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海派文化博物馆正式挂牌!校外人士可提前两天预约参观→

2020-10-22 14:52  |  来源:澎湃新闻


  据了解,上海大学博物馆致力于海派文化、上海方言文化的收藏、展示、研究和教育。自2014年正式开放以来,先后举办“海阔·天空:海派文艺的当代遐想”“小报里的大社会:上海大学博物馆藏近代上海小报”等特展,并在泰国、土耳其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巡展。展览荣获上海市陈列展览精品奖,推动了上海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本次加挂“海派文化博物馆”的牌子,有利于进一步凸显博物馆的海派文化主题。

  海派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拥有“海派文化的当代遐想”“江南望族与海派旗袍”“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等3个基本陈列,并有近8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配有多功能厅等附属设施。博物馆拥有馆藏一万余件,收藏有包括最早出现“海派”字样的书籍,刊登鲁迅名作《京派和海派》的《太白》杂志,中国最早的小报《游戏报》,以及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的毕业证书等珍贵藏品,编辑出版了《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等学术专著。博物馆依托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丰富的学术资源,以及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音乐学院等的学科支持,不断呈现文化精品,持续打造文化品牌。

  上海老旗袍珍品馆向上海大学博物馆捐赠一百件荣氏家族旗袍,这批旗袍的时间跨度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21世纪初,囊括了多个变革的年代。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而诞生于上海的海派旗袍,更是这场变革的见证和表现。
  
  旗袍中蕴含的本土传统服饰文化元素,被改造为现代价值的表征,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是其得以风靡民国乃至流行至今的根本原因。旗袍的主人包括荣慕蕴、荣辑芙、荣卓如、荣智珍等荣氏家族后裔,以及华若云、姚翠棣、刘莲芳、吴盈钿等荣氏姻亲。
  
  她们是一百年前的“潮人”,引领着时装的流行风尚。无论是中国传统还是欧美流行的面料,绸、缎、绢、纺、绉、绒、花缎、毛呢、割绒,皆能成为她们的衣料;各种工艺装饰,印花、修金、笔绘、彩绣、亮珠、闪片、绢花、缎带,都能点缀她们的衣装。她们大胆地将自己的流行主张,通过裁缝之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现代概念中的设计。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