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楞调”传奇

2020-5-6 08:59  |  作者:张长国  |  来源:菏泽日报

  在鲁西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经传唱着不少古老的民歌。
  
  随着时代的前进,文明程度的发展,产生于农耕时代的民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的在乡野间几乎成为了绝响,幸而一些有识之士对这些濒临灭绝的歌谣进行挖掘、保护、整理,使之重新焕发了光彩,成为了声乐史中的奇葩。成武民歌——“包楞调”就是其中一个。
  
  在“包楞调”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发扬光大上,有一个人不能不被提及,如果没有他“三顾茅庐”式的采访,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听到“包楞调”,或许也早已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这个人,就是魏传经。
  
  魏传经,成武县党集乡张石店村人,1931年3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成武师范。在校期间,他的文艺才华使他崭露头角。毕业时,他是全校唯一一个被团县委推荐分配到县文化馆的学生,从此他便与文化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6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文件,部署全省的民歌收集工作。县里把任务交给了文化馆,文化馆又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魏传经。在接受任务后,魏传经就自带干粮,徒步走遍了当时全县的十个人民公社,走访了几百个村,但是收获甚微。
  
  “三访”周金英
  
  1962年春,在深入走访和调查中,魏传经听大田集公社的几个社员说,小程楼村65岁的周金英大娘会唱“小曲”(当地群众称民歌为小曲),听到这个消息,他简单准备了一下,就兴冲冲地从县城步行赶到了周金英大娘的家中,也许是太急躁了,魏传经见到周大娘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会唱小曲吗?”,周大娘一楞,随即说:“我不会唱小曲,让你白跑五十里。”魏传经失望了,难道社员反映的情况是假的?在回去的路上,魏传经不断的思考着,周大娘真的不会唱小曲吗?不,很可能是由于自己急于求成,见了面开口就让人家唱小曲,未免太冒失,有些失礼。再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看,中国刚经历了文化思想方面的一些运动,大娘可能存在思想顾虑。于是,他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搞个水落石出。又隔了几天,魏传经第二次步行到了周大娘家。这次,他吸取了教训,开头没有谈民歌的事,只说自己因工作路过这里,顺便看望一下大娘。在闲谈中,魏传经有意识的简介了一下文化馆的工作,并说文化干部会唱歌、唱戏、唱小曲。周大娘笑容满面,说:“那好,会说会唱的干部群众都欢迎!”于是,魏传经便将自己在省艺术馆学到的聊城民歌《对花》、乐陵民歌《大实话》、日照民歌《四盼》等唱给周大娘听,在唱的过程中,魏传经注意观察了周大娘的神情,发现她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地打着节拍,这说明周大娘是懂音乐的。于是,看到火候差不多了,魏传经再一次请周大娘想一想,是不是知道和听唱过小曲,这次,周大娘没有拒绝,她告诉魏传经,旧社会走村串户唱琴书、唱花鼓和“担经”的善人都会一些小曲。魏传经大喜过望,恳求大娘:“你老人家还记得几句吗?能说上几句也好。”周大娘点点头,愉快地说:“好!让我想想。”很快,隔了几天,魏传经第三次步行到了周金英大娘家,刚一坐下,老人就欢快的唱出了《包楞调》。头一次听到这么欢快、流畅、婉转的曲子,魏传经一下震惊了,周金英大娘还说:“老艺人李师傅当年用古筝演奏的 《包楞调》曲子,更为动人。”魏传经意识到,这将是全县民歌收集中的一个惊人发现。由于当时没有录音机,而且自己的记谱能力有限,他干脆跟着周大娘一字一句的学唱了下来。回来后,他又自唱自记了一番,总感觉曲调不太准确,韵味跟周大娘唱的还有一些差距。于是,他找到了成武一中的音乐老师孙啸天,两人一块骑着自行车又赶到了周大娘家,重新把这支曲子及歌词记录了下来。
  
  《包楞调》的起源之谜
  
  《包楞调》作为一首花腔民歌,它的起源受到不少人的关注。据考证,《包楞调》一说起源于“担经调”。历史上的成武,庙宇众多,至今,境内仍有天宫庙、孙庙、孙寺、桃花寺、白浮图等以庙宇或佛塔命名的乡镇和行政村,至于小型的寺庙更是数不胜数。旧社会,这些寺庙每年都会举办几次庙会,在庙会上,求神拜佛的善男信女在烧香捐资还愿的同时,一些农村老太太或年轻妇女还有“担经”的习俗,“担经”又称“担经挑”、“担花篮”,表演中,每组四个妇女,也有一人或多人的,她们身穿花衣,肩挑以竹片制作的经挑,经挑约五尺长左右,经挑两端分别饰以布或绢制作的花篮和鲤鱼。三人表演,一人打竹制的经板,也有不打经板的直接唱的,在经板声中,表演者以佛经内容或自编的歌词为唱词,以教人学好向善,曲调有的是自编,有的来源于地方民歌或戏曲等。在庙会上,“担经”往往是最惹人注意的一景。旧社会,民间有不少人会唱“担经调”,随着社会的进步,庙会不再兴盛,“担经”这种表演形式也衰落了,会唱“担经调”的也越来越少,但民间也不乏会演唱者。二说起源于青山道士。据魏传经老人说,当年周金英老人介绍,她所学到的《包楞调》是一个行走在乡间的民间艺人叫李师傅的教授的,由于当年周金英老人热情好客,又喜欢戏曲,李师傅就将《包楞调》曲子教给了她,同时,李师傅还把自己的师承告诉了周金英。在距离小程楼北面五十多里的地方有个青山寺,李师傅就是跟青山寺里的一个道士学到的,而且这是道士的师爷传下来的。据魏传经老人分析,《包楞调》起源于成武民间是事实,在庙会发达的清朝中叶,有可能这名精通音律而且具有极高文学修养的青山道士在庙会上听到了进香的人演唱,于是,他对此加以整理和艺术创作,就出现了《包楞调》中那些大段的唱词,而唱词有64段,也暗合了道教的八八六十四卦之意。之所以叫做《包楞调》,是因为曲子的结尾有“紧包楞”的衬词,而“紧包楞”在当地方言中是紧紧相连的意思。可以说,《包楞调》是人民大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民歌史上的艺术奇葩
  
  民歌,世界各地都有,歌词各不相同,而能和《包楞调》歌词的艺术性相比的,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包楞调》的唱词题目是由“晴空明镜、松峰凤鸣、星亭清静、景动风轻”这首诗组成的。
  
  首先,从诗的方面说,这首四言诗艺术价值就很高,诗中的每个字几乎都与其它的字合辙押韵,而且富有音乐的美;从这首诗的文学艺术上来说,它的意境就很高,湛蓝的夜空、明月如朗镜高挂,长满松树的山峰上有鸟儿在清脆地鸣叫,星空下,半山腰的小亭子静静地迎着夜空清风的吹拂,美景一时如在眼前,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次,这首诗当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唱词的题目,而且每个题目下都是四段唱词,每段唱词四句,共组成64段唱词,共256句。更为奇妙的是,作为题目的这个字,还都是题目下四段唱词中每一段唱词中的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全部64段唱词中,每段唱词中除第三句的末尾是题目的字外,64段唱词每段唱词的第一句结尾都是 “白愣愣楞”,第二句结尾都是“一点红”,第四句结尾都是“紧包楞”。
  
  第三,它的歌词内容广泛,春夏秋冬、风云雨露、山水花草、名胜古迹、飞禽走兽、日月星辰、君王贤士、文官武将、公子小姐、天仙神怪、琴棋书画、格言哲理、土特产品、乡土民情等几乎无所不包,犹如一幅史诗画卷,让人听后看后心旷神怡,增长了不少知识,用这么短的字数和曲调反映如此多的内容,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在唱词文字的具体结构上,读者从以下例子就可看出它文字结构上的特点,如《晴》字下唱词的第一段“梨树开花白愣愣楞,桃树开花一点红,春雨满地天刚晴,桃梨相映紧包楞。”《空》字下唱词的第一段“茉莉开花白愣愣楞,石榴开花一点红,南园青竹腹内空,竹杆竹叶紧包楞。”《明》字下唱词的第一段“崂山泉水白愣愣楞,乐陵小枣一点红,蓬莱仙阁放光明,八仙过海紧包楞。”《镜》字下唱词第二段“嫦娥奔月白愣愣楞,天女散花一点红,中秋月圆明如镜,星星月亮紧包楞。”除文字结构上的特点以外,《包楞调》的唱词内容广泛,如反映历史故事的《风》字下第二段“月下萧何白楞楞楞,追赶韩信一点红,战马加鞭快如风,文官武将紧包楞。”第三段“人挖运河白愣愣楞,杨广花船一点红,花天酒地刮臭风,祸国殃民紧包楞。”具有爱国教育意义、教人读书向上的如《鸣》字下第一段“岳飞银枪白愣愣楞,风吹盔缨一点红,精忠报国世长鸣,英雄千古紧包楞。”《静》字第二段“诗书画卷白愣愣楞,中了状元一点红,寒窗苦读心安静,苦和甜来紧包楞。”有人曾戏言,“读《包楞调》的唱词,如同见金庸先生笔下所写的独孤九剑招式,名目繁多而又变化万端,且井井有条。”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诗歌要具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从这方面来说,这三种美,《包楞调》的歌词几乎全部具有,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了教育的作用,成为了具有“三种美”而又高于“三种美”的特点,这也是《包楞调》的特色之一。第二个特色,就是《包楞调》所具有的花腔特色。花腔是中西皆有的一种发声唱法,以声调多转折、拖腔格外长为特点,主要是在高音区的炫技演唱。但西方应用更为广泛,所以,国外音乐界学者们普遍认为,只有欧美才有民间花腔,而中国没有。《包楞调》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个论断,填补了我国民间声乐中民间花腔的空白。《包楞调》花腔高音音域音色丰富、清脆,灵活、婉转,特富有弹性,不断出现具有装饰性的华彩曲调,所以演唱者需有优秀的高音区演唱技巧、换气技巧、气量和耐力。由于装饰性的衬词“白愣愣楞”不断出现,有活泼、轻快、动感的艺术效果,演唱者在演唱时不但要注意轻巧、流畅、欢快,还要做好节拍上的强弱处理,在唱到多个“楞”字的时候,舌头舌尖也要具有很好的灵活性,由于曲子中经常出现八度音沉的跳动,在演唱技巧上也出现了相当的难度。所以,《包楞调》也成为了考量演唱者功力一首民歌。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芳菲”
  
  1962年春,当魏传经和孙啸天两人将《包楞调》曲子记录下来以后,两人又慎重地把曲谱、歌词进行了整理,使原曲谱中的旋律和节奏性更加显露出来,使曲调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于尽情发挥之后,音律又巧妙地翻回到起跳音位上,使人得到极大的满足与享受,进而在翻到起跳音位上还仍觉言未尽意,又通过节奏变化中顿音的突出和短暂休止的调节,把感情流程的静动缓急、深浅起伏以及浓郁的乡土味和民间花腔特色表现得层次分明,细致入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达到了曲尽其美的意境,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新《包楞调》。1963年2月,《包楞调》第一次由县一中学生宋惠芳学唱后参加了县里的文艺汇演,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3月,山东省民歌汇演,菏泽地区的民歌手姚月兰、徐玉娟演唱了这首民歌,受到中央及省音乐界人士的赞赏和关注。会后,上海唱片厂把姚月兰演唱的《包楞调》灌制成了唱片。1964年5月,山东省歌舞团演员张瑛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唱《包楞调》,轰动了民歌学术界,被称为“中国民间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填补了我国民间声乐中民间花腔的空白。1980年,山东艺术学院的王音璇教授带彭丽媛进京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唱法汇演,彭丽媛演唱的《包楞调》博得了广大听众和专家的一致赞扬。1982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彭丽媛又一次演唱了《包楞调》,将这首民歌推向了全国,一时间,《包楞调》在各地传唱不息,遂成为了经典。40多年来,《包楞调》久唱不衰,广泛流传,已发展成为包括扬琴、古筝曲、二胡曲、钢琴曲等十几个曲种,并由演唱发展为合唱、舞曲、器乐曲及舞蹈,编入了《中国民歌》,和其它《包楞调》曲子一起出现在了中央和地方的荧屏、舞台上,并成为了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几百个大中型艺术院校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一些大型的正规的歌手比赛还将 《包楞调》列为选手比赛的规定曲目。2002年12月6日,着名歌唱家彭丽媛回到了阔别22年的母校——山东艺术学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彭丽媛告诉记者:“山东的《包楞调》在那个时候非常有名,是记谱最完整的民间小调,我就是从唱《包楞调》渐渐为大家熟悉的。”2006年11月,《包楞调》作为菏泽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市政府公布,2007年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包楞调》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2010年1月,菏泽市有关部门约请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唐建平教授将《包楞调》改编创作为了大型交响乐,使之成为了继《金蛇狂舞》之后的又一大型的民族交响乐。
  
  关于传承人魏传经
  
  1978年,魏传经老人退休,在家乡的一处农家小院里安享着幸福的晚年。但是,从事民歌收集整理的习惯使他一直没有闲着,几十年来,他从民间收集的民歌多达二百多首,民间故事八十多个,自己创作歌曲一百多首。其中他收集整理的民歌《花蛤蟆》被收入小学第十册音乐课本。鉴于魏传经在民族文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1989年5月,山东省文化厅、省民委、省文联联合授予他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9年秋,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何昌龄,原武警文工团团长、着名板胡演奏家原野来到菏泽,专程邀请魏传经进行了座谈,并为他题写了“红遍神州包楞调,何人识得魏传经”这样一副对联。2008年12月27日,魏传经被市政府确定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楞调》的代表性传承人。
  
  注:此文得到魏传经老人的大力帮助,特此鸣谢。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