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讯(记者 龙冠斌/文 管强/图)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楹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春节的年味。对楹联的传承,更事关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是每个国人的文化职责。光明新区精华学校不遗余力地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开设楹联特色教育,让广大师生一赏楹联文化的浩瀚之美。
4月21日,广东省楹联文化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及首届“精华杯”诗联大赛颁奖活动在新区精华学校举行,省楹联学会会长邹继海向校长刘向辉递交了牌匾。这意味着,精华学校正式成为深圳市首个广东省楹联文化教育基地,该校的楹联文化教育经验将在全省中小学进行推广,进一步传承传统楹联文化。
该校楹联特色将得到推广
当天下午的仪式上,省楹联学会会长邹继海向精华学校校长刘向辉递交了“广东省楹联文化教育基地”的牌匾,并对参加广东省首届“精华杯”诗联大赛获奖者颁发证书、奖牌以及奖品。他还与获奖嘉宾们一同参观了精华学校的楹联展室,欣赏了孩子们表演的楹联特色节目。省、市楹联学会的学者们纷纷挥毫留下墨宝纪念。
精华学校在创建楹联文化教育特色学校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和成效给专家和嘉宾们留下深刻印象。省楹联学会会长邹继海说:“精华学校不断拓展楹联教育形式,挖掘楹联教育内容,为全省楹联教育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新经验。”他提出要推广精华学校的经验,在全省中小学积极开展普及楹联知识活动,把楹联教育引进学校,引入教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弘扬中华国粹,进一步推动楹联文化教育发展。
精华学校董事长范朝权表示,中华楹联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宝,千余年来名作佳构灿若星辰,不可胜计,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弘扬了民族的精神品格。作为教育机构,精华学校有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将自觉担当起传播中华文明的神圣使命,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力量,进一步推动楹联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以传统文化实现育人目标
精华学校校长刘向辉告诉记者,除了楹联教育特色,学校致力于打造书法教育特色、国学教育特色等,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去引导一个家庭,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而学校也在逐步形成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陶冶师生情操,进一步实现以传统文化育人的目标,提振师生精气神,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目前,该校正在进一步深入推进楹联文化教育,将开展“对对子”等楹联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们更为广泛地参与进来。在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精华学校也收获了诸多荣誉。除了此次被授予深圳市首个广东省楹联文化教育基地称号,去年12月,该校还获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