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信使——献给海派文化

2021-4-6 14:39

  我站在吴淞渔人码头。长江口吹来的风,掀动着我的风衣。上海的早春,仍有丝丝寒意,却已充满春的气息。
  
  就在这个时节,你漾开了盈盈的笑靥,迈着轻快的脚步,满怀对未来的执著与憧憬姗姗走来。
  
  你手捧一束白玉兰,洁白的花朵里蕴含古典、现代、未来、历史、文学、哲学、美学的元素。蜜蜂在花枝间飞舞,或许是在采蜜,或许是在跳舞,或许是在唱着赞美生命的歌。
  
  你摘下一朵白玉兰,簪在东方明珠的衣襟上,暗香浮动。有时,一朵花,就能装扮出春天的美丽;一朵花,就是一面春的旗帜。从小小的花骨朵里,能听到春潮澎湃的声响。
  
  由于你,申城又增添了一份炫目的色彩……
  
  你诞生的土地,是中国一片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海派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时期。
  
  早在5000年前,松江先民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从先民身上,就能看到勤劳、智慧、大气、勇于创造等海派文化的初始基因。
  
  在历史上,这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
  
  1842年,这是中华民族蒙受大屈辱的灾难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作为开放口岸的上海,成为西方殖民主义渗透的“桥头堡”。与此同时,上海又迎来了“凤凰涅槃”的机遇,从此走上了跨越式的大发展道路。这里成了一片谋生、创业者的乐土,给予各方来的移民许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上海成为开风气之先、活力四射的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开埠不过一百七十年,然而,这座城市遗留下了无比丰厚的文化积淀。
  
  她五方杂处,中西融汇,包容多元,大气谦和,不拘一格。她在古老的中国奇迹般地造就了时尚摩登的‘东方华尔街’,造就了欧陆情调浓郁的‘东方巴黎’,为我们的民族创造了许许多多“第一”。这使人们不禁感受到海纳百川的力量。
  
  海派文化博大而精深,有着独特的气场、意象和情趣。你典雅、精致、婉约、内敛,常常使人想到烟雨江南,想到一幅泼墨水乡画。上海,又是浩瀚的海,你因而又有雄浑、刚烈、昻扬的一面,就像暴风雨中的大海,滔天巨浪,排山倒海,雷霆万钧,荡气回肠。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看到, 在你的性格中深深烙印着上海的性格——柔刚相济,既灵动、睿智,又朴实、坚强。
  
  你躬逢盛世。
  
  改革开放又一次给上海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使这座雄踞万里长江入海口的东方大都市重振雄风。上海的创新活力再次被激发,她成为中国的“四个中心”,成为中国体量最大、最有活力的城市,她成功地举办了2010年世博会,建成了中国第一个自贸区,成为世界进博会的举办地……
  
  你迈着率性的脚步,行走在申城的大街小巷,饱览着历经百年沧桑的风情,领略兼容并包、大气睿智的民风,聆听市井之声,捕捉令人动容的细节。
  
  脚下,是浸透先民血汗的土地;头上,有时代的风云激荡。
  
  人文的魅力,如同江南出品的绿茶,经过沸水的浸泡,再慢慢品味,令人神清气爽;如同江南丝竹,抑扬顿挫,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悠长。许多长久忽略的美好事物和感情,重又在脑海里浮现,心中油然而生一份感恩。
  
  春雨洗净了尘埃,天空一片澄明。
  
  在这里,我以早春的名义,向你献上一份深深的祝福……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