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山湖畔的江南水乡,藏着一座“古桥博物馆”

2022-5-25 15:08  |  来源:乐游上海


  古桥因水而建,水乡因桥而兴。青浦区金泽古镇的古桥就是历史留下的珍宝,也是江南水乡文化的神韵所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里,徜徉金泽水乡,欣赏四朝古桥,来一场与千年光阴的畅谈吧!
  

  ©吴金珍
  
  金泽古镇位于青浦区西南部,地处风景秀丽的淀山湖畔,2014年被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历史悠久,兴于宋、盛于元。因集中了宋、元、明、清四朝古桥,金泽被赞誉为“古桥博物馆”“江南桥乡”。
  

  
  据史料记载,金泽古时曾有“四十二虹桥”。“出门即过桥,人家尽枕河”,“粉墙风竹动,水巷小桥通”,桥乡意境美妙。横穿古镇的金泽塘水域,现存有7座古桥梁,时代跨越宋元明清,形式多样。
  

  

  
  镇中的宋元明清古桥更是承载了四季的沧桑,留下了中国最朴素的文化情怀。小小的石拱桥,它们横跨在碧色溪水上,高低错落、翩翩起舞,多像是弹跳在水间的音符,描摹出细柳如丝,迎送着渔舟唱晚,演奏出一片诗意、一抹画情,千种拱桥,有万般模样。
  

  ©吴金珍
  
  
普济桥
  

  
  建于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济桥(1267年),桥体材料是紫色武康石,又有“紫石桥”的俗称。普济桥桥身坡度平缓,护栏低矮,不加修饰,古朴典雅。
  
  这座桥与镇北的万安桥遥遥相对,与万安桥一起被称为“姐妹桥”。
  

  

迎祥桥
  

  
  迎祥桥始建于元代(1335年-134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一座青砖、水磨方砖、楠木、青石混合结构的五跨连续简支梁架式桥,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还被当代桥梁专家称为“连续简支”梁桥的鼻祖。
  

  
  迎祥桥的设计非常特别,不仅桥面平缓,两边也未设置护栏,相传是因为元代蒙古族骑兵经常要骑马过桥,所以才这样设计。桥面上每隔几步就有一排微微凸起的砖块,所以上下桥是绝不会打滑的哦。
  

天皇阁桥

  
  天皇阁桥,始建于明代,清代(1698年)重建,是一座三孔联拱石桥。因为当时桥旁有一座总管庙,所以当地人习惯叫它“总管桥”。天皇阁桥桥拱高耸,灵动秀丽,青石石材保留了明代的风格,桥身装饰繁多,有桥心石、楹联、石狮子望柱、卷云抱鼓石等。
  

如意桥
  

  
  如意桥,始建于元代,清代进行了重建,是金泽现存古桥中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桥。因为桥南堍原有祖师庙,所以如意桥又被称为祖师桥。
  

  
  如意桥整座桥体称得上是一件完美的工艺品,建筑与水中倒影虚实相接时,恰为一个整圆。历代诗人词客,总会以桥诗入画,或以诗画记桥,触绪牵情,幽思怀古。
  
  拱桥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纵有万种风情,它也只是不争不抢。与身旁的万物相和谐,将自己的身子压低,才能共同撑起了一片好光景。
  

  
  当下的金泽古镇,新老并秀,古今交融。古镇宛如画,长卷之上,春秋水、唐宋镇,明清屋、现代人,交织共融的生活日常,正描绘出一幅独属于金泽的《清明上河图》。待疫情之后,来青浦金泽水乡,欣赏四朝古桥,与千年光阴畅谈。
  
  
责任编辑:沈彤        杨博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