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雕像上,有许多摆出“杂技动作”小人?专家:就是杂技演员

2020-4-6 11:40  |  来源:老王历史闲谈   

  杂技,是一种将人体开发到极致的表演项目。相信大家都看过杂技表演,那些训练有素的表演者,可以将头、手或者脚,以不可思议的形状进行扭曲,做出让人瞠目结舌高难度动作。可不少古代雕像上也有许多很像如今杂技演员的小人。专家却认为,这些雕像上的杂技小人其本质就是古代的杂技演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石刻画像起源于上古时期。比如古老的甲骨文,便是老祖宗通过图画的方式,传达某种特殊的文化。杂技表演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初期就已经非常流行。《汉书·武帝纪》记载,"元丰六年夏,京师民众观角抵戏于上林平乐馆"。东汉初期都城洛阳有不少专门的杂技演员打把式卖艺。到了隋唐时期,杂技表演更分成不少细枝旁门,比如幻术、扛鼎,等等类似于魔术加杂技的表演。
  
  古人早已经开拓出了不少五花八门的杂技科目,也是让人们看得眼花缭乱。上世纪60年代,出土不少汉代画像石上有很多关于杂技的题材。同时北魏造像龛,有很多小人摆出非常复杂动作。然而佛龛其本质上还是古人通过供奉某些信仰的神灵或者佛祖的祭祀物件。这些堂而皇之的祭祀用品上,为何还有这么多的杂技演员?所以不少朋友觉得:这些佛龛雕像上的杂技小人,应该代表某种特殊的文化或者是符号,并不等同于中国古代杂技表演。
  
  可专家却说:不管是特殊的杂技文物,或者说是北魏和汉代时期的佛龛,只要石刻画像上有了类似杂技小人的出现,通通都是杂技演员。按如今现代人的思想来看,杂技和庄严肃穆的佛祖神灵放在一起显然不搭。为何专家却言之凿凿的认为,这些造型奇异的小人就是杂技演员,并不是其他的特殊符号?首先笔者个人觉得,我国古代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诸如佛家、道家,还有一些地方的神灵。
  
  从南北朝时期传来的佛家文化,并没有如今的"大乘"还有"小乘"之说。所以这些佛龛上的杂技小人,很显然是代表某个时代的特殊文化。比如那件著名的北魏造像龛上,其人物动作非常细腻,简直栩栩如生。或许在佛龛上雕刻杂技小人,应该是为了烘托气氛,其性质和西方伎乐天女差不太多。正所谓佛国世界千变万化,有喜有哀、有怒、有忧伤,所以当时的人们于佛龛上雕绘出类似杂技图案,或许代表着很浓厚的世俗化理想。表现出了一种无欲无求,类似"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概念"。
  
  所以这些佛龛上面的小人,就是古代的杂技演员,并不代表什么特别的符号文化。专家最后也说:也并不排除通过其他相关文物。或者资料的出土,提供更加详实的数据。但迄今为止,这些形状各异的小人就是古时的杂技演员。不得不说,古人想象力真是无穷大。尤其是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文人大家开创了不少的分支流派。所以连带着整个南北朝,诞生不少经典作品。所以这些佛龛上有杂技小人的存在也就不奇怪了。
  
  毕竟真的西方极乐世界,包含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东西。如果真的将其全部参透,那也绝非易事。因此笔者还是相信专家所说的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笔者这样的想法:回到唐朝,看看那些千姿百态的杂技表演,以及参杂幻术的技法,那可真是让人大饱眼福啊。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