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谈谈情、说说爱《向往美好的生活 ——与孩子们谈论36个话题》

2023-2-17 10:24  |  来源:上海文艺网

谈谈情、说说爱
  
孩子:上午好!
  
  今天周四,略有小雨,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人有不同心情,上天也像有不同情绪,或炽烈如火、或平静如水、或浓情蜜意、或冷静平淡。在现实生活中,影响情绪的因素很多,有外界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有内在的性格气质、甚至身体状况等等。情绪影响人的吃穿住行,判断与选择,工作与学习。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研究心情或情绪,并分为喜、怒、哀、乐、爱、恶、惧七种基本形式,孩子,我希望你经常保持喜、乐、爱等积极情绪,控制调节怒、哀、恶、惧的消极情绪。因为积极情绪有助于成长与发展,而消极情绪往往影响身心发展。现代心理学一般把情绪归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基本形式,就此,我认为缺少了一种为“平静”的主要情绪,平静应该是情绪的常态。同样,我希望你能长期保持平静与快乐的情绪,而不是愤怒、悲哀与恐惧。心理学界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指微弱、平静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一般不针对某一对象,在生活中对应表述为心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一般针对具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或长期压抑而爆发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发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一般有两种情况:或者急中生智,做出有效行动;或者高度紧张,慌乱无措。孩子,人的情绪很重要,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能够生活快乐,工作效率高。人的心境是常态,但常有激情,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当面对紧急情况时,人也会做出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虽然属于事出突然的反应,但日常也可锻炼。有些人应激反应时沉着冷静,有人慌张恐惧,跟心态和心理素质有关,心态平和,心理素质好,一般应激反应行动有效。有些人情绪稳定,有些人情绪波动大,有些人情绪高昂,有些人情绪抑郁。情绪可以被管理,人应该学会情绪管理,通过认识内心与外部调节和控制情绪的主要因素,学会疏导与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做情绪的奴隶。影响人情绪的因素很多,有认识因素,相同的情境与事件,认识评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所以要提高认识水平,心胸开阔,境界高。影响人情绪的有气质因素,有些人情绪稳定,有些人对事敏感,有些人反应迟钝。气质养成有先天原因,也有后天的培养。影响人情绪的有环境因素,一些环境让人紧张、烦躁,一些环境让人压抑郁闷;一些环境让人轻松愉快;一些环境让人热血沸腾。我们要创造或选择良好的环境,让自己心情舒畅。影响人情绪的还有生物钟与生活习惯,遵守人体生物钟的基本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利于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知道这些影响情绪的因素,我们要因势利导,积极发挥影响情绪的良好因素,调控好影响情绪的不利因素,从而心情舒畅,健康快乐。喝茶聊天,看书阅读,旅游锻炼,这些都能调节好情绪,当然因人而异,还有很多的活动可以调节,比如听音乐、看电影等等。
  
  人类情感除了自身情绪外,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所谓社会情感,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亲情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特殊感情。因为血缘关系,亲情从你出生开始,伴随一生。人生在世,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一般都是人们最亲近的人。亲情的最高境界是无私无怨,如父母对子女的爱,无论贫富贵贱,始终常在、无私付出。当然子女亦如此,应不嫌母丑家贫,不怨出身贵贱。亲情朴素而平淡,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亲情真挚而悠长,常伴常随。“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亲情给予的是温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亲情不求回报。亲情又分为父母之情、兄弟姐妹之情、儿女之情等等。孩子,我们是个大家庭,每年到广东去看望爷爷奶奶时,吃饭时,家中至亲在两张大饭桌坐下,热热闹闹。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尽其所能养育了我们四兄妹已经很艰难,虽然未能给予子女搭建很多的发展平台,但点点滴滴的父母之爱,还是记心头。有些不懂事的孩子会怨恨父母的无能,甚至认为不应该生在贫贱之家,其实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谁都无法选择,只能承认客观现实,通过共同的努力改变现状。儿女有怨,父母有悔都不是良好的亲情关系。在计划生育前,中国的父母都会生育几个孩子,有些时候处理孩子之间的亲疏远近也是问题,常常会有兄弟姐妹间认为父母偏心而心生怨恨,导致矛盾。其实天下父母希望子女都好,但相互性格,成长经历,性格特征,甚至居住距离的远近,都会导致交往的差异客观存在,甚至有些家庭还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也会厚此薄彼。但这又有什么呢?父母本无偏心,帮贫顾小,也是常态。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父母年老,子女已是家庭顶梁柱,都不会去计较这些。可见,亲情之间哪怕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也会有些隔阂产生,需要彼此谅解。至于其它亲情关系也会如此,甚至导致往来较少。特别是当代社会,社会已逐渐由传统的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陌生人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而亲人之间越住越分散,甚至远隔千里。随着相互走动和联系的减少,亲情也会变淡。其实不单亲情如此,所有感情都是一样,现代人不管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与亲人交往确实比以前少。很多家庭生活压力大,空闲时间少,相互交流的话题不多,甚至有些亲人之间相互攀比,或者比较自私,这些都会导致亲情变淡和疏远。为此,日常要主动联系,多些情感交流,不计较得失,多些无私付出,这样宝贵的亲情将久而弥新。
  
  人生下来,就确定了亲情关系,亲情常伴一生,但友情关系不是如此,友情是自身成长过程中积累而来。友情是与朋友长期交往中建立起来的情谊。这些朋友可能是邻居、同学、战友、同事,甚至以前的陌生人等等。相互间拥有友情的人就可称为朋友,“朋”是品行优良且志趣相投的结交者,褒义词;“朋”字形在甲骨文里像两串玉串系在一根绳子上,形成更大的一挂玉串。“朋”本义就是系在一起的两挂玉串,是古代货币单位,以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而“友”多指临时结交的相互支持者,中性词,《说文解字》注解:友,志趣相投叫作“友”。字形采用两个“又”会义,像两人交手相握,彼此友好。孩子,这些就是朋友的原有意思,希望你像“朋”的本义一样,自身如美玉,又与美玉一样的人相交。友情的最好境界是坦诚相待,互帮互助。情感这些精神层面的所谓“虚存”之物,如镜中才能观影,付出才有反馈,在他人身上才能体验出价值。人类从小就开始收获友情,因为人类情感需要交流,才有感觉和回应;学习生活工作需要互帮互助,才有收获和提高。孩子,你很小的时候与邻居小孩交往,与幼儿园同学交往,这是就收获了友谊。孩童时代的友情被人认为是最纯洁的友情,因为相互之间没有过多的利益交换,但若只是愉快的游玩嬉戏结下的友谊,也未必能够长久,随着环境的改变,人又会有新的圈子和新的朋友。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感人的友情故事,有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的友情,有元稹与白居易的“元白”友谊。友情因交往的缘由不同,其发展也有不同,有些是精神上的相互支持,有些是事业上的相互帮助,有些是长期交往,根深蒂固,有些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朋友之间有性格相同者,便于相互理解;有性格迥异者,利于取长补短;有些经常联系,有些相互挂念。朋友之间有些是门当户对,有些是地位悬殊;有些是年龄相仿,有些是忘年相交。孩子,交朋结友为生活与工作必须,但也要有选择,言而无信、忘恩负义;好占便宜、搬弄是非;缺正义感,无基本道德;口是心非、夸夸其谈;性情乖张,心胸狭隘;趋炎附势,贪图享乐等,这些人都不值得交往。朋友如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谨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往往不好的朋友容易影响自身品行的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工作;而优秀的朋友信念坚定、勤学善思,顾全大局、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往往会成为生活和事业上的好伙伴与好帮手。人生友谊,有些也是可遇不可求,有阶段性的亲疏远近,一生一世一起走的朋友难能可贵。
  
  孩子,人生情与爱,除了自身情绪,家里亲情,社会友情外,还有最重要的就是爱情,爱情是亲情与友情的交织,又有自身的特性。古希腊哲人认为爱情包含相伴之爱、无私之爱和身体之爱。相伴之爱是指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爱;无私之爱是指一种建立在关注他人幸福基础上的利他之爱;身体之爱指寻找性方面的表达与满足之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也颇有道理,他认为不同的爱情都由三种成分构成,即亲密、激情和承诺。亲密是情感性的,包括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温暖体验,往往和精神领域的契合有关。当激情期过后,亲密这个元素成为维系爱情长久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激情是一种动机或驱力,主要特征为性的唤醒和欲望,就是俗称的“有感觉”。承诺是认知性的,指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就是愿意承诺和对方发展一段或一生长期的亲密关系。亲密、激情和承诺这三个成分就是爱情三角形的三条边,每个成分的强度都可以有高低的变化,因此爱情的三角形也相应有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变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爱情体验。简化如下图:

  
  罗伯特·斯滕伯格的研究理论有一定的道理,但过于机械,爱情的模式与类型繁多,其亲密、激情、责任作为爱情的三要素也未能完全概括。孩子,你正处于青春期,需要慢慢的了解一些爱情与友情的相关知识。在幼儿园及小学的阶段,男女同学之间有友谊,这种友谊与男性之间友谊差别不太。初中阶段依然有男女之间的友谊,但因生长发育,这种友谊间容易有异性相吸的成分,故此需要把握好尺度,以免花费大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生活与学习。青春期是由儿童阶段发展为成人阶段的过渡时期,一般女孩10~18岁,男孩12~20岁为青春期,前后大概八年,为三个阶段,即青春早期、青春中期和青春晚期。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历身体上的发育和心理上的发展及转变,包括第二性征的出现和其他性发育、体格发育、认知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等等。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这些过程,父母都曾经历过,我的青春期过程我依然清楚。每个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和时期因为遗传、营养和运动等因素会有时间不同,但先后都会出现第二性征。所谓第二性征也被称为“副性征”,指男女两性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的外貌特征间的区别开始较明显的显现。男孩子的第二性征是:体格高大,肌肉发达,肩宽体壮;喉结开始突出,声音雄壮;体表常有多而浓密的汗毛,长胡须等。女孩子的第二性征是:体格相对男孩要小而苗条;皮下脂肪多,而显得丰满;皮肤细嫩,汗毛细小;臀部变大,乳房发育;嗓音细润等。其实,不但是人类,其它动物都会或多或少的有性别变化。男女出生后,性器官不同,其他差异不大,待进入青春期,男女的外貌特征差异开始变大,这是发育的必然结果,甚至植物在成长过程中雌雄也会有变化。人类成长有自身的遗传规律,这些变化我们要了解并适应,而且这些变化让我们越来越好,逐渐在身体和心智上成熟,从而能够更好的承担起生活、学习与工作的责任。青春期的男孩开始关注自身的变化,也会见到女生的变化,因为变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男孩和女孩都开始更注重个人形象和情感的独立发展,老师和父母也会做些引导,以免孩子不明其中的道理,产生成长的困惑与烦恼。这时期的孩子要关心自己、学会表达、学会完善自我,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青春期的孩子有些会早恋,但因为身心尚未成熟,早熟的恋爱不稳定,周期短,且容易影响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发展。男女只有到身心发育成熟后才能承担起婚姻与家庭责任,所以各国规定的适婚年龄都遵照身心发展规律,中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这个年龄段一般在大学毕业后。上海男女的婚姻年龄都在大约三十岁左右,因为大学毕业后还要工作几年,生活比较稳定才会考虑婚姻。男女之间的爱情并不神秘,大致每个人都会经历。年青时代的一般时间顺序是先考大学、毕业找工作或创业,相对稳定后谈婚论嫁。在择偶条件上,一般会考虑三大标准:一是审美标准,包括年龄,个人魅力,面貌与体格特征等;二是资源标准:包括收入、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三是人格特质标准:包括人性品质,情感理智水平,以及相互间的沟通信赖程度等。
  
  男女的交往中,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人品特性依然是交往的底线。缺正义感,无责任心;言而无信,好占便宜;口是心非、搬弄是非;情感脆弱,脾气怪异;心胸狭隘,贪图享乐等这类女孩都不能交往,否则仅是浪费时间与精力,麻烦不断,且影响自身发展。真正的好女孩都是人品端正,积极上进;责任心强,善解人意;不贪心,有爱心。孩子,在青春期的男孩有时因羞涩、认识到男女的差别,往往不会有太多的友谊交往,有些友谊又容易发展成早恋,所以很多的父母都不赞成男孩与女孩交往,害怕孩子们不能准确的把握尺度,影响学习。孩子,爱情早晚会来,也不是每段爱情都有结果,很多人在进大学前都没谈过恋爱,我也是如此。希望你大学期间,或者大学毕业后能找到如意的伴侣,走进婚姻的殿堂,真正独立自主,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人生所有的感情都因人而生,因人而灭。不管是亲情关系、友情关系,还是爱情关系,总有缘起缘灭时。关系要长久,情感要深入,自身的努力与成长最重要。其实,每个人都向往与优秀的人交往,所以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首先要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勤于锻炼,让自己足够优秀。因为只有优秀的人才有经济能力关爱他人,并且在精神上成熟而妥善的处理好各种关系,给予他人精神力量,并成为带领他人走向成功的领袖。

作者简介:
  
  黄暾炜,文化学者、美学专家、青年评论家。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书记、副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国际木偶联会会员、上海史志学会理事,上海评论家协会会员、文旅部戏曲艺术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学员、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全国微电影征集展播活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剧本组组长。
  
  长期从事艺术管理、艺术创作、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项目多次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艺术管理及研究系列论文。策划、制作、编导的京剧、昆剧、音乐剧、越剧、潮剧及话剧、歌舞剧、木偶剧、电影作品三十余项。策划制作的重要演出作品多次获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项目资助,并获中国京剧艺术节、中国昆剧艺术节、上海白玉兰评审等等国家级奖项。先后带队赴欧洲,美洲,亚洲国家讲学,考察,交流演出。
  
  为上海乃至全国高校、科研院所、艺术机构、国家重点院团,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组织策划活动及文化创意项目,开设《艺术美学》、《中国美学》、《戏曲美学》、《戏曲院团管理案例研究》、《剧目策划与制作》、《微电影鉴赏与剧本创作》、《美与美育》、《微电影剧本创作》、《艺术概论》、《民族艺术的美学追求》、《美与审美差异》、《中西方美学比较研究》、《民族审美意识的演变与现状》、《戏曲流派赏析》、《东方艺术赏析》、《文化自信三基色》、《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文化自信与民族审美》、《服装美学》、《建筑美学》、《文化自信与中国精神》、《气场与能量》、《中华艺术精神》、《中国企业家的人文追求》、《当代中国智慧》、《孙子兵法与中国智慧》等艺术讲座与主要课程。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