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石印山

2021-11-12 17:30  |  来源:上海文艺网

  在浙江的西南部、洞宫山脉中段,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中国农村水电之乡,也是革命老区县,该县总面积1949.98平方千米,东邻青田县、文成县,南衔泰顺县和福建省寿宁县,西接庆元县、龙泉市,北毗云和县,东北连莲都区,交通可谓是七通八达。2021年5月,这座小县城还被评为浙江2020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县呢。它就是景宁畲族自治县。
  
  而如果要问一位景宁人,对县城的哪座山最为熟悉呢?除了敕木山那就一定是石印山了。提到石印山,对土生土长的景宁人来说,那是无人不晓,每个景宁人对它的感情都是不可言喻的。它不仅是每位景宁人的一份美好回忆,更是每位出门在外的景宁游子乡愁时心头难忘的挂怀。
  
  石印山最早时叫“处后山”,后来又叫“桂山”。关于“桂山”这里流传着这么一个感人美丽的传说。
  
  从前在沐鹤溪边桂山的山脚下住着一对夫妻,男的叫石头,女的叫山花,夫妻俩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平淡而快乐。数年后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取名“桂花”。这一家三口虽然粗茶淡饭,日子却也过得开开心心,其乐融融。可天有不测风云,在桂花八岁那年她娘生病死了,桂花从此没了娘亲。娘亲死后,桂花就挑干起了家里大人的活。她年纪虽少小,但蛮懂事,爹爹下地干活,她在家做饭,够不着灶台就填上个小凳子。有一年冬天,桂花给下地回来的爹爹舀洗脚汤,一不小心连人带汤从小凳子上摔了下来,滚烫的洗脚水浇在小桂花身上,烫得小桂花昏厥过去。为了不让小桂花遭受不应该有的罪过,第二年她爹石头为她找了个后娘图氏。起初的几年里,图氏虽然看桂花不顺眼,但勤快的桂花也没地方能让图氏挑出刺,再有爹在身边护着,日子也算过得平安。可好景不长。有一年,沐鹤一带大旱,粮食颗粒无收。为了生计石头要离别女儿外出做生意。外出前,石头千叮万嘱图氏,希望她在家能善待桂花。图氏表面答应得很好,可等石头屁股一转,图氏就变了脸。自从石头外出那天起,本来就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图氏就变本加厉,把小桂花当成一个小丫头来使唤,家里洗涮做饭一切都扔给才十来岁的小桂花,自己打扮成个老妖精似的嗑着瓜籽,东家串串,西家逛逛。而小桂花吃的是图氏吃剩的残羹剩饭,穿的是别人扔掉的破麻布衣,还时不时受到图氏的打骂。外出经商生意不好,石头也好几年没有回家了。每当过年过节看到别人家热热闹闹的时候,小桂花总是一个人偷偷躲在磨房里哭泣想念阿爸阿妈,如被图氏看到还要遭受一顿毒打。有一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别人家的孩子有爹娘陪伴吃月饼、赏月亮,可骨瘦如柴的小桂花仍在磨房里有气无力地推着沉重的大石磨,想着想着……小桂花泪水挂满了脸腮。大石磨在一圈接一圈地推着推着,桂花忽然觉得眼前一黑,仿佛妈妈向她招手。“妈妈我就来陪你了、妈妈我就来陪你了……”神情呆滞的桂花自言自语,踉踉跄跄地走出磨房向门外奔去……第二天,有人上处后山,看到了小桂花躺在了妈妈的坟地边安祥地闭上了眼睛。说来也奇怪,就在桂花倒下的地方第二年就生长出了一种小乔木。这种小乔木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暗淡轻黄,每到八月花香满山间,这就是桂花树。从此,处后山就演变成了“桂山”。据说是嫦娥觉得桂花可怜,把桂花招入月宫当宫女,同时又在桂花死去的地方撒了一把桂花的种子,以示纪念。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桂花死掉数年后,爹爹石头终于挣了很多钱回来。“桂花、桂花……”还没进门槛石汉头就在门外兴奋地大叫,可屋里冷清清的啥也没有,倒是惊动了几只老鼠到处乱钻。邻居告诉他图氏跑了,桂花也死了。石头听到女儿已死,犹如五雷轰顶,他扔掉身上的钱袋子发疯地冲上处后山,一头撞死在山上。后来在石头撞死的地方慢慢地形成了一块巨石,据说是石头的化身,他要永远守候在妻儿身边,保她们平安。由于这块石头的形状犹如一块印章,后来人们就把这块石头叫“石印”。石印是石头化身保妻儿平安的,也有人叫它“平安石”,据说到山上摸一摸这块石头就能保家人一生平安。到清康熙四十八年,景宁县令张琢以石印作镇山之宝,以保景宁景秀人宁,遂隶镌“石印”两字于巨石之上。这就是如今的“石印山”。

  
  时光一起再回到十几年前,那时候除了山珍市场、大树脑、大众街热闹喧哗,还有石印山也是煊赫一时。“爬石印山去”成了小城人们一项日常运动。 早上6点不到,晨练的人儿陆续出门钻进山中。一路上树木葱茏,登上半山腰,极目远眺饱览小城苏醒的时光。绿树成荫、生机盎然,山脚至山顶修建了专供市民锻炼的游步道。你也会遇见和老伴一起互相搀扶爬山的,累了,就在小道上坐下来,阳光在枝丫间打下来落在他们身上格外美好。

  
  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阳光和雨露都是喜事一桩。
  
  山林不向四季起誓,荣枯随缘。在石印山渐浓的秋色中,路显得很长,眼前的风景恬淡,拾掇一片涂抹金黄的叶子,给衣袖别上。它们会融进阳光里,在你我到来的那一刻,生动整个天地。
  
  昔有古桂苍松,荫如华盖。今辟为公园,建有敕峰亭、怡心亭、临景亭等。亭阁石柱飞檐红瓦,四周松柏新树相映,全城景观尽收眼底。晨曦初露,若明若暗,云雾迷朦,黄昏夕照,红紫相间,趣味盎然。
  
  这就是石印山。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