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艺术季首次“搬到”社区里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将全面推开

2021-9-26 17:49  |  来源:解放日报

  时隔两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9月25日在上生·新所正式开幕,展期将持续到11月30日。本届展览主题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局长徐毅松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关于全面持续推进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实施意见》,接下来将在全市全面推开“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

  上海做法成亮点

  和过往历届不同,今年的空间艺术季首次从黄浦江畔“搬到”社区里,更加“接地气”了。

  为什么要聚焦富有烟火气的社会基层单元?“本届空间艺术季不仅仅是上海本地的展览,而且是走向全国的活动。”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白雪茹说。作为自然资源部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协议项目,本届空间艺术季更像是一扇窗户,要把上海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打造上的理念和实践,充分展示并向全国推广。

  目前,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模式方法。徐毅松表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要转变行动理念,聚焦解决普通人最期盼、最迫切的“急难愁盼”“老小旧远”等问题;创新治理方式,探索建立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加常态的社会各方参与机制;提高行动的效率和精准性,实现数字化转型。

  从基本概念提出到现在短短六年时间,上海已有180多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项目落地,一批社区整体成效显著,社区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品质得到整体提高,居民共建共治意识和社区凝聚力明显提升。

  两大社区为标杆

  本届空间艺术季还设置了2个重点样本社区——新华社区、曹杨社区。此外在全市还有18个体验社区,覆盖中心城区、新城社区、乡村社区。在180多个项目中,为何新华和曹杨成为重点样本?

  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涉及历史文化风貌区,社区建成度高,可用于增建设施的空间十分有限。同时,它又是一个极具活力的综合性社区,居住与就业功能融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人口结构多元,老龄化特征突出,青年白领占比大。

  为了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新华路街道采用共建共享模式,强调社区治理优势,调动在地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力量融入,搭建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采用政府主导和社会协作的方式来推动社区品质不断提升。比如,老小区“敬老邨”微更新改造,就是街道以少量资金投入点状微更新,以此吸引社会多方资金融入,撬动整个居住区的改造提升。

  曹杨新村建设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工人新村,经过多年使用,住宅老化陈旧、功能活力欠缺、公共服务不足、游憩空间缺乏。曹杨新村聚焦“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开展规划建设。在居住方面,开展旧住房修缮和成套改造,投放人才公寓,完善社区服务,构建社区数字管理服务平台。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出席活动并发言。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