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海派文化的发源地是这里!

2022-7-5 09:03

  上海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就被称为“远东第一大城市”。很多人会说上海的繁荣,是因为当时的美英法租界打下了基础,但其实在那个年代,我们中国人自己建立起来的“自开埠地”的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洋租界。
  
  而这个地方就在——宝山。
  
  宝山根本没有山,为何会叫宝山?
  
  宝山为何差一点就成为首都?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诞生在宝山,如此骄傲的事情,最终为何会被判违法而被拆除?
  
  宝山宝地,孕育了宝山人,历史上那可是华丽丽的出过不少上海滩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是谁?
  
  11月10日,“行知读书会”的第三期主讲人,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告诉你,宝山,就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哦!
  
  相信你们看完这篇文章,一定会为海派文化、为上海、为宝山骄傲!
  
  01
  
  宝山宝地宝在哪儿?
  
  众所周知,宝山有个吴淞口,是黄浦江的入海口,一直为上海港船舶进出长江口的咽喉门户,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黄浦江的入海口不叫“浦江口”,偏叫吴淞口?
  
  原来,永乐二年(1404年),黄浦江穿入了吴淞江,从此“江浦合流”,共用了一个入海口,这吴淞口的老地名也就沿用了下来。
  
  宝山的山,就来自永乐十年(1412年),作为航海标志而堆起来的土山。
  
  清雍正二年,宝山正式成为了一个县,虽说是新县,可当时非常富有的几个老镇可都归它管辖。如今我们常听到的“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的称呼,可见当时的富庶。
  
  还有一个“石娄塘”你可能从没有听过。李天纲认为这个娄塘镇正是当年郑和下西洋的那个镇。还因为这个地方菜烧得特别好,到那边吃得好,所以也有说“食娄塘”;还有一种说法,因为那边的人很贼、很精明,所以又叫“贼娄塘”。
  
  为何宝山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这些老镇自身发达的江南文化,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因为海派文化中,一部分就是江南文化支撑的,另外很大一部分是外来的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的商业文化和上海本地的江南文化融合在一起,变成了我们的海派文化。
  
  之后,宝山曾在一次次战火中,成了守护上海的江海要塞,被称为“七省锁钥”,“东南第一险要”。
  
  20世纪初,孙中山定了国服中山装,而当时定国号的章太炎,要把中国的首都定在宝山的吴淞。因为上海是全亚洲最重要的城市,但却为租界占据。宝山可以制守入海口,掌控长江,压制租界。
  
  不过,后来章太炎又嫌吴淞太小,宝山就这样与首都失之交臂了。
  
  02
  
  上海的发展是从宝山开始的
  
  1842年上海开埠,可以说,上海的发展首先就是从宝山开始的。
  
  1876年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建成,连接的两端就是苏州河北与吴淞口。不过没过多久,它竟然就被大喊大闹地拆除了。这是为何?因为它是一个“违章建筑”。
  
  原来当时清政府签订的租界不包括宝山县,修路不可越界,外国人也是不能到宝山来的。而且铁路收益为洋人垄断,所以宁可拆弃。
  
  所幸的是,这条铁路拆了也没沉到海底,而是转运刘铭传做巡抚的台湾,在基隆建成了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
  
  1897年我们中国人自己在原址又修建了一条新的。从此,宝山就变成了一个通商的大型商埠。
  
  最早的市政建设,也是从宝山开始。
  
  1890年代,我们中国人就在宝山“自开埠”。
  
  我们自己在宝山开电厂,修马路,建学校,搞实业,这就是华人自治运动。
  
  1907年张元济带领着商务印书馆的4、5千员工入驻江湾镇北面的宝山路,在那里建立了一个超级现代化的商务城。还修建了亚洲最大最重要的东方图书馆,30万书籍典藏,10万由许多江南藏书家贡献的珍贵古籍。商务城把现代技术发展到极致,甚至超过了洋人。
  
  宝山路商务印书馆总务处
  
  极盛时期的商务印书馆全景
  
  其实,我们上海早在1840-1910年间,就有一个“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代中国人自己把所有现代化的东西全部带到了上海,主要都集中在宝山的几个镇,杨树浦、江湾镇、甚至到了殷行镇,也就是今天的五角场那里。
  
  当时的宝山,是按照英国制度来建的,棋盘状的街道,设总管理处,商务局、通商局,有海关、邮局、码头,开设路灯等等都仿造英租界的体系。我们现在到吴淞镇还可以看到。
  
  到了1930年代,为了抗衡租界,实行的“大上海计划”,在江湾镇大兴土木,建政府大楼、图书馆等一应设施。
  
  所以,这个时代是宝山能够成为海派文化源头的主要原因。
  
  可惜的是,“一·二八”淞沪抗战,日本人把它们全都付之一炬。当时炸完后的灰烬3个月不尽

  03
  
  华丽丽的宝山人
  
  宝山有才,近代尤甚。曾经出过张、颜两大“华丽家族”。
  
  从“石娄塘”走出的张家,走出过中国最重要的金融家张嘉璈,没有他,上海就建立不起金融中心。他的弟弟张家森,后来改名张君劢,可以说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同时,他也是政治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
  
  张家还有一位,大家就应该更熟了,被翻拍过许多影视作品的原型人物,徐志摩的前妻,新时代女性张幼仪。
  
  这位被徐志摩嫌弃土包子的张幼仪,其实出生超级现代的家庭,离婚后开创了独立女性事业的一片天。接管了新华女子银行,并在短时间内扭亏为盈、开办了红遍上海滩的云裳服装公司,最让人佩服的还是,离婚后张幼仪仍然照顾前夫的家人,前夫的身后事皆由其出面办妥。
  
  张幼仪的妹妹也是当时上海滩著名的服装设计师。
  
  另一华丽家族,颜家出过大外交家、大慈善家颜惠庆,颜惠庆曾是中华民国政府总理、中华民国驻美国公使、天津大陆银行董事长等。
  
  颜家还有一位对上海的贡献非常大的颜福庆,颜福庆多方筹款造了两个医院,一个是华山医院,另一个是中山医院。
  
  海派文化最具代表性的,
  
  不是风花雪月,
  
  不是小资情怀,
  
  也不是消费主义;
  
  海派文化有风骨,
  
  这种风骨来自民间社会,
  
  自下而上,脚踏实地,
  
  如今也依然体现在
  
  科技、教育、技术等各个方面。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