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以继日,上海这30人团队为新冠病毒试剂盒造“芯”!

2020-2-21 21:05  |  来源:劳动观察

  1月11日,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公布后,超30厂家在一周内研发出针对病毒检测的试剂,2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应急审批通过的4家企业的病毒检测产品信息,其中,上海市两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的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获批成为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证企业。

  
  创纪录的审批速度背后,是国家战胜疫情的决心,也是无数业内职工共同接力的成果。作为这场“生命接力”其中的一棒,位于洞泾镇的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或许并不为人所知,但就是这里的30人团队,为包括上海两家企业在内的多家试剂盒生产企业提供了探针、引物、质粒等充足的原料,其中,探针更是被称为试剂盒的“芯片”。日前,记者走进捷瑞生物,剥开新冠病毒试剂盒的“芯”。
  
  试剂盒的“芯片”,巅峰原料日产量可供200万人次
  
  “在此次新冠病毒的疫情中,所有卫健委和药监局批准的试剂盒中都是用分子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建立的,用此方法的试剂盒都必须用到能够放大核酸、放大基因病毒的引物,和能够针对有病毒的基因片段探索的探针。”与捷瑞生物的生产经理邵永胜的采访开始前,他首先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的两个重要产品,也是试剂盒的主要原料——引物和探针。
  
  引物又名引子,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探针是一段带有检测标记,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其中,能够与目的基因互补,并将目的基因显现出来的探针是试剂盒中的核心元素,“打个比方的话就是通信行业的芯片,属于上游关键原料。”邵永胜告诉记者,基于试剂盒生产企业研究的基因序列,探针的生产包括合成、提纯、质检及分装四个主要步骤,“在对DNA片段排列合成后,将纯度提升到99%以上才能出厂,最终以干粉的形式出厂。”
  
  记者看到,邵永胜手中的探针装在一个不到2厘米的棕色管中,探针呈白色干粉状。据悉,出厂后的探针等原材料经试剂盒生产企业后续稀释、加工后才是大众在试剂盒中所看到的液体形态。“像我手上这瓶探针容量是10OD(一种专业测量单位),每OD探针可为1000人份试剂盒提供原料。”
  
  目前,该公司现有30名生产一线的职工两班倒扑在生产线上,最巅峰的24小时,邵永胜和同事们生产的原料可供生产200万人份所需的试剂盒。
  
  从一人开始复工,到家前一站乘上返程高铁
  
  捷瑞生物三楼的生产车间,是集订单、合成、提纯、质检乃至售后齐全的探针及引物的生产流水线。机器的运转声外,这里很少有其他声音,每个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
  
  鲜少有人知道的是,这条生产线1月21日下午已经放假,也是同一天,这条生产线从一个人开始陆续复工。邵永胜回忆,当日他已经推了4个客户有关试剂盒实验需要的原材料,直到第5个电话时,他才意识到,新型肺炎可能比预想中更严重。“当时新闻里的感染人数还是200多例,考虑到很多职工一年到头没有回家,我们原本希望21日下午开始休息。”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客户订单和疫情信息,当晚八点半,邵永胜做了复工的决定,在得到复工批准后,他开始在微信群内寻找职工。
  
  “看到信息的时候,我和同事快到徐州站了。”公司合成部生产经理刘雷,当晚6点与同事乘上了回山东老家的高铁,“我们平时也会联系一些客户,结合已有信息,我们俩判断事情很严重,因此作出了在徐州立即下车返程的决定。”临下车前,刘雷给准备去车站接自己的家人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不回家的消息,“对不起,我要回上海加班了。”当两人回到上海,已经是凌晨一点多,随后,两人带着行李直奔公司,成为当日第三、第四名复工的职工。
  
  “其实,我之前还骗我老婆说年三十肯定能赶回去,结果到现在都没有回去过。”说起自己的家人,刘雷有一些愧疚。
  
  来自安徽的90后梁其冬,年前已经回到老家,在看到工作群里的消息后,他主动要求复工。也许是看出了儿子的愧疚,父母对他说,“你去吧,这个疫情需要你,你已经回来过了。”其实,他在家总共也就呆了2天。
  
  一个、两个、三个……职工陆续回归,终使流水线逐步恢复。截至目前,除在家办公及隔离期职工外,该公司的30名生产岗位职工均已到岗。
  
  “通宵增加产能,只有除夕晚上回了20分钟家
  
  捷瑞生物的办公室里,几床地铺与洁净的生产环境有些“格格不入”,面对庞大的订单,公司采取了最为原始的办法:两班倒夜以继日通宵赶工,事实上,这也是捷瑞生物成立以来首次有职工在企业内过夜。
  
  “地铺、一日三餐等都是公司准备的,给了我们很强的后勤保障。”身着防护服和口罩,负责全流程技术的陈鸿运唯一露在外面的是一圈厚厚的黑眼圈,家住在公司对面400米的他,已经连续在公司工作了5天。“虽然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核实,实际操作的动作有限,但连轴转也吃不消。”每到生产流程的间隙,他都会借机趴在桌上休息了一会。21日复工,陈鸿运第一个到岗,由于熟悉各流程技术,他成为了万金油“替补”,直到除夕当晚才有空第一次回家。“刚到家洗了个澡、吃上年夜饭没多久,一个新的订单又把我召唤回来了。”整个春节期间,陈鸿运回到家的时间仅有除夕当晚的20分钟。
  
  “试剂盒原料的生产一定要保证质量,在生产步骤几乎全自动化、无法缩短流程的前提下,延长工作时间是最直接的办法。”疫情面前,谁都不愿多耽误一天,原本需要3-4个工作日的产品,如今耗时2天2夜甚至24小时即可交付——总生产时间不变,工期却缩短一半。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获批,大量的新订单涌进了这条流水线,车间的机器声始终回响在空旷的园区中。
  
  “不希望这种忙碌”,从业20年老兵第一次发朋友圈
  
  1月21日复工当日,邵永胜破天荒发了人生第一条朋友圈,并写下“小家服务大家,大家服务国家”,随后的日子里,照片、文字时常出现在他的朋友圈,内容却出奇的一致:正在加班或者刚刚加班完的同事。邵永胜反复说,为自己的同事和客户骄傲,他朋友圈写了的一篇关于同事的文章,他反复读给记者,语气中带着难掩的激动。
  
  从1999年入行至今,邵永胜从未这么动情过,也从未如此忙碌过,最近一段时间,微信、电话从早到晚没有停过,这其中新老客户占了绝大多数,就在采访的过程中,也时不时有电话进来,面对这些庞大的需求,邵永胜知道,生产线的产能已几乎全部调动,唯一能做的就是咬牙坚持。
  
  “其实,我并不希望有这种忙碌。”在采访的最后,邵永胜的眼里闪过一丝疲惫,从春节至今,他也有20多天没有好好休息过了,“病毒检测产品并不是我们最主要的业务,多是疾控、研究使用,真的不想有(新型冠状病毒)这样的实践机会。”他坦言,宁愿企业是缓步、健康的发展,也不希望是在天灾中高负荷运转。
  
  14天前,邵永胜在朋友圈分享了童安格的一首《借我一点爱》,并配文把爱献给医务工作者。“真的希望这次疫情早点过去,整个行业都不好过,特别是在最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身后做好支援。”
  
  图文:劳动观察张锐杰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