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的岁月”系列专访施翔:被歌声眷顾的人生

2021-7-5 17:24  |  作者:孔鸿声  |  来源:上海文艺网

  “律动的岁月”系列专访:被歌声眷顾的人生——孔鸿声访著名词作家施翔

左起:施翔与孔鸿声

  
  “创作是我的日常,写歌是我生活的乐趣,记得德国钢琴家、作曲家罗伯特•舒曼说过:艺术家的职责是用光照亮人类心灵的黑暗之处。我每一次写歌的瞬间,也都是对自己灵魂的一次次烛照吧,歌声让我变得温暖柔软,让我变得豁达开朗,让我变得心中更有爱,进而也让我总想用子规啼血的歌声去呼应这个可歌可泣的时代。回首往昔,尽管履历丰富,经历不少,但真正热爱的事情,一辈子都愿意做下去的好像只有写歌这件事了,生活给予了我那么多,我只有、也只能以歌报答,歌声是我留给这个世界最纯真的礼物。”
  
  “如果从1988年我和著名诗人顾城同在《光明日报》主办的赛事上一起获奖的《日月之恋》算起,那也是我平生写下的第一首歌词,至今我已经写了30多年了,创作歌词近3500余首,被谱曲灌录的有500余首,但我仍然没有停下手中的笔,仍在心无旁骛的研学思考与探索实践。我为什么在歌词创作这件事情上能够长久坚持,因为在攀爬这座‘词山’的途中,我至今还没有看到山顶,还没有看到最美的景色。我以为自己写得最好的作品是下一首,再下一首。”
  
  这就是笔者专程从上海前往杭州,在美丽的浙江财经大学采访该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艺术顾问、著名词作家施翔时他的开场白。
  
  其实,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什么是“好”?何时是“顶”?它缺少具体的统一规范或标准,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苏浙沪三地,施翔是一位出类拔萃、高产优质的词作家,其作品的含金量是词界公认的。为什么他从事歌词创作30多年还自认为没有见“好”?还未见“顶”?笔者理解为:这是他一生中最为钟爱的事情,也是他一生中最愿意花时间认真去做的事情。他甘愿在这座“词山”上,脚踏实地地去攀登、孜孜不倦地去探索,以词为忧,以词为乐。说到底,这就是他这一生中心底里积淀厚重而挥之不去的音乐情结。
  
  施翔,诗人、词作家、音乐人、文艺策划撰稿人,出版《一管短笛吹青春》等专著和音乐大碟多种,国际国内获奖百余个。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曾为许多城市、农村、单位创作过市歌、村歌、校歌、行业歌曲、旅游形象推广歌曲及电视剧插曲等其它主题歌曲,也为省市许多大型晚会和主题音乐会及电视专题片做过策划、主创和撰稿人。由其创作的《舞动中国》等歌曲风靡全国,红遍网络。《早春的脚步》、《梦想走在大路上》等歌曲多次获得过文化部“群星奖”、中国音协优秀创作歌曲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音乐舞蹈节大奖、浙江省音乐新作大赛大奖、全国村歌大赛大奖等。同时他还经常应邀在各地作有关音乐文学创作的系列讲座,作品点评,大赛评委,深受广大词曲爱好者的青睐和欢迎。
  
  施翔虽然刚过耳顺之年,但他的人生阅历却是多姿多彩。在采访过程中,听他叙说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不乏有感人的歌词创作回忆。当笔者准备动手撰写这篇专访稿时,因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不知该从何处写起、怎样落笔?有点为难了。思考再三,还是说说他近年来已经发行和即将出版的三张歌碟吧!常言道:窥一斑而知全豹。但愿此文能达此意。
  
  情感+诗意化的《西湖烟雨歌》
  
  《西湖烟雨歌》是施翔在2017年推出的一张原创音乐大碟,共有12首歌曲组成,以杭州最为著名的景点作为落笔原由。按碟片排列的秩序分别为:苏堤春晓、花港观鱼、三潭映月、云栖竹径、雷峰夕照、柳浪闻莺、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断桥残雪、曲院风荷、灵隐禅寺。杨昊东、兰晓飞、张叶帆三位作曲家为之谱曲,作品系杭州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工程立项项目,由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部组歌最初的取名称《西湖十景》,是在2013年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举办的“美丽浙江”歌曲征集活动中崭露头角的。作品除描述形成于南宋时期的老“十景”外,另加上《云栖竹径》和《灵隐禅寺》2首,后更名为《西湖烟雨歌》。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笔者用了近2个小时,静心地聆听了这12首歌曲。对于一贯喜欢民族音乐的笔者来说,细细地品味这流行而又时尚的曲调,倒也感觉蛮入耳的。只是不敢饮茶,更不敢喝咖啡,怕影响后半夜的睡眠。辜负了作者“是为人们在西湖边喝下午茶或夜咖啡的时候,可以随意拿来倾心聆听或对岁月对过往能够勾起漫漫回忆”的创作初衷。还好笔者是半躺在床上眯着双眼倾听的,并没有坐在美丽的西湖边。
  
  《西湖烟雨歌》一经问世,即刻赢得音乐界的强烈关注,赞扬声、褒奖声从四面八方汇涌而来。为什么这组歌曲能得到这么多音乐界大咖、名家的青睐?还是先来听听诸家各路对《西湖烟雨歌》是怎么评价的吧:
  
  在大量的作品中,我又一次无法拒绝地发出了羡慕的感叹:诗人施翔的《西湖十景》(后改正题为《西湖烟雨歌》)以独有的心灵体验与诗化的艺术语言,为“淡妆浓抺总相宜”的西湖再次发声,提供了一部规模可观的歌词文本,着实让人钦敬再三。——北京•著名词作家、音乐文学评论家晨枫
  
  施翔用高于生活的诗,用精良的音乐制作,表达了西湖山水在他成长路上留下的记忆与印象。组歌不单纯写景,更多抒发和感怀的是心境。音乐的定位统一:以流行化的编曲切入,辅以适当量的中国风元素。虽降低了受众听歌的门槛,但让当下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其中,这不正是值得推崇的吗?一一浙江•中国国际动漫节音乐总监蔡近翰
  
  诗与歌词同源的道理大都能明白,但要处理好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在这方面,施翔不仅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歌词需要诗的滋养,能让歌词像诗一样更富有情意,而诗同样需要歌词的观照,能让诗像歌词一样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一组《西湖烟雨歌》水到渠成,将西湖美景中的历史文化,通过个性化的人文体验,以歌唱的名义进行了诗意的表达。为西湖代言,施翔选择了一种最美丽的方式。一一上海•著名词作家、原上海音乐文学学会会长汤昭智
  
  天下以杭州美,杭州以西湖名,西湖以歌赋传。凡传世之作,必有独到之处。细读《西湖烟雨歌》,亦有其别样的气质与独特的韵味。其意蕴,般配了这一湖烟雨;其情致,契合了这一湖花月。西湖是水做的,水做的风景便在组歌里次第呈现,洇润了眼眸,晕染了心波;西湖是情砌的,情砌的故事便在组歌里逐一展开,浪漫了幽怨,诗意了爱恨;西湖是大众的,也是个人的,以个人的感悟对接大众的体验,这组歌做得十分巧妙;西湖是历史的,也是今天的,从今天的视角切近历史的影像,这组歌亦不乏奇思佳构。一一江苏•著名词作家、原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创作室主任李峰
  
  就我而言,虽然多次游历西湖,始终未能下笔,因为有东坡的诗、又有《南屏晚钟》《千年等一回》《断桥遗梦》许多大作在前在上,只能像李白一样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故尔,不能不赞施翔之青春才气与苦吟之志!一一江西•国家一级编剧、著名词作家、原江西歌舞团团长秦庚云
  
  而国家一级编剧、著名策划人、撰稿人、诗人及歌词作家任卫新,在评论《西湖烟雨歌》时,则将它称为“西湖十二阕”,他认为:蔡文姬有胡笳十八拍,曹雪芹有金陵十二钗,西湖完全应该有资格赢得这样一个品牌的。
  
  任卫新在评论中写道:“可以肯定:施翔写这十二首西湖歌是苦心孤诣着实花了一番功夫的。因为他不花功夫也不行,西湖的名气在那里摆着,前人的名作在那里摆着呢。……爱西湖这个美女的人太多,各种示爱的招儿都用过,能把这个美女拿下的却不多。”
  
  “于是,轮到施翔霸王硬上弓了,一下子干了十二首。想方设法寻找各种角度,使尽各种招数,选择各种情景来强攻,其中不乏勇气,不乏才气,也不乏力气。至于里面那些潜心用思,潜心用意和潜心用词,咱们就不说它了。总之,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他完成了。”
  
  引用了这么多音乐界大咖、名家对《西湖烟雨歌》的赞誉后,对这部组歌在音乐界的影响力如何,无须笔者再多费笔墨了。笔者想说的只是:施翔在创作这部组歌时,并不是就事论事地将它们以景点介绍、景色描绘方式来创作,而是把他自己内心世界对社会、对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温柔地融入进每一首作品中,以词喻情加以抒发。如他自己所言:“《西湖烟雨歌》只是用西湖实景做了一个创作的背景而已,主要还是想通过对眼见的风景来幻化成自己内心最想传达的意趣和情愫。说真的,跑遍了整个世界,对生我养我的杭州,我终究是爱恋有加、情有独钟。”
  
  美感+正能量的《最美杭州》
  
  2016年7月,杭州有一则新闻引得国人关注,笔者简摘如下:施翔、丁震华、陆琦、阳一,这四个从60后到80后的杭州男人,最近干了件了不起的事。今年5月27日,这四个男人一起创作了一首歌,7月25日,99个杭州市民齐心协力零报酬出演,将这首歌拍成了MV,上传网络。如今,这首歌的MV点击量已经破千万,成了网红歌曲。歌的名字,叫《最美杭州》。
  
  “把钥匙交给你,阳台上望天,白云掉进钱塘,星星在西湖洗脸。”“最美杭州,请你来到我身边,爱在山水间,依偎过就留念;最美杭州,是天堂更是人间,西子好姑娘,就等你来相牵。”施翔回忆道:“当《最美杭州》的曲作者陆琦在晚上9点多钟向我发出邀约后,第二天一早,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词就交稿了。我是凌晨3点一觉睡醒起来写词的,在写作前,脑海里小时候的杭州和现在的杭州交叠出现。小时候我翻过西湖边的城隍山去杭四中上学,走在青石板路铺满的大井巷里,而现在的大杭州已是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彻夜不眠,内心满满的是对杭州的自豪和骄傲,迫不及待地想和所有人分享。只用了15分钟,歌词就写出来了。”
  
  原来,2016年9月,G20峰会将在杭州召开。这四个杭州男人,希望依托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召开为最佳锲机,做一项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宣传推广中国、宣传推广杭州,在世人面前充分展示人间天堂的秀美山水和人文风貌。他们最终如愿了!《最美杭州》唱出了所有杭州人的心声和幸福感。
  
  两年之后,施翔以《最美杭州》一歌作为主打歌,另选取了13首歌曲,又组成了一张原创歌曲大碟——《最美杭州》,作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及2022年将在杭州举行的亚运会的献礼之作。这张大碟所收录的14首歌曲,主要表现两大块内容:一是为各类晚会所写的主题歌。如“杭州市第六届西湖博览会会歌及闭幕式主题歌”的《再约杭州》、“中国南宋文化节”的《宋韵小唱》以及“中国南宋文化节专场文艺晚会”的《风雅颂天城》等;二是为一些古镇和景区所创作的形象宣传推广歌曲。如杭州市灵隐地区的《爱到无语》、杭州市余杭区南山景区的《南山上》、杭州市塘栖古镇的《塘栖印象》、杭州市转塘画外桐坞的《画外桐坞》等。这些作品看起来好像都是一些应节应景之作,但当你细细品读时,可以强烈地感觉到施翔是借应节应景创作之际,以他满腔的赤子之心体现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同时也是在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艺术创作中实现着自己的音乐梦想。
  
  浙江是一处步步山清水秀、回望景色迷人的地方,真如众多游客所赞:随意拍摄一张照片,就是一幅姹紫嫣红的图画。浙江的城镇水乡特色各异,有古远的历史遗迹、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有美丽动情的故事,有扑朔迷离的传说……。施翔说,为了创作,他走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至今已应邀写了一百多首各地的形象推广歌曲及村歌,其中有不少单曲在省级及以上的全国大赛上获奖。
  
  施翔给笔者讲了这样一件事:杭州有个美丽的乡镇,管辖有19个自然村,该镇要搞个“村村有歌声”的比赛,邀请他为他们写“村歌”。当时对该镇有特色的村庄他都写了,最后留有一些只有共性而无特色的村庄没写。镇领导希望他继续把这些村庄的歌写完,他说他实在写不出来了,但他会推荐其他的歌词作家来写,也许在他们的眼里能发现这些村庄的独特之处。
  
  施翔对笔者坦诚:“其实为那些没有特色和个性的村庄写首歌我也写得出来,或许也会写的不错,稿酬我也照样能拿。但我觉得没有灵感的激发,没有新意的跳跃,这样的写作只能是在重复自己过去的创作。这种读起来使自己都会感到索然无味的作品,拿了稿费后我心里会感觉很不舒坦。所以,对邀约方,如我觉得要写的东西对我没有产生浓厚的创作兴趣和激情,没有我感到需要深思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所在,在情感上缺乏创作的共识共鸣和挑战性,就是给我再高的稿费,我都会婉言谢绝的。”
  
  歌碟《最美杭州》,虽然是以“施翔原创歌曲作品选”名义问世,但从它的创作和发行方来说,其实还是政府在做这件事。除主打歌是施翔与伙伴们自发创作外,其他13首歌曲,都是有杭州市政府相关部门或杭州市所辖的地方政府委托施翔所写,最终又以“杭州市文化精品工程扶持项目”出版,由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从歌曲所表达和颂扬的内容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张充满了正能量,又颇具个性风格和魅力的歌碟。
  
  对于主旋律的歌词怎么写,特别是如何写好政府部门邀约的主题曲作品,确实值得词作家们深思一番。笔者曾经听好友说起过这样一件事:某级政府委托他创作一首颂扬主旋律的歌词,歌词写出后送领导审阅,领导们总感觉“正能量”不够,于是层层审阅,层层修改,结果把原作者的歌词只改剩保留下一个“啊”字。最终这首修改后问世的作品确实充满了正能量,其语句和词组的内容,完全就成为领导台上所作报告的“歌词版”。这样的歌曲能唱吗?当然能唱!但它缺少音乐作品应有的艺术感染力。
  
  而施翔在写类似作品时,他的创作理念是:“要我写,我就要写成我想要的东西,但我也会充分考虑到邀约方的需求。我会把自己对创作的认知和审美尽力融化在邀约方所想要的需求里,尽可能地说服邀约方使歌曲的立意和语言靠近艺术而远离概念和口号,使双方尽可能地达成共识。在创作上,我始终想把自己的个性感受融入到社会这个大格局里去,因为唯有如此,我的格局才能变得越来越大,在时代的大格局里有我的小世界,而在我的小世界里,也能尽情体现出波澜壮阔的大世界,这就是我对创作主旋律作品的领悟。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既满足了自己创作的愉悦感,同时也会赢得受众的亲和力,我想只有将自己真正融入到生活中去,并始终怀抱家国情怀、赤子之心,写出来的主旋律歌曲才会是动听的,才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
  
  笔者认为:施翔对主旋律作品的这一创作领悟和方法,是值得借鉴的。而歌碟《最美杭州》就实证了这一点!
  
  动感+年轻化的《海的印记》
  
  施翔在他的笔记里写道:如果说山是地球的父亲,那么海便是地球的母亲。施翔新近创作的《海的印记》,就是他唱给大海母亲的一组深沉挚爱的歌。一部以大海为主题的音诗画歌舞秀剧本《海的印记》,共有10首歌曲和4段现代舞组成,即将作为浙江省某滨海城市新建的大剧院落成献礼剧目隆重推出,其全剧演出的策划文案也是有施翔自己设计撰写的,这也是施翔目前正在忙碌着要出版发行的一张新歌碟。施翔创作这部《海的印记》的初心是:试图通过散文式、碎片式的独白和歌吟,表达出人类对大海所珍藏的美好记忆以及典藏的热爱,更期待通过体验式和会心化的现代音乐语言的传递,汇聚成一部有关大海、地球、生命,爱与不舍的灵魂之歌。
  
  《海的印记》通剧呈现的是一股蓬勃向上的氛围,形同大海翻滚不息充满活力和壮丽之美。施翔说:“《海的印记》表达的是我对美好青春的回忆,记录的是我对已逝岁月的怀念,所咏叹的是我的人生的理想之歌。”
  
  《海的印记》之所以给人的印象是青春的、动感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音乐能让人听之舞动、跳跃起来,体现出大海不安分的性格。这也难怪,因为《海的印记》的曲作者就是一位刚过而立之年、正青春难遮的年轻人。
  
  想想也让人觉得有些“传奇”,一位是已过花甲之年的“爷爷辈”,一位是刚越过当立之年门檻的小伙子,俩人年龄悬殊一倍,却能相拥共同的创作灵感走到一起,奉献出一部令人看好的大剧。经询问,这里确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作曲者戚超驰,原来是工作在温州永昆剧团的一位音控师,他无意中在北京的《词刊》上(2015年第1期)读到了施翔《秋天的海边》一词,很是喜欢并为之谱了曲,并准备推送参赛,但不认识词作者,后在剧团团长的牵线下联系上了施翔。施翔听了小戚为《秋天的海边》所谱的曲调后,非常欣赏,觉得这位年青人很有作曲天赋。果不其然,2020年在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家乡——浙江省金华市举办的“首届长三角原创流行歌曲大赛”上,《秋天的海边》荣获了大赛的创作金奖。接下来,施翔毫不犹豫地将《海的印记》中另外9首歌词全部给了戚超驰,并鼓励他大胆地去创作,就这样一部一老一少音乐人心灵之约的“音诗画歌舞秀”在冥冥之中的缘分安排下惊喜地诞生了。
  
  其实,施翔能与戚超驰合作成功《海的印记》,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施翔人虽年龄渐长,但却仍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身上还驿动着一股年轻人所具有的青春活力,这在他近年来所创作的歌词越来越受到年轻作曲家的喜爱而得到佐证。
  
  施翔告诉笔者:“在多年之前,女儿对我的歌曲创作不甚满意,她认为词曲都太墨守成规了,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年轻人不喜欢,套路就是死路。听到女儿直率的批评,我当时蛮失落的,写了一辈子的歌,却得不到年轻人的认可。后来想想女儿的话也是有道理的,作为搞流行歌曲评论的年轻人,她的观点代表了当今时代的一种潮流、一种趋势、一种追求。自己的歌词创作确实需要‘年轻化’了,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才能赢得听众,否则被社会淘汰就是早晚的事。”
  
  “近年来女儿对我和团队创作的歌曲越来越喜欢了,她说老爸你年纪越来越老,作品却写得越来越‘年轻’了,越来越与这个时代接轨,越来越能融入现代生活了。从女儿的话语中,我认识到自己的创作理念、创作走向、创作心态、创作风格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变得与当今社会越来越靠近了。”
  
  说到创作的“年轻化”,施翔的童心更是生生发了芽。已做外公的他,接下来准备将歌词创作的方向朝儿童歌曲板块转移,他说他老了要让自己像小孩子一样,活得更简单一些、活得更有趣一些,活得更纯粹一些。“
  
  由此可见,施翔在歌词创作上所呈现的“返老还青”、“返老还童”现象,并不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之举,只能理解为他在“词山”上的奋力攀登,确实还没有见到“山顶”,所以他还不能、也不会停下脚步。“那怕活到80岁,只要还能写,我一定还会快乐地写下去,写歌永远是我前行的动力和希望!”一语所表,这就是施翔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音乐情结。
  
  施翔,被歌声眷顾的人生是幸福的!
  
  采访于2021年6月16日
 
  
责任编辑:沈彤        杨博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