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西湖情——孔鸿声访著名词作家钱建隆

2020-12-19 11:29  |  来源:上海文艺网

  人物专访:淡妆浓抹西湖情——孔鸿声访著名词作家钱建隆
  


(左起)钱建隆与孔鸿声
  
  杭州西湖,是一处人见人爱、众口皆碑的旅游胜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令多少朝代的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无数的动人诗文和美丽传说。一辈子生活在浙江,常年与西湖为伴的钱建隆,身处在这片漾溢着浓浓鸟语花香和书香气息的人间仙境,同样以深情的笔意,为它增添了众多赢得世人喝彩和点赞的诗文,时至今日已从文近60个冬夏了。深秋的一天,笔者从上海赶往杭州,在古色古香、典雅清静的杭州书画院,一边品尝着醇美沁肺的香茗,一边聆听这位原为浙江音乐文学学会会长、现为名誉会长和浙江音乐家协会《花港词刊》主编、著名词作家的娓娓细叙。
  
  人生第一旅程:弃画笔挎钢枪,军中踏上创作路
  
  从小就喜欢画画的钱建隆,其青春梦想就是当一名画家。1962年高中毕业的他,报考的大学就是浙江美术学院。然而,当他手持“准考证”准备去应试时,曾是浙南游击队员的父亲一席话,终结了他的画家梦想,也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道路。父亲对他说:“国家正遭受着自然灾害,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趁机叫嚣着要‘反攻大陆’,国家目前急需的不是画家,而是战士!你还是去参军吧。”那一年,他新兵连都没呆,军车就直接送到了东海前线浙闽交界的平阳马站。就这样,钱建隆放下了画笔,穿起了军装,走进了军营,握起了钢枪,成为6416部队13连的一名士兵,开始了他成年后的人生第一旅程——军旅生涯。
  
  战备、军训、拉练、坑道施工……。后来又是大练兵、大比武,整天的摸爬滚打、练射击、拼刺刀,不仅强健了钱建隆的筋骨和意志,也萌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他与战友联手,成立了连队演唱组,自编、自导、自演,行军路上、训练场上还现场鼓动。他也说不上从哪一天开始,自己拿起笔创作小节目,反映战士的精神风貌。他微笑着告诉我,从中学开始就喜爱唱歌,还有一个“小才能”,脑子里冒出来的旋律,他能立刻用简谱记下来。在连队,他第一次自己写词谱曲创作的歌曲《小扁担三尺九》,形象生动、活泼欢快地描绘战士们施工劳动的场景,演出后深受战士们的欢迎,后来还带上一组小节目参加了省军区会演。他创作的对口词《拼刺刀》,刊载在上海的《解放日报》上,在部队中引起不小的轰动。从此,在部队的军营中,他一边手握枪杆当好兵,一边手握笔杆勤写作。他说,他的艺术道路,就是从连队起步的。
  
  当年,13连8个人的“战士演唱组”,能自拉自唱自演一个多小时,极好地丰富了连队的文化生活。五十多年后,面对老战友的微信,钱建隆深情地留言:我永远是13连演唱组的兵!
  
  1965年,钱建隆作为浙江省军区唯一的一名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作为基层连队的一名普通士兵,能获得如此闪光的荣耀,他兴奋极了,激励他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了对文艺的创作。根据钱建隆在部队服役的时间和突出表现,以及在连队中业余文艺创作上的成绩和荣誉,部队党组织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可就在这个时候,“文革”开始了,之前在部队中轰轰烈烈开展的大练兵、大比武运动受到了批判,“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也被说成是“黑会”。他虽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牵连,仍然穿着绿军装,仍然不停地写作,还时不时地在“战士演出队”搞创编,但“提干”一事就此搁置了。1969年,钱建隆依依不舍地告别了8年的军旅生活,复员回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考入了浙江省歌舞团,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旅程——专业文艺生涯。
  
  人生第二旅程——勤采风吸源泉,音乐创作显才华
  
  报考浙江省歌舞团也是挺有趣的,钱建隆没有读过一天音乐院校的专业课程,他喜欢唱、喜欢跳,但毕竟是“业余”的。在考试时,其他考生选择演唱的都是当时很流行的歌曲,轮到钱建隆演唱时,几位主考老师对他这位“小男高”的演唱水平认为“还不错”,言下之意是并非很满意。可对他演唱的歌曲却很新奇,因为钱建隆演唱的歌他们从未听到过,其中一位老师就问:“这是哪里来的歌曲?我们怎么没有听到过。”当钱建隆告诉他们这是自己创作的歌曲时,几位主考老师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们认为钱建隆不是一位很有培养前途的歌唱演员,但却可能成为一名难得的创作人员,这也是歌舞团急需的人才噢。于是,钱建隆以他一首自创自唱的歌曲进入了浙江省歌舞团。当年的歌舞团团址在杭州市孩儿巷,五十多年后,他为浙江歌舞团建团六十周年晚会写的主题歌,其中有一句歌词:“从孩儿走到白发苍苍”,感动了不少老同志。
  
  进入歌舞团后,正是“文革”中期,钱建隆先在歌队待了一阵,这段时间的登台演唱,使他对“舞台感”有了新的认识,演唱的形式、歌手的体现、伴舞的感觉等等,为他后来搞专业创作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在歌队期间,他仍是边唱边写,也创作了不少作品。就因为会写写画画,领导就把他调到了歌舞团的政工组想“培养”他,可一段时间后,他自己觉得不是搞政工的那块“料”,他还是喜欢写写词,而且越写越好。1975年他被调到了歌舞团创作室,这一调动,对钱建隆来说如鱼得水、正合心意,也符合当时歌舞团招他进来的初衷。从此他开始了专业创作,他的音乐创作才华也获得了展示的平台。
  
  搞创作的人都深深懂得“生活是创作源泉”的道理,下基层体验生活更应该是专业创作人员的一门“主课”。钱建隆对采风兴趣甚浓,他时常“潜入”到浙江的山乡、水乡、竹乡、蚕乡……,一去就是好多天,住的是农家屋,吃的是农家饭。在那里,好多事、好多话、好多看到听到的细节景象、想到的句子,都记进了他的“歌词日记”里。时至今日,这“歌词日记”还在记!他说这改不了!
  
  当年,歌舞团对组织下生活很重视,他告诉笔者,记得南堡的“泰山压顶不弯腰”一出来,领导就组织创作人员进村采风,晚上睡的还是统铺呢!记得有那么几年,歌舞团每年都要把创作人员集中起来,以民歌为素材,加以改编。那时候,唱响在社会上的《春江雨》(钱兆熹曲)、《小城有一支歌》(周斌曲),就是钱建隆和作曲家在民歌基础上重新填词编曲而成的。唱响《春江雨》的是上海乐团的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靳小才,此歌获得了1983年“浙江省音乐家协会音乐作品评比”一等奖。《小城有一支歌》的首唱是曾获“华东六省一市著名民歌手”称号的浙江省歌舞团叶彩华,上海的著名歌唱家朱逢博也演唱过这首歌,此歌获得了1983年“上海首届通俗歌曲大赛”一等奖。那一年好多参赛的歌手都演唱了这首歌。自然,这两首歌也成为当时唱得很红火的流行歌曲,既是钱建隆的成名作,也是两位作曲家的代表作。
  
  关于民歌改编,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儿。1991年,钱建隆根据金华民歌《小弟歌》为素材,为“国际环境保护日“作词作曲了一首《蓝星宿》。获得了当年省音乐家协会音乐作品评奖唯一的一等奖。那一年的评委是周大风、沈铁候、钱兆熹等大家,作品的作者名是隐去的。评选结果一亮相,善意的笑声充满会场……。
  
  从1969年至1994年,钱建隆在浙江省歌舞团整整工作了25个春秋,因长期生活在山清水秀之中,又多年深受浙江民歌的影响,钱建隆的音乐创作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作品中时常会出现“小桥流水乌篷船、粉墙黛瓦青石巷”等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景,词坛同仁把他的创作风格称为——江南风。在这25年的日月轮换中,钱建隆兢兢业业地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有许多优秀作品在全国和省市级的评选中获奖,如《姑娘驾起插秧船》(胡邦曲),在1981年获“全国优秀群众歌曲奖”;《明亮的星星》(于淑敏曲),在1982年12月上海举行的“科技工作者之歌征歌”中获一等奖;《我和新中国同龄》(刘青曲),由张暴黙、关牧村演唱,获1984年“北京市歌曲评选一等奖”;《苏杭一线牵》(施光南曲),获1985年“江苏省歌曲评比一等奖……,其他等级的奖项更是举不胜举。
  
  在钱建隆创作的众多音乐作品中,特别亮眼而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组歌”作品。仅在浙江省歌舞团“服役”期间,他就先后创作了好几部“组歌”,如交响声乐套曲《海》,由著名作曲家印青谱曲,在“浙江省音乐舞蹈节”上公演;还有声乐音画《好一个美江南》(施王伟曲);声乐组曲《三别离》(周雪华曲)。以及《西湖十景》、《大运河组歌》、《梁祝》、《断桥》……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年夏天,他应施光南之约,在普陀山呆了半个多月。共同在大海边嬉戏、在金沙滩玩沙、在佛国礼拜、在渔村漫步,那份开心至今难忘,并一起创作了组歌《普陀素描》。施光南把一组歌带到北京,还确定了演唱每一首歌的歌唱家,但没几天却传来了施光南逝世的消息。那一天,钱建隆正要拿着一组新词寄给施光南,却听到了这个不幸消息。这一封没有寄出的信,至今仍保存在他写字台的抽屉里。
  
  钱建隆确实成了歌舞团创作室的骨干,他的才华也得到了词坛同仁们的公认。而就在他创作如日中天之时,他却将一份“辞职书”交给了歌舞团领导。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啊?太穷的家、太沉的担子,不得不让他选择“下海”的狠心。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浙江省歌舞团,踏上了南下的列车,走进了他并不熟知、但却是当年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开始了他的人生第三旅程——商海生涯。
  
  人生第三旅程——辞词坛入商海,身在游弋心在词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唸的经。”就在钱建隆的歌词创作进入第一波高峰期时,他却不得己地游离了自己心爱的“词海”,开始潜入到“商海”中去搏击风浪。
  
  原来,钱建隆夫妇都是从业在浙江省歌舞团,其夫人是歌舞团的舞蹈编导,虽然俩人都是副高级职称,可加起来的薪水,除家庭日常开销外,已无法保证儿子在大学深造所需的学杂费。无奈之下他只能离开歌舞团,为儿子的前程发展去“商海”搏击。他原想在歌舞团留职停薪,可歌舞团又没有这条规定,他只能忍痛割爱地递交了“辞职书”。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在深圳,钱建隆进入了一家宾馆担当起办公室主任一职,第一个月的薪水就是歌舞团的近十倍,虽然工作是辛苦了,但儿子上大学的学杂费有了保证,他感到自己的劳累也是值得的。在深圳工作了半年后,因思乡心切和受朋友的邀请,钱建隆又回到了家乡,进入了浙江证券公司工作,仍然从事他已能熟练驾驭的办公室业务。半年多的商海游弋,他看到了改革开放大潮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看到了国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他的文艺创作热情,被自己已广泛拓展的视野又一次激活,他心中那已经昏昏飘闪的创作火苗,又一次腾腾地燃烧起来。
  
  姜还是老的辣。听说钱建隆又回到了西子湖畔,不仅浙江省歌舞团邀请他给予创作上的支持,连浙江电视台、杭州电视台、浙江省下属的一些市、县文化馆和大企业的创作活动和文艺晚会,也都找上门来。钱建隆一边在证券公司正常上班,一边又恢复了他的“业余作者”身份,利用空余时间重新开始了繁忙的创作,证券公司上上下下也都知道了这儿有个“写小曲”的人。
  
  从1995年直至退休,是钱建隆文艺创作的又一波高峰。此时的他,在创作风格上既保留着他那原有的浓浓“江南风”,又巧妙地融合进新时代的语汇和词藻。他的创作也不仅仅局限于写歌词,同时也担当起文案策划、晚会串联词、文学台本等多品种的撰写,其创作的思路和手法与“下海”之前相比,更加显得细腻加大气,深受作曲家和听众们的喜爱。
  
  如在为“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大典文艺晚会”创作组歌《歌,来自杭州湾跨海大桥》时,为了将作品能写深、写细,全方位地歌颂改革开放给中国造桥事业所带来的伟大创举,钱建隆6次深入到造桥工地,在施工一线察看现场的气势,参观工地图片展理解造桥意义、与造桥工人座谈了解其内心世界,创作了12首歌词,其中的《龙舞吉祥》(印青曲),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后流传甚广,另一首《钢筋班的棒小伙》(刁玉泉曲),荣获了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其后,在这个组歌的基础上,他又和宁波的作者合作,创作了一部有28首歌曲组成的大型音乐剧《告诉海》,作品主题鲜明、气势恢宏,艺术地再现杭州湾跨海大桥艰辛宏伟、惊心动魄的建设过程,塑造了一代大桥建设者的艺术形象,又一次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由杭州市群众艺术馆筹划承办,由钱建隆作词、印青作曲的大型音乐歌舞晚会《情满西湖》成功上演。也许,这也成了钱建隆一生中有代表性的声乐专场。在这场近两小时的演唱会上,演唱了钱建隆作词的15首歌曲。这样的荣誉并不是每一位词作家都能享受得到的,这场整台演出还获得了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这也是乐坛评比中不多见的。其中不少歌,如《西湖四季》现在还在流行,有人告诉他北京的老百姓还唱着这四首歌跳广场舞呢!
  
  2004年,钱建隆从浙江证券公司退休后,没有了“上班”的概念,也就没有了“业余”时间,他又一次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创作上,又成为了“专业”的创作人。五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使他积累了厚重的创作功力,除了歌词创作外,他的创作强项——“组歌创作”更加夺目璀璨,成为了他的一大特色。在经商的同时,除了《歌,来自杭州湾跨海大桥》、《告诉海》外,他还为浙江省歌舞团创作了音乐剧。还有舞剧文学台本《十里红妆•女儿梦》和瓯乐音画《上林瓷风》等近十部大型作品,充分地显示出他才藻艳逸的创作风采。更令人翘指的是,退休后的钱建隆又步履稳健地踏上了他的人生第四旅程——编刊生涯。
  
  人生第四旅程——编刊物做伯乐,唯文是用特色浓
  
  今年,正是由翁持更出品、钱建隆任主编、应忆航任副主编、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花港词刊》复刊十周年,这是一册在全国词坛很有影响力、也拥有很高声誉的内刊。2011年,在浙江省音乐家协会的力挺之下,钱建隆将已停刊多年的《花港词刊》重新面世,并出任主编。
  
  说起《花港词刊》,还是有段小趣闻的。“花港”二字,最初使用在钱建隆自己刻写、油印的一份歌词小册子《花港》上,也办得像模像样。此时在为省音协办刊的汤碧辉相中了“花港”二字,与钱建隆商议后,将“花港”之名移作他用,方有了《花港词刊》,并延用到今日。虽然钱建隆并没有专业学过报刊的编辑,但在这方面也同样显现出他的那份“天赋”,他曾经还为浙江音响公司编过《盒带歌词季刊》,在国内词坛也是很有知名度的,众多词坛“大腕”们都为它提供过作品,后来停刊时,北京以及各地著名的词家们都来函表示遗憾。
  
  接手复刊后的《花港词刊》每年出版4期,钱建隆巧妙地把自己创作的组歌《西湖四季》中的4首歌词标题——春晓、风荷、印月、香雪,分别用作《花港词刊》四期的刊名,而隐印在封面上的刊名草书,也是他自己的书法杰作,可见钱建隆确实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江南才子。
  
  在办刊过程中,钱建隆不仅是一位称职的编辑,更是一位令人尊重的“伯乐”。他常说,当个主编就是当好文化志愿者,当好作者的铺路石。如果只想到自己,不为他人着想,是当不好主编的,更不要说当好会长。他遵循“作品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论你是谁,是官还是民,是否有交往,只要作品优秀就尽数发表,作品低劣一首也不刊用。
  
  在从事编辑工作时,遇见新人新作他会如获至宝、极力推崇。记得浙江慈溪的一位年轻词作者霍建幸,经常投一些歌词作品给当年的《盒带歌词季刊》,钱建隆读后感到质量都不错,就陆陆续续地刊用了不少。钱建隆不认识这位作者,但作品告诉他这是一位可塑之才,他就与省群艺馆联系,在慈溪举办了一场“为霍建幸歌词谱曲”的活动。当时,几乎邀请了浙江所有的作曲“大咖”前来参与,为霍建幸的歌词谱曲。连慈溪政府的领导也没想到,省里会为一个年轻词作者兴师动众,因而也十分重视,使这场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而这也成为霍建幸一生的重大转折,现已成为慈溪文联的领导人之一。
  
  在《花港词刊》上有一个“浙江女词人”专栏,这既是钱建隆办刊中的一个创新,又是他培养人才的一个平台。女作者的作品细腻、深情、别致,一份天生的江南风就在其中!“浙江女词人”专栏,经过多年的辛勤操作,使目前的浙江省内涌现出一批有声有色有影响的“女词人”,并在全国初露锋芒。如阡寒、钱丹、金丹、繆静文、叶紫雯……。
  
  在编辑《花港词刊》的同时,钱建隆还肩负着浙江音乐文学学会会长的重任,与应忆航会长一起,注入了很多心血。学会每年都能自身进行或参与其他部门组织的一些有影响的创作采风、作品研讨等活动,使学会的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在全国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如今钱建隆虽然退居“二线”,但他对歌词写作的创新,对音乐事业的追求,仍然是热情不改,痴情依然。
  
  在结束采访时,钱建隆将先后出版的自己近60年来所创作的部分作品集书籍《不安的小溪》、《小城有一支歌》、《钱江潮》和《钱建隆词集》、《钱建隆歌曲集》以及歌词评论集《词与歌同行》赠与笔者留念。当笔者在撰写这篇专访稿时,又回想起钱建隆所叙的近60年来所走过的业余——专业——业余的人生创作旅程,其中不泛有平坦、有坎坷、有低谷、有高峰,但无论境地怎样,丝毫没有减退钱建隆对音乐文学创作的一往情深,好似宋代文学家苏轼对美丽西湖的赞誉:淡妆浓抹总相宜。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