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大虹桥中日投资促进推介会在长宁区举行。会上,以“开放、合作、共享、共赢”为主题的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将集聚优质资源、增强区域功能辐射,聚焦临空经济、时尚创意、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金融服务等区域重点产业,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为上海吸引一批日本企业和跨国公司总部落户,集聚更多高能级的中日贸易平台和市场主体。
目前,在位于娄山关路35号的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已正式挂牌,并在一楼设立联盟成员企业办事专窗,依托长宁现有的外商服务体系,为在华发展的日企提供服务。据悉,联盟还将搭建联通平台,组织分领域、分行业的政策宣讲、咨询交流、项目对接,增进企业间、政企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共享共赢。
长宁区是上海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与日本有着紧密的经贸往来。1985年,中日双方确立,在长宁区共同投资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大厦;1987年,长宁区与日本大阪府枚方市结为友好城市,这段友谊至今已持续34年;1988年,虹桥开发区26号地块成为中国第一块国际批租土地,拍下土地的是日籍华人孙忠利。而今,长宁区已成为上海市日企集聚度最高、日本人居住最密集的城区之一,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和一批日本地方政府代表处、商协会机构也均位于长宁。
位于延安西路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可看作改革开放以来中日经贸合作的缩影。这里进驻了185家日本企业、近30家日本地方政府代表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本商工俱乐部、日中经济协会等均集聚于此。“这是中国单栋楼宇中,日本企业最多的一栋。”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副所长船桥宪说。负责服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是北新泾街道,日常有专人负责对接楼宇服务,包括定期走访企业、了解需求,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周到的处理。
阿迩贝司机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制造业技术人才服务的公司,公司合作的客户涵盖机械、电气、精密机器制造等相关领域,涉及企业与上市公司达700余家。“很多客户企业也在长宁办公,从这里出发到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非常方便,政府部门对企业服务和支持也很专业。”本次推介会上,阿迩贝司也参与了长宁区相应的项目签约,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松下耕平表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前景可观的营商环境,对企业有着重要的吸引力。
雅玛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全球物流与配送领域的先驱,企业致力于成为亚洲最大的流通及生活支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至今,企业已在中国各处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在公司董事长松本光市看来,长宁区营商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具备“承诺感”,让他感到上海是一个值得企业信赖、长久发展之地。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付乃恂在会上表示,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这令虹桥商务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定位。作为开放枢纽之核,商务区坚持以“强化国际定位、彰显开放优势、提升枢纽功能”为主线,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
长宁区副区长杨元飞表示,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海市域范围内唯一的中心城区,长宁区下一步将牢牢把握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以及进博会等两大历史机遇,创新提升“虹桥、改革、创新”三张发展“软实力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同时,将持续深化中日企业经贸合作、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共享RCEP发展机遇,促进长宁融入大虹桥协同发展,切实提升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的软实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