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艺术从乾隆工到吴德昇》 一一重温海派玉雕的艺术巅峰之绝响

2021-8-30 11:36  |  作者:玄鱼  |  来源:上海文艺网


  重读发轫于20年前上海的吴德昇玉雕新美学崛起,可能单就海派玉雕纯技艺的传承角度来看,玉雕大师吴德昇的精妙技艺当也不是说绝无仅有,上海玉雕界技艺高超者并非寥落晨星。然而若论艺术创新以及对玉雕美学的新奉献,那吴德昇完全是可以独步沪上甚至全园玉雕界了,从而登上近乎绝响的和田籽料玉雕的艺术之巅峰。
  
  或问,已成绝响,如何理解?这就和资源已经枯竭的新疆和田籽玉十分有关系,本来新疆和田玉尤其是籽料,从古至今一直是稀缺资源,古代只有在乾隆时代朝廷督造才能见到籽料玉大料以及设计风格与结构比较奢侈的玉雕精品,其余的应该都是比较小的玉料,基本都是谨慎的随料敷形,采用简雕浅雕甚至博意浮雕,目的就是尽可能少浪费宝贵的玉料。然而到了改革开放中期,新疆和田采挖和田玉籽料以及山料的技术水平和投入人力物力都大大提高,同时,相应的雕刻艺术水准也大大提高,使得新疆和田玉文化!发扬光大到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吴德昇正是顺应着这样一个时代,而成为被时代所造就的一位不同凡响玉雕大师。当时丰厚的和田籽料资源,使得吴德昇能够放开手脚博采众长,突颖而出。之前他先到云南从事一段时期热身似的翡翠雕刻,成为“罗汉三杰”玉雕名家首位。因为他基本上都是采用圆雕加透雕,甚至线条较大起伏,凹陷凸透,反差对比强烈的艺术造型,遂又被业界誉为“美人鬼斧”。可以想象这样的设计造型将会剔除掉多少玉料?如今这样的设计风格是任何一位玉雕家谁也不敢想象的。所以当时吴德昇的大胆尝试实践,留下的一大批空前绝后的和田籽玉艺术精品,难道不是一种绝响吗?可以说现在包括优质翡翠、一级和田山料等高档玉料都已经属于稀缺宝物了,遑论宝石级的和田籽玉。和田籽玉从山道溪流此重要途径,历经山料、山流水料、河道籽料这些至少几千万年的水冲打磨过程,方能弃伪留真去粗存精,吸满天地精灵之气而成内蕴外逸的中国特色宝玉。可惜今天籽玉产地基本已被世人贪欲所搜挖一尽,等着后人的戳脊梁了。
  
  下面再看吴德昇大师在海派玉雕艺术探索中的美学新突破。玩玉的朋友大都知道,玉雕艺术中比较著名的有京派,海派,杨派,苏派。当然,京派基本上是指乾隆时代为代表,后来也就逐渐式微,而后的海派,扬州派,苏州派,基本上是成了三足鼎立的全国玉雕中心。相对而言,海派,苏派比较精细,扬州派比较富有诗意。但是海派的精细大都体现在器皿设计雕刻上,什么香炉,链环之类的精细。似乎半个世纪前左右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流行风尚,比如以广州九层透雕象牙球体雕为代表的器皿精细精雕细镂。当时的精雕细镂完全属于细美有余,灵性不够或者说很缺乏人性韵味。即便有雕刻一些人物形象,也是比较划一刻板的工农兵简单造型。这种沉闷的玉雕状态,终于在改革开放之后首先被吴德昇彻底改变。
  
  而20年前脱颖而出的吴德昇的玉雕风格,完全是以人物为主体,无疑是对当时延续下来的海派玉雕内容围绕器皿精雕细镂题材为主的一种逆向思维。我当时就感觉到吴德昇之所以能够成功,源于他,一是站在了前辈玉雕大师的肩上,更重要的是还站在了国内绘画大师的肩膀上,因为我从他的玉雕作品中看到了傅抱石人物画的高古空灵意境深远,林风鸣的中西融合人物画简约与变形之典雅,张大千的画风飘逸以及时尚仕女画民俗性等等多种艺术元素。虽然与吴德昇相识于近20年前他的玉雕作品集首发式上,也尽管彼吋吴德昇已经屡摘各项全国玉雕大奖,海派玉雕大师高峰巳然矗立,但是当时我的眼界也就只能看到吴德昇的这些艺术层裹,所以没有轻易下笔写系统分析文章。
  
  艺术经典需要重复仰视。所以现在重读当初吴德昇大师的海派玉雕新美学之崛起,的确又有另一番艺术品悟在心中。首先必须指出,吴德昇大师的海派玉雕新美学涵蕴,决不仅是局限于国内艺术大家的精膸滋润,更有西方现代派艺术流韵相触,比如毕加索立体变形,摩尔雕塑简练新奇,马蒂斯剪纸夸张等等,这也是海派艺术一以贯之的博采众长之优秀的传统。但吴德昇大师的海派玉雕新美学之根基,是不折不扣的华夏品牌。比如从屈原《九歌》中汲取艺术灵感等等,吴德昇大师几十年来一直在既往开来,精进不息。“作品沉稳、工艺精湛、古朴灵动”是业界对大师的评价。一块块美玉在他的雕琢下,有了时代的脉搏。
  
  纵览艺海浩瀚,许多艺术经典的不再产生,多半是形成造就这些经典的时代综合因素已不复存在,而因为主要是由于材料资源枯竭而使某项艺术经典不复再现,和田籽玉首先就是令人慨叹的例子了。(上海文艺网 特约评论员 玄鱼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