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察看淮河,什么事让他感慨?

2020-8-20 17:23  |  来源: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18日赴安徽考察调研,察看淮河水情,了解当地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等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来到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时,看到庄台街道整洁、村民生活井然有序,习近平十分感慨,对乡亲们讲了一段话:
  
  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要达到现代化水平。
  
  淮河是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千百年来,治淮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课题。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治理翻开新的一页。近70年来,“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忠诚守护着中下游安全,“舍小家,保大家”的王家坝精神家喻户晓。
  


  今年7月以来,淮河流域经历了一次严峻的汛情考验。根据国家防总命令,王家坝闸开闸放水,蒙洼蓄洪区第16次启用蓄洪。不同的是,经过整治,庄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洪水中的孤岛成为了“希望之岛”。乡亲们告诉习近平,蓄洪期间,大家住在庄台,电没断、水照供、生活用品有人送。
  
  在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中国人民积累了宝贵经验,抗御灾害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这是习近平感慨的地方。
  
  一部治淮史,是中国人民斗争史的一部分。面对自然灾害,乃至一切民族复兴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我们不但敢于斗争,也越来越善于斗争。习近平的感慨又何尝不是为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斗争意志、斗争本领而发。
  
  炎炎烈日,习近平走进田间地头,乡亲们都在抢种补种。他们告诉总书记,水退到哪里,就补种到哪里,请总书记放心。
  
  习近平考察的红亮箱包有限公司是一个扶贫车间,这次因开闸蓄洪导致公司停工15天,大水退了,工人们抓紧复工复产,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看这次考察的照片,在室内,大家还戴着口罩。这意味着战“疫”仍在继续。
  



  ……
  
  一次疫情、一场大水,面对困难、挑战,全体中国人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面对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挑战,我们也要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