一定要留我吃这顿饭,您橇开了铁罐的上海午餐肉,我一生不会忘!……”学生用深情的目光看着我说。

  
  “厚德载物(指这位学生),下雪天,吃个便饭,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同样不会忘却在我下乡和任教的六年多时光里,是周岗村的父老乡亲和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在我最艰难最需要的时候,是你们给了我凄风雪雨中的关爱和帮助:哪怕是在我断柴烧的那一刻送来的一担担干柴草;哪怕是在蔬菜断缺的季节里,送来的连你们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一枚枚鸡蛋;哪怕又是在我生病时同校的老师替我代上的那几节课、送上的一杯热开水……就如“厚德载物”的长者和先老;就如我的同道师生;就如这片绿色田野上的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人,可有多好!情,可有多深!此生,我怎能忘?!忘不掉!!”
  
  午餐,在欢快的叙聊中即将结束。而彼此存载的故事却仍从记忆中被不断的打开;彼此存念的师生情仍在延续;彼此相念的友情仍在激情的燃烧……

  
  幸福周岗,情悠悠。那方山水,依我情。人与人,真的很微妙!
  
  昨日一梦,我因树为屋。梦中醒来,竟在上海。云树相隔,乃作此文。
  
  谨以此小文献给那片绿色丘陵上的挚爱有加的人,也献给有情的朋友和读者。(作者:翁泽良)

作者与师生于合肥新桥机场

实地拍摄于2023年4月26日
本文原创于2018年4月26日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