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16年坚守攻克“太空之吻”

2021-10-25 17:29  |  来源:解放日报

  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组成四舱(船)组合体。作为空间站的核心产品之一,对接机构的装调正是出自王曙群的团队。

  王曙群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先后参与神舟、天宫、天舟、嫦娥等型号航天设备的科研生产和发射任务,30多年来,他好比一颗“螺丝钉”,扎根在航天生产一线,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大国工匠,带领着一群匠人打造国之重器。

  “对接机构到底能不能做出来”

  1996年,王曙群以中级工考试第二名的成绩破格进入高级工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正好赶上对接机构产品研制。他就这样和对接机构装调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研制初期,王曙群以为,只要两三年的时间,团队就可以按照图纸把合格的产品装调出来。

  事实上,对接机构堪称载人航天工程上的“蜀道”,它不仅涉及机、电、液等问题,还有材料、加工工艺等一系列难题,甚至有着从未见过的复杂结构和难以想象的高精度要求,越来越多的困难让工作举步维艰。

  “对接机构到底能不能做出来?”周围的人开始彷徨。王曙群选择继续坚守。那些年,他带着团队,一个坎接着一个坎地过,不断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咬牙坚持。“选择航天就是一辈子的事。”

  王曙群至今记得天宫一号发射前的一段“插曲”。发射前,对接机构在进行最后一项热真空试验过程中,无法解锁分离。王曙群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了试验现场,通过系统分析,他列出了所有故障可能性,逐一分析、排除,很快将问题定位在某装置中的一根传动轴上。后来,经过试验证实事故原因正是如此。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首次完成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十六年磨一剑,王曙群的坚守,终于换来了成功。

  “让航天员放心地去执行任务”

  对于王曙群团队总装的对接机构,航天员杨利伟给出了“能够让航天员放心地去执行任务”的高度评价。

  对此,王曙群说,航天产品“100-1=0”,只有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才能保证每一项航天任务的圆满完成。

  在对接机构中,12把对接锁是其中的关键部件。为保证对接、分离成功,不但相关各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也要“天衣无缝”。12把锁必须实现同步锁紧、同步分离,这就好比在太空中“拧螺丝”。

  为了做到这两个同步,王曙群经过多次试验,但是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始终有严重偏差,而且这种偏差毫无规律可循。

  从那天起,王曙群便和这个问题较上了劲。走路时想、睡觉时想,有时在饭桌上还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比画。“那段时间像着了魔一样。”王曙群说。

  通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王曙群终于发现问题出在锁钩采用的钢索传动上。找到了症结,王曙群马上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方案,一举解决了困扰对接机构团队近两年的难题。

  对接机构中对接环的运动位置精度是影响对接成败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安装在对接环上的上支点和对接框上的下支点形成一个闭环回路系统,整个传动链长约6米。如此长的传动链,普通的齿轮传动精度一般最高只能调整到3—5毫米,而对接环的运动精度误差要求不大于1毫米,俯仰、滚转和偏航角度都有严格范围,要求整整提高了5倍。

  王曙群迎难而上。他仔细分析了整个传动链,创造性地提出自上而下的逆向调整法。为此,他设计了专用装备,大大提高了对接环的运动位置精度,解决了总装精度调整难的问题。

  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三号、天宫、天舟、天和核心舱,对接机构经历了12次飞行试验考核,圆满完成了15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2021年,我国正式拉开了空间站建造的大幕。如今在149厂内,总装、测试、试验任务交织在一起,团队通过载人飞船与货运飞船对接机构产品通用的方案将部组件产品化、通用化。如此一来,团队便可以提前统筹型号的生产、总装、测试及试验任务,使得单套对接机构交付时间从10个月缩短到了6个月。

  随着对接机构组批生产,团队需要同时在技能人员和团队管理两个方面推进,在技能人员方面,团队成员化整为零、各司其职,肩负起主岗责任,保证生产的持续性;在团队管理方面,各岗位相互交错、协同合作,每个主岗担当另一岗位的副岗,从而保证团队的灵活多变性。由此一来,团队有效地解决了人员紧张和产品质量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双螺旋”管理结构,大大节省了成本,有效提高了作战的效率。

  “没有对接机构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没有团队的一起努力也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就。”王曙群把自己的荣誉归功于他的团队。

  近三年来,王曙群所在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培养了25名技师、67名高级工。同时,其工作室辐射了航天复杂结构件数控精密加工工作室、航天钣金精确制造工作室、宇航阀门工作室等,培养出了一批技能人才。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是王曙群写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墙上的一句话,更是他作为一名航天一线工人的铮铮誓言。王曙群坚信,一批批航天人“脚踏实地”接续奋斗,定能换来中国航天员游刃有余地“仰望星空”。
  

  责任编辑:沈彤        杨博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