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两项重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逆境中浦东靠什么拼出“经济亮点”?

2020-4-22 10:42  |  作者:王志彦  |  来源:上观新闻


  疫情汹汹,全球经济都感到阵阵凉意,不过在困境中,也有不少亮点,给人以希望和信心。记者从浦东新区获悉,今年第一季度浦东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金额达到21.55亿美元,同比增长36.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7.54亿元,同比增长26.8%,两项关键经济指标均实现逆势上扬,领先全市各区,迎来开发开放30周年的浦东,正奋楫争先,化危为机,在更高起点上书写新的发展奇迹。
  
  在逆境中率先探路
  
  三十年来,每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经济运行遇到困难,浦东总是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在逆境中率先探路,今年也不例外。
  
  昨天,金桥综合保税区正式挂牌,而立之年的浦东又迎来发展新载体。作为浦东新区第一个成功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金桥综合保税区是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已经围绕汽车零部件、高端机械制造、关键半导体材料研发和产业化集聚了一批骨干企业。挂牌综合保税区后,这里将聚焦保税研发、保税存储展示、保税检测维修等功能,集聚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智能制造、跨境电商、金融信息服务等产业,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综合保税区,推动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一举措也坚定了企业在浦东投资发展的信心。费斯托(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峰说,作为一家德国物流公司,企业非常期待金桥综合保税区成立后,尽快开展货物分类监管政策,这样公司的亚太物流服务中心功能就能进一步做大。“我们投资了3000万欧元,在金桥建设4.2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服务于亚太物流中心。尽管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但我们对未来仍旧保持乐观态度,刚刚过去的3月,公司业务已经恢复到了去年同期水平。今年年底,保税仓库将如期建成,我们将在金桥开展全球性的物流、仓储和研发业务。”
  
  奋斗的身影不仅仅出现在金桥,在浦东各大开发区,特殊时期拿出特殊担当、体现特殊作为,已经成为了普遍共识。日前,张江总部园和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同时在张江科学城开园,两大产业园建筑面积达330.7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将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加快落实。今年一季度,张江科学城实现工业总产值662亿元,税收收入10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6.8亿元,实到外资8亿美元,实现了同比增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外高桥保税区开始推行亚太营运商计划,走有保税区特色的产业创新、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之路。经过努力,如今的外高桥已经占据了“微笑曲线”的两端,让研发和销售留在了保税区,为经济发展开拓了空间。如今,面对疫情影响,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又在谋划亚太营运商计划的升级版——全球运营商计划,预备推出更多政策,鼓励企业拓展全球经济功能,在上海做好做大世界生意。
  
  困难时靠改革破题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靠改革来破题,靠改革来趟出一条新路,是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的经验之一。
  
  今年4月9日,浦东首个“验登合一”项目3个自然日顺利取证。位于浦东金桥的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新建金桥基地冲压辅助车间扩建项目,在3个自然日就完成了综合验收和不动产登记等相关手续的办理,而以往完成各项手续至少需要一个多月。
  
  疫情发生以来,浦东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依托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线下办事窗口,整合公共数据资源,加强业务协同办理,通过不断优化企业线上办事体验度和提升办事速度,实现“能办”向“好办”的转变。
  


  疫情期间,浦东企业服务中心发出倡议,建议需要办事的企业可以通过“一网通办”实现“远程身份核验”和“全程网上办理”,上海华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就通过“远程身份核验”,足不出户就办出了营业执照。像这样不见面办成事,在浦东正在成为常态。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浦东以“一次办成”为目标,坚持“把企业服务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建立了1个区级行政服务中心、7个开发区分中心和300个银行网点的“1+7+300”企业办事服务体系,并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并行的服务模式。线上服务依托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实现企业、群众办事统一认证、统一受理、统一反馈、统一监督等功能和电子证照、公共支付、物流配送等服务。线下服务则建立“一窗受理、分类审批、一口发证”的综合服务模式,实现382项涉企事项“单窗通办”全覆盖。
  
  市场主体“千企千面”,如何做到精准服务?浦东企业服务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优化,对48万家企业按照7个维度、20个行业大类进行企业画像,结合历史办理数据,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人性化智能专属政务服务。比如根据企业画像聚类政策标签,智能分析政策关联度,向企业提供专属服务;根据事项标签,通过引导式提问、问答式填表,减少企业填写要素,节约材料准备时间,使企业由“填表员”向“审核员”转变。
  


  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审批系统,只要96秒即可反馈审核结果,智能识别错误,提高办事效率。根据企业相关业务需求,中心还能推送定制化机器客服,回答企业感兴趣的话题,也可直接联系人工客服,中心帮办人员远程提供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上海已经提出要对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大改革攻坚,不断优化提升,让“一网通办”功能更强、体验更佳、口碑更好、品牌更响。下一步,浦东将继续贯彻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各项任务要求,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