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企走通“海运改铁运”进口路

2021-7-29 11:30  |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跨国药企百特的上海公司“上海百特”,成立近30年来,最擅长海运进出口,怎么也想不到今年却走通了经中欧班列的进口之路。

  中欧班列是往来于我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于2011年首发,迄今已打通73条运行线路。原本,全球贸易九成以上走的是海运,但去年疫情发生以来,国际海运运力紧张、一箱难求,且运费持续上涨,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又雪上加霜,由此,中欧班列的时效性和稳定性优势凸显。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多地中欧班列开行增长超过50%,浙江“义新欧”中欧班列增长逾两倍。

  从事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的上海百特也心动了。今年,企业加紧开拓中国国内市场,急于从德国采购一批灭菌装载物,用于在中国进行灭菌工艺开发试验。但企业也曾彷徨,从海运走,或面临订舱难、塞港严重、船期不稳等困难;改走“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与上海距离超过300公里,货物抵达义乌口岸后,能否顺利快速通关并运抵上海?当上海百特将这一顾虑向企业属地海关金山海关反映后,金山海关很快拿出多项方案,包括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申报、转关运输、保税仓储等。企业决定一试。今年6月下旬,一批装载着9958千克进口货物的集装箱,自德国杜伊斯堡站出发,在我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抵达义乌后又迅速进入义乌保税仓库。在金山和义乌两地海关协同接力下,这批货物顺利完成出库报关,及时运抵上海百特金山工业区的仓库。

  这批货物抵沪不久,正逢海关出台《中欧班列回程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估价指导意见》,准确划分回程进口货物的国际和国内段运费,进一步降低运费,鼓励企业海运改铁运。据悉,由于境内外轨距不兼容,无论去程、回程,中欧班列均需在边境口岸进行换轨操作,货柜集装箱需要从境外列车上转移至我国列车上,而海关总署的意见正是要引导企业自主申报境内运费扣除。这一政策福利对企业而言无疑锦上添花。据上海百特负责人粗略计算,从海运改走中欧班列,进口时间缩短近20天;而铁路运费原本略高于海运,但按照海关总署最新的指导意见,企业最终所需缴纳的运费较海运减少5%左右。

  目前从全国来看,高附加值科技产品改走中欧班列进口的趋势明显,农产品、初级工业品等过去长期依赖海运的货物也开始逐渐向跨境铁路转移。金山海关正努力通过把“义新欧”进口这一新渠道建设成为示范项目,让更多上海企业在外贸领域收获确定性和把握市场机遇的主动性。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