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若人生可以重来《向往美好的生活 ——与孩子们谈论36个话题》

2023-2-15 12:14  |  来源:上海文艺网

若人生可以重来
  
孩子: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阴天,天气会影响人的心情,但未必阴天就不被人喜欢。有人因为阴天而心情大好,有人因为阴天而心情平静,也有人因为阴天而内心伤悲。所以,什么天气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情与感觉。乐观时见万物皆欢喜,悲观时见百花而伤心。不同的心理境界,不同的时空人生,会有不同的情感和感悟。今天阴天,无雨,心情平静。若有小雨,我可能心情更好,因欢喜雨的静谧。在静坐闲思中,我突然想到,如果我的人生可以重来,我会如何重新开始与发展?当然,所谓人生重来,只是假设与愿望,是对半生起伏得失的认识与反思,目的还是走好当下与未来的发展道路。有些人渴望人生重来,想象有翻盘的机会,但是否翻盘或改变的关键依然是自身的努力。在渴望人生重来时,是否做好重新努力的准备?很多人并没有,所谓的人生重来停留在想象中容易,认为可以通过想象而轻易的成功,有如做梦,睁眼即空。这世间,未必所有人都渴望人生重来,有些人一路艰辛走到现在,甚至对人生很失望,认为人生不值得留恋,正期盼解脱时,她不会渴望人生重来。有些人正春风得意,踌躇满志时,他们认为辛苦得来的成就需要珍惜;有些人已经把握住难得的机遇,并有极大的收获正欣喜;这些人,他们未必渴望人生重来,因为重来就意味着放下现在的所有,重新来过。且担心机遇可遇不可求,是否能重新把握还有疑问。
  
  孩子,你如果你问我,人生若可重来,你是否愿意?我会说我并不愿意。虽然,现实人生依然有诸多的不如意,但重新来过的人生也非十全十美。重新选择父母我不愿意,虽然我的父母只是普通人,不能给予自己更高的起点,更好的平台,但他们给予了父爱与母爱,哺育了我成长,已经足够了,还能企盼父母什么呢?很多父母甚至给予的比自己父母更少,很多父母给予孩子的虽然很多,但孩子的发展还未必比得上我,所以,人生重来父母不是关键,关键还是自己。我珍惜已有的父母,他们付出的点点滴滴依然令我感动。我珍惜你的母亲和你,你母亲虽然不是能力很强的女人,但善良而乐观,甘心为家庭付出。至于你,可爱、乐观而善解人意,很多的品质还在养成过程中,需要更勤奋,更专注,更有上进心,父母期待着你的努力,相信你前途不可限量。生命中有你的母亲和你,也是我人生中的最好安排。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努力,一起争取更美好的明天,这些都是真实存在和拥有。假如人生可以重来,我不会期望改变父母,妻子和孩子,甚至身边的亲人。虽然亲人们未曾给我人生多大帮助,但也在成长过程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这些记忆已然封存,但依然珍惜。假如人生可以重来,虽然我不会期望改变父母,妻子和孩子,甚至身边的亲人,但我会期望改变自己,因为改变自己更实际,也更真实可行。人的一生总想改变他人,但到头来发现还是改变自己比较容易,比较切合实际。若人生可以重来,我会更努力,并相信努力的人会更幸运,这样会成就更优秀的自己,也能取得更大作为。
  
  若人生可以重来,我会更加专注学习与事业发展。其实,半生以来,我也有迷茫,有彷徨,有焦虑,甚至悲伤。现在回头看这些都无济于事,任何沟沟坎坎都需要靠努力跨越,只有专注于奋斗才能改变人生的境遇。若人生可以重来,年少的时候我会更专注于学习,不去思考学习有什么用?也不用焦虑学习能为自己带来什么?真正一门心思学习读书,至于其它事情都是相对次要。专注于读书学习、专注于理智与思想的提升,这些才能让自己旧有的思维中走出来,从乡村的境遇中解脱出来。若人生可以重来,我会更认真写字,更认真背诵,并反复练习,积极训练与实践。学习曾经给我带来自信与充实,但若人生可以重来,更加专注的学习能为我带来更多的自信与充实。我会进入更好的中学,进入更好的大学,然后有更坚实的学习与专业基础,有更优秀的导师指导,更优秀同学协助与共勉,这样就有更好的平台,能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若人生可以重来,我会重新选择自己的专业,或许不会是一名教师,可能会选择从事科学或者实业,直接投身到社会建设中,这样的可能更好的服务社会与家庭。当然,除了科学与实业外,我依然会保持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会著书立说,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与哲学思考。除了专注于学习外,我会更专注于自己喜欢的工作,从而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除了选定目标,抛弃顾虑和犹豫,更加专注于工作与学习外,我会更敏感于研究经济和政治,我会选择到国外从事一段时间的工作与学习,特别是到先进发达国家,因为人的眼光实在有限,只有身处其中才会深切感触。我会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学习他们的科技与文艺,学习他们的社会治理与哲学理念等,当然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谓洋为中用,为我所用。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哲学、伦理等与国外先进技术、科学精神、投资理念的基础上,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会做高科技与地产的早期投资,会从事互联网产业与医药产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个人的发展只有紧跟时代才有吸引力、凝聚力与推动力。紧跟时代,哪怕只是站在浪潮汹涌的道路上,都能被大潮推进到一个高点。想想我刚到上海时,上海房产价格极低,甚至二千元左右每平米的房产到处都是,若人生可以重来,我会相信中国房地产的发展潜力,在那时就想方设法进行投资。我刚刚到上海时,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刚刚创立,若人生可以重来,我会勇敢的加入互联网企业,助力互联网发展。若人生可以重来,我会投身关注华为、大疆等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助力中国高科技走向全球。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产业与企业伴随着我的成长并发展至今,这些产业与企业推动了中国的转型发展。若人生可以重来,我也会关注稀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的保护与利用,对土地的开发以及城市交通建设等。半生走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我大都作为旁观者,但也是受益者。人生不可能重来,但站在未来看现在的眼光要练就,要有科学的规划能力与先进的预判能力。有了这些能力,才能真正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发展红利,并助力时代发展。若人生可以重来,为了你的母亲和你,我依然会选择到上海来发展,也依然会喜欢上海这座城市。会更好的利用上海的发展契机,踏准上海的发展节奏,为上海发展做出更多的成就。
  
  人生若可以重来,除了更专注于学习,更前瞻性进行投资,更好的规划事业,更聪慧的工作外,我还会更享受每个阶段的生活。人生每个阶段的情绪、心情、经验、感悟,甚至社会关系都有不同。孩童时期,我会更享受蓝天白云,野外的空气和绿树鲜花,除了专注学习外,我会跟小伙伴更多的娱乐,我会多观察家乡的一草一木、鸟兽虫鱼,充分享受自然的快乐。少年时期,我会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并且会广泛的阅读书籍,取得更好的学习成就时,具有更开阔的眼界。同时,也会与同学朋友多交流,发现他们的长处与不足,吸收他们的优点,避免犯他们同样的错误。当然,我依然会热爱自然,在青少年时期,我最大的财富就是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感悟自然。青少年时期,我会都在家乡周边多走走,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保持一颗好奇上进之心。到进入初中与高中后,我会更专注于学习,因为这是学习成长的关键点。同时,我会更注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包括健康习惯,良好的习惯让自己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幸福感强。我会在学习之余多去外面的街道走走看看,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关注百姓生活。也会力所能及购买与品尝些美食与自己喜爱的东西,奖赏努力的自己,享受充实的人生。大学阶段我会充分利用好大学的各类学习资源,多读书,多交朋友,多与老师们互动。大学是学习条件最好的时候,除了专业发展外,可以广泛的阅读,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也有很好的社会身份用于社会交往,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大都乐于与大学生交流,即使他们还一无所有,也不会歧视一个有上进心的大学生。若人生可以重来,我会主动与社会各界大师交往,通过信件、邮件、参加各类讲座与论坛活动,从而丰富知识,拓展能力,积累人脉。大学生活可以过得很充实,也可以过得很无聊,现实的大学中这两类人都有,但不同的状态决定以后不同的发展路径与成就。回顾半生,我的快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或者是自然风光的欣赏与体验,吹吹凉爽的清风,爬山看水观自在,感悟自然的一切;或者学习读书时的充实与思考,享受精神的充分自由与哲思的乐趣,有时用文字进行记述和表达;或者与家人团聚,共同交流娱乐时感受幸福与圆满;或者朋友相聚时的交流与畅谈,交流信息,品茶聊天,品鉴美食;或者就是随意的观看街道上往来的人群,感悟人生百态;或者就是静静的居家看书观影,喝茶聊天,家中有亲人,平淡而真实;或者就是参加活动,进行演讲,观摩演出,把玩字画;当然还是运动的快乐等等。快乐多是表达、释放、交流、宣泄、感悟等等,快乐有时难得,有时又唾手而得,看心情,看境界。人生要有快乐的能力与方法,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更需要主动的作为。
  
  若人生可以重来,我会多与亲人和朋友交流,会交往更多优秀的朋友,并且更加的主动积极。人生在世,终点回到起点,最终也带不走什么,重要的是享受奋斗的过程。丰富的人生不是自己占有了什么?而是发展过程的丰富多彩,收获喜悦的多种多样。人生的每个过程都要带着爱、带着情、带着积极专注的态度,这样,每个过程都能体验丰富而记忆深刻,并有所成就。人生的每个过程都要有进步,处在一个个更高的阶梯上,有更开阔的眼界,更优质的平台,更丰富的资源,更美丽的风景,更对的人和事,这样的人生能不幸福快乐吗?
  
  人生可以重来只是一个假设,目的是对过往的回顾与总结,甚至反思,目的是更好地珍惜现实,更好地预见未来。若人生可以重来,而历史不是重演,那么,重来地人生是否更好也未必。若人生可以重来,我们能够改变的可能只是自己,并且前提是他人不能重来,这样,才有极大的机会。若每个人的人生都可重来,原有的所谓先见与先机都将改变,但只要自己更努力,更专注,也会比今天更美好。孩子,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生命的规律不断的把我们从现实中推向未来。为迎接未来,我们要做好知识阅历、水平能力的储备,我们要对准目标而砥砺前行。人生不可能重来,但精神可以到一定高度,从而能站在全球看中国,站在未来看当下。从而顺应中国的发展浪潮,顺应世界的发展潮流,紧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他人先行一步,从而引领时代。

作者简介:
  
  黄暾炜,文化学者、美学专家、青年评论家。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书记、副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国际木偶联会会员、上海史志学会理事,上海评论家协会会员、文旅部戏曲艺术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学员、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全国微电影征集展播活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剧本组组长。
  
  长期从事艺术管理、艺术创作、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项目多次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艺术管理及研究系列论文。策划、制作、编导的京剧、昆剧、音乐剧、越剧、潮剧及话剧、歌舞剧、木偶剧、电影作品三十余项。策划制作的重要演出作品多次获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项目资助,并获中国京剧艺术节、中国昆剧艺术节、上海白玉兰评审等等国家级奖项。先后带队赴欧洲,美洲,亚洲国家讲学,考察,交流演出。
  
  为上海乃至全国高校、科研院所、艺术机构、国家重点院团,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组织策划活动及文化创意项目,开设《艺术美学》、《中国美学》、《戏曲美学》、《戏曲院团管理案例研究》、《剧目策划与制作》、《微电影鉴赏与剧本创作》、《美与美育》、《微电影剧本创作》、《艺术概论》、《民族艺术的美学追求》、《美与审美差异》、《中西方美学比较研究》、《民族审美意识的演变与现状》、《戏曲流派赏析》、《东方艺术赏析》、《文化自信三基色》、《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文化自信与民族审美》、《服装美学》、《建筑美学》、《文化自信与中国精神》、《气场与能量》、《中华艺术精神》、《中国企业家的人文追求》、《当代中国智慧》、《孙子兵法与中国智慧》等艺术讲座与主要课程。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