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打造11个民生领域标杆应用 市经信委主任做客民生访谈进行解读

2021-5-29 15:20

  上海提出城市数字化转型,既顺应技术革命引发的城市发展与变革规律,也是上海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使命。数字化转型将给市民带来哪些便利?昨天举行的“2021上海民生访谈”中,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进行详细解读。

  吴金城说,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上海已具备五大优势。

  一是全国最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上海已建成5G和固定宽带“双千兆”第一城,室外5G基站超4万个,室内5G基站超6.4万个,部署超400项5G应用。

  二是海量的数据资源。上海作为一座常住人口近2500万、实有人口超过3000万,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的超大型城市,数字流量不仅丰沛,而且高质。截至目前,累计开放公共数据5200个,打造10余个试点项目;上海2016年成立“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2020年数据流通总量超过30亿条,峰值日流通量超过1亿条,成为国内实时在线数据交易领域的“隐形冠军”。

  三是丰富的应用场景。上海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交通、旅游景区、楼宇场馆等众多,地铁总里程超过770公里,每天1000多万人乘坐地铁;上海高楼大厦多,有26万多部电梯,所有这些场景对数字化转型都很重要,一应俱全。

  四是扎实的科技和产业基础。上海拥有一批大科学设施以及高水平科研机构,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脑智工程、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五是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数字化转型,人才是关键,上海5G研发人才占全国逾50%,集成电路人才占40%,人工智能人才占33.7%,创新药和智能车人才占25%。

  上海目前正编制生活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吴金城透露,今年将打造11个民生领域的标杆应用,其中基本民生领域的场景2个:便捷就医少等待、数字赋能示范校;质量民生领域的场景7个:快捷停车助通畅、数字酒店智管家、智能出行即服务、数字商圈无忧购、智慧早餐惠民心、一站服务舒心游、数字社区生活圈;底线民生领域的场景2个:为老服务一键通、民生保障贴心达。

  另据透露,按照国家部署,当前正结合推动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从经济、生活、治理等各个领域入手,实施数字人民币、数字钱包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升级工程基本完工。数字人民币试点率先在南京路、淮海中路—新天地、豫园、小陆家嘴、徐家汇、北外滩“两街四圈”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商圈落地,并打造“南京路数字人民币重点试验街区”。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